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是不是可以作多了

楼主: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20-03-02 09:24:22
资讯不明朗与不确定性是天经地义的,情报永远不够
投资,或者说整个人生,本来就是与不确定性的博弈
你必须学习如何在情报不足之下判断事物、做出决策(或是决策什么都不做)、抵达真相
这需要的是框架的练习,有时利用数学,有时利用艺术直觉
所以在这种难得的机会,多思考多讨论不是坏事,如果你够坚强而不是玻璃心
首先在病毒这个案例里,要看的第一优先反而不是数学统计,而是大量的个案
我在这边可以分享一些最有价值的情报个案与推理过程
1. 带病毒者最大的症状是“无症状”,至少占80%
这件事代表所有的统计都看看就好,分母全部都有问题
因为没有验出来的一定远远更多,人类也没有一个国家具有足够的检验能力
在此的不确定性: 你永远不知道分母多少
在此的确定: 你虽然不知道分母多少,但分母一定更多
因此重症率、死亡率都会比表面统计低,数据没有参考价值
多看个案,以及发挥艺术直觉较有用
2. R0与死亡率是不需要特别观察研究的数据,因为这两个数据是随外部环境变动的
当社会警觉很高,采取封城、降低交通等作为,R0就会变低
反之若没有警觉,R0就会变高,此乃天经地义
因此R0并不能代表一个病毒的传染力高低
R0代表的是这个病毒在“某段时间内”的“当下”传染“严重状况”
这是没意义资讯,误差也极大
有价值的情报反而是个案,比如:
戴着口罩也会中 - 传染力很强
吃饭与电梯内共用一小段时间就会中 - 传染力很强
钻石公主号等个案的快速传播
等等
在此的不确定性: 你永远不知道R0到底多少
在此的确定:你大致知道: 传染力比流感和SARS强,传染力很强
为什么说死亡率也是不需要关心的数据,因为死亡率与有没有被妥善医疗有直接关系
重症后,因为没有解药,采取的是支援疗法
所谓的支援疗法,就是医生和顾问一样随时监看你的身体状况,然后对症下药
你出现A症状就给你A症状的药,你出现B症状就给你B症状的药或某种处置
你营养不够就帮你打营养,水不够就帮你打水
如此减轻你的身体负担,让你的身体能够过去
但这种即时监看即时反应,无法被SOP也无法AI自动化,超耗人力
量产医生顾问又非常困难
光从这个情报你就能知道,死亡率统计是没有意义的数据
他是随你的被医疗状况不一样而跳动改变的
统计出来的死亡率不是病毒真正的强弱杀伤机率
所以那边关心中国数字,或是世界数字,加加减减自己微调的反而是关注到噪声
3. 2020年的全球化程度在市面上反而比较少人关心
2020年和2010、2000年其实又差很多
你把航班交通的数字,还有欧盟拆除边界
后人流的状况拉出来看,所有报表都显示人流的状况逐渐大升
由前面知道的此病毒传播力极强,加上人类全球化状况空前
因此此病毒不可能短暂平息,研发出有效解药并大量生产是唯一解
但就算是流感,流感有疫苗,不代表流感能扑灭
判断此病毒最终是与人类共存,是合理的推断
政府会逐渐朝向洗地维稳,告诉大家没事儿没事儿,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医疗与防疫也迟早会认清现实,改走分流模式
4. 对社会的影响
人类历史是渡过中世纪黑死病鼠疫、天花、伤寒等等的历史
也度过两次世界大战
只可以确定的是:就算如中世纪,人类人口消失1/3~1/2
人类社会仍可生存下来保持运作,也必定可以生存下来
想像成末日又太过度
5. 社会的恐慌值是不可预测的另一回事
VIX指数是落后指标,代表恐慌的意义仍不够全面
全球疫情迟早流感化,这是早就确定的,这不是一个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各个国家的市场状况不是看疫情
而是一种叫做“恐慌值”的艺术性不可量化指标
这个指标又因为同温层的关系,每个国家互相隔绝,值都不一样
同一个国家里,街头大婶和投行专家的值也不一样
这对市场的影响,又看该国某市场里散户和机构的占比如何,又会有所不同
边际效用递减是一个定律,所有事情都会习惯,恐慌也会习惯,一直恐慌很烦
但问题是“多久才会习惯”,这是完全不可预测的
也许很快,也许很慢,也许A国超快习惯,也许B国超慢习惯
也许习惯了,明天因为新事件,又突然不习惯了
这才是现在市场不确定性的根本来源,所以应该超保守操作
※ 引述《dearevan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之铭言:
: 现在资讯不是很明朗
: 没在特别追踪的人,非医疗专业,很难说的清楚到底这个瘟疫问题有多严重
: 比如
: 1. 传染能力,R0值是1-3 或以上?病毒是否怕热?
: 2. 重症比例,10%?20%?
: 3. 死亡率,0.5 - 8% ?
: 4. 后遗症,染病康复之后,终身肺损伤,睾丸损伤,免疫系统损伤??? 比例占多
: 少???
: 以上的问题到现在都还在进行中,要等整个瘟疫告一段落才会有比较明确的认知
: 以前1918的西班牙流感 H1N1,R0值是1.8,死亡率约2.5-5%
: 最终造成全球五千万人死亡 (当时世界人口17亿)
: 不过当时对病毒的知识,预防感染方法,治疗方法几乎是一无所知,所以才造成这么
: 高的传播与死亡数目
: 现在意识到武汉肺炎的威力有可能追上1918流感,提早部署预防,可能让被感染人数
: 降低到一定比例再说了,感染不会一次就全体人类都发生,会有阶段性的扩散,所以
: 就看谁能先控制这波扩散的趋势,避免失控
: 不然用最简单的数学假设全球2/3感染,20%重症,死亡率3%
: 那要搞残10亿人,病死1.5亿人(也不到全球死几十亿人)
: 现在要拼的是
: 1. 有效的治疗药物,控制病程发展 ,甚至治愈病人(吉利德那只目前希望最大)
: 2. 疫苗 (顺利的话,1-2 年内可以上市)
: 至于对产业的影响
: 这波疫情让未来智慧网络商机越来越大,有不少地区虽然停课了,但学生改成在家透过影
: 音视讯等网络方式上课
: 逛实体店面的人潮减少,相对来说网络商店采买量增加
: 整个产业的型态会因此不得不改变
: 但要改变之前都会有一波阵痛过程
作者: heavenbeyond (如果在天堂)   2020-03-02 09:28:00
优质文,帮推。
作者: summerleaves (内湖全联先生)   2020-03-02 09:32:00
认真文推
作者: ericwang1017 (Eric)   2020-03-02 12:43:00
优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