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ex4193 (恸!!游戏倦怠期)》之铭言:
: ※ 引述《Ivanov (Visca Catalunya)》之铭言:
: : 简单来说:不少人认为 "传统理念" 是低利一定会促成投机行为/泡沫
: : 会有很严重的副作用
: : 然而,现在大西洋两岸央行,不吝使用低利工具
: : 目的各有不同:
: : 欧元区方是希望各国调整自己的财政政策工具
: : 美元方是希望用低利条件,不要让消费者有所负担
: : 前者是希望政府引领总体经济;后者是将经济的未来由一般民众消费投资支撑
: : 会不会跑到投机交易去?不知道。
: : 不过两边都说现在监理条件很严,很难有太多的钱流出来
: : 简单来说:政府部门(财政部/国会),在2007年被理念限制了作法
: : 独立机关(央行),到是在现在的2019年,似乎有共识的在做些调整跟实验
: : 哪个好?我不知道。
: 你这种说法我已经看了好几年几百次了
: 每个人都说现在有监管,人类有学到教训,情况跟当年不同,低利不再会促成投机和泡沫
: 但为什么这样?
: 跟你一样,每个都回答我:不知道
: 靠股票靠金融吃饭的当然不希望股市倒囉~~
: 像你这种不知道理由却能盲目乐观的就叫作”侥幸心理”
: 那你以为我就希望股市倒吗?难道股市倒我就会得到好处吗?
: 我甚至连作空都觉得有危险,因为我相信的是现代货币的全面崩盘,作空也会失去意义
: 灾难来临,你应该作的是准备罐头和避难所
: 而不是和其他人手牵手围成一个圈圈唱歌跳舞跟上帝祈祷
: 今天问题不在于有没有监管
: FED印出来的钱,当年首先用于拯救那些企业和肥猫,之后用于救债市
: 这些钱只要印出来了,不管最后有没有跑去金融衍生商品那,也都会成为总经的沉淀成本
: 更何况怎么可能跑不过去?你以为川普上台整天喊降息是为什么?
: : 呃,也没有到不涨会死吧,大家应该都觉得怪怪的,只不过不知道怪在哪。。。
: : 说到这里,MarketWatch到有篇有趣的文章
: : https://on.mktw.net/2m5m7K0
: : 简单来说,就是说Powell 9月的谈话,跟2007年当时的Bernanke很像
: : 联准会过度信心,死都不承认经济放缓
: : 结果就是。。。。。
: : 我是不喜欢这种类比啦,但是文章蛮有趣的,分享给各位多一种观点喽
: 言不由衷必有鬼
: 以巴菲特那种九成资产都放在美股的立场上,他不可能说美股会倒
: 但巴菲特已经说了美股和美国经济的状况是非常的诡异,而且现在美股估值都过高没有他
: 能买的标的
: 联准会主席和官员传统上都是华尔街和金融业出身的,鲍威尔也是川普任命的,他们不可
: 能不了解美国政府和华尔街的需求
: 但作为美国经济的掌舵,如果华尔街出身的一上来掌门都发觉不能随便降息,那就表示事
: 情肯定非常不简单,肯定是到了非常危险的程度
: 擦鞋童理论并不是要你真的去找擦鞋童,也没有说要到那种人人都在谈股票连小学生都在
: 谈得夸张程度,而是要你注意到市场情绪的异常
: 没人喜欢末日,所以真的末日来临前,大家只会觉得”怪怪的”,因为很少人有勇气叫大
: 家快点逃难,更何况这还关乎到钱呢
: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股神可以卖在最高点,股灾来临前难道还会跟你say hello吗?
提供一点想法
用规模经济的概念来想问题
假设今天台股市值32兆 平均一个人可以领5% 的报酬好了
假设5年后台股市值36兆 平均一个人领的不会是5% 而会是更高一点的数字
36* 5% + [(36/32)- (36/32)^0.9] 可近似为 (5)^η x 0.01
^^^^^^^^^^^^^^^^^^^^^^ 股市到36兆后所需付出的成本 并不是 (36/32)倍
而会少一点, 这个差额可视为额外利润
后面那项是因为规模经济省下的成本
你可以想像 因为规模变大 但是其实不需要增加同样比例的交易所和营业员
所以整体的成本可以降低不少 造成平均报酬变多的状况
但整体规模如果超过一个上限值后
会产生很多排挤效应,而对应额外成本
ex:
1. 努力劳动(从事实业经济)的人拿到远低于劳动市场应该赋予的报酬
这些人最终不是转行改当营业员 那就是外流到其他国家
那请问实体经济的部份你请不到人, 那公司要怎么赚钱, 要怎么分股利?
没有股利, 自然没人要去买股票, 股市获利就会变差
2. 整体房价,物价变贵 等等 外部成本上升的状况
最终都反而让额外成本变高
至于 η 在规模膨胀到什么程度后会才会小于1
老实说我不知道,这要请专门的人来评估一下
但台股规模扩张速度太快超过临界值之后, η 开始下降,甚至于小于1
开始影响甚至是危害到原本的实体经济的正常运作时
我个人认为 那就是一个危险的讯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