第一场风暴是疫情风暴
这次疫情扩散 原本影响范围仅在东亚
但短短一个月 世界主要经济体都被卷入其中
疫情带来人们生活和生命品质的减损
也对各国公卫和医疗体系产生巨大冲击
伴随而来的是紧张 恐慌 甚至是互相猜忌
第二场紧接而来的是经济风暴
封锁国境造成国际商旅直接重创
除了旅游外 许多重要的跨国商业活动也都停摆
国际大型城市的封锁 禁止集会活动 店面场所封闭 在家上班等措施
造成大量服务业停止服务 除了日常用品 防疫用品和储备食品外
多数消费性商品的需求量急冻
许多对未来布局的预期消费或资产布局更是大幅取消或延期
(小至婚宴 大至商业区的兴办计画)
在家工作对已有此工作模式的产业和公司 冲击相对小
但多数国家和产业 在家工作并非已建立的模式
因此产值和效率恐怕也会在初期大受影响 甚至有些公司直接选择裁员
当工作受影响或威胁时 消费也会缩减 形成恶性循环
更惨的是 疫情不减 就算货币宽松 利息降低 帮助也有限
大量的货币流通 反而会造成市场更大动荡 甚至某些区域禁入恶性通膨
(可能会看到恶性通膨 恶性通缩同时发生的奇观)
金融海啸和欧债危机很大一部分是靠量化宽松处理的
本质上的缺损和缺陷实际上并未完全修正和修补
到处流窜的热钱和金融创新的发展
不知不觉又创造许多看起来不错 实际上风险难以评估的金融商品和投资模式
举例来说在台湾 这几年大量增长的投资型保单
投资型保单之所以能在一定日期后给予报酬 仰赖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
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 多数资产投资瞬间转成负报酬
这样的风险损失 虽然可能还是由保户承担
但对此商品的不信任和怨恨将会大量增加
保险公司可能在短期内遇到大量解约和客诉
更惨的是 很多保险公司业务和主管 自己也抱了满手......
除此外 新兴ETF 网络跟单 智慧交易这些东西
都可能在当初设计时 未把如此规模的惨况列入考量
或是同时把某些判断条件交由电脑决定 造成短时间大量同向自动交易
产生更难预料的动荡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会如此高频率的熔断发生)
当动荡越来越大 或是突然平复 可能造成某些商品违约和崩溃
金融市场更诡异的骨牌秀发生可能性大增
第三场伴随而来的是政治风暴
民主国家的政权除了忙于防疫和挽救经济的同时
也忙着挽救自己和所属政党的声望
有时反而让防疫和挽救经济脱离专业判断
民众的意见在这种需要特殊专业判断的非常时期
有可能扮演错误方向的推力 造成民主政府选择附和民意而非专业
造成更大的错误决定
非民主国家在这种时候则会采用更强硬的措施
巩固自己在动乱时期的政权
另外也急需把眼前的混乱推给其他政治团体
这样的举动可能会造成国际间的冲突和紧张上升
也有一些国家计画趁这一波国际混乱的状况中
打击敌对势力或趁乱获取利益
这三个风暴如今卷成一团 互相强化 让局势更加混乱
已经超过一般人能做判断和思考的能力
所以面对看不懂的局势和盘面
只好学着竹林七贤模式 具在公园里 饮酒高歌 写诗做词 躲避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