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u22 (装配匠)
2020-01-30 22:37:151.原文连结:
※过长无法点击者必须缩网址
https://reurl.cc/EKAedv
2.原文内容:
GDP成长显著 专家:证明台湾不需中国就可成功
台湾去年GDP成长耀眼,根据全球信评机构标普12月的报告,因前3季经济成长强劲,估表
现将居亚洲四小龙之首。《日经亚洲评论》(Nikkei Asia Review)稍早刊登专栏作家裴塞
克(William Pesek)的分析,指出这显示出台湾不需中国也能成功。
裴塞克指出,上周的初步数据显示,台湾第四季度的增长实际上从第三季度的3%增长到
3.4%。更棒的是,蔡英文总统以压倒性优势赢得了连任,赋予了她强大的使命,要将台
湾的经济从对中国的依赖脱离出来,重新取得平衡。
然而,这种努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蔡英文的执政团队仍然需要制定一个有力的计划,
以与亚洲最大的贸易国脱钩,那个国家铁了心要镇压台湾的独立运动。
好消息是,对全球许多经济体不利的因素反而对台北有利。其中之一是所谓的贸易转移:
华盛顿的关税导致跨国公司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台湾。
台湾也受益于一些有利的趋势,例如全球对高端智能手机的可观需求。台湾非常适合驾驭
新技术,包括具有第五代或5G电信功能的电子产品的普及。
裴塞克说,值得一提的还有蔡英文令反对者错愕的本事。1年前,世人对她摆脱中国的经
济政策还很悲观。6个月前,许多人还押宝亲北京的韩国瑜。
裴塞克认为,蔡英文确实幸运,习近平在香港玩过头。她在1月11日取得的重大胜利,生
动地证明了香港的民主抗议者有能力影响整个地区对北京的态度。
然而,台湾自2016年以来的安全生产相当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蔡英文。她恢复了“新南向
政策”,与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紧密联系,挽救了旅游业。尽管这个产业
专注于更紧密的贸易和商业联系,但也导致台北放松了签证限制并强化了旅游市场。
中国擅长借由限制旅行流量以惩罚各国政府。只要看看2017年的韩国或最近的香港,就可
明了。然而,台湾的游客人数却在2019年创下历史新高,增长7%。
台湾政府的“亚洲·硅谷推动方案”也让郭台铭促使苹果将生产线转移到台湾。尽管苹果
并没有下定决心,但郭台铭此举对蔡政府的重组计画是项福音。也提醒世人,比起中国,
台湾的经济前途更取决于iPhone的发展。
蔡政府的计画还集中于对高速网络基础设施的投资,保留本地人才并从国外招聘。现在她
得到选民的付托,可以加强这些政策了。
裴塞克指出,蔡英文仍然得去做更多说服的工作。荷兰国际集团(ING)大中华区经济学
家彭蔼娆(Iris Pang)便表示:“几个月来,我们一直怀疑这种投资策略能否成功,但
仍对其能否有效支持台湾经济持怀疑态度。”
裴塞克指出,蔡政府仍然面对许多障碍:昂贵的土地价格、昂贵的电力、缺乏竞争力的工
资规模,以及快速高龄化。
2019年台湾对美国的经济出口猛增68亿美元(成长了17.2%),也抵销了对中国和香港的出
口下降57亿美元(4.1%)。但美国稳定的影响力取决于川普没有对科技公司课征新的税,
以及针对华为以外的5G产品征收新税。
蔡对特朗普重商主义的早期反应是促使中国大陆的台湾公司回国投资。 像台积电(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这样的芯片制造商就是如此,让台湾得以分
红。
来自荷兰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L(世界最大的供应商)等公司的出口需求也不断增加。
此类的投资使台湾的外国直接投资单在2019年的前九个月中,就增加了9%。
然而,台湾经济升级的急迫性也越来越严重。 这包括透过调整管制政策和税收以激励创
新和生产力。 蔡政府必须加快台湾技术价值链的发展进程-从更快的半导体到生化创新再
到人工智能。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Min-Hua Chiang建议台湾放宽对外国劳工的政策。
台湾可能在2026年成为“超龄社会”,届时全国将有20%以上的人口超过65岁。
更重要的是提高平均薪酬。 Chiang说:“低工资不仅会把熟练工人带到其他国家,而且
还会阻碍台湾发展创新、高附加值和知识型产业的能力。”
裴塞克在结论时说,台湾成功避免了技术密集型经济长期以来的“空洞化”,因此在贸易
战中胜出。 现在蔡政府必须大胆行动,以说服投资者,台湾有一个明确而可信的计画来
克服中国所会带来的种种障碍。
3.心得/评论:
※必需填写满20字
如果跟中国的关系再少一点
今天台股或许不会跌这么重?
不过短期虽受中国武汉肺炎影响
台股长线应该还是看好
(当然,这篇点出的低薪等等问题,政府也该认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