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无人商店近期是不是搞不起来?

楼主: liquidbox (樹枝擺擺)   2019-07-29 20:07:51
根据零售业发展的历史轨迹,
商店从地下经济变成地上经济
从五谷杂粮、杂货店变成超市、百货、量贩、便利商店,
都是为了符合速度、便利、效率
在效率考量下,商品化是关键步骤,
商品化讲究规格一致、品质一致、数量一致等等,
所以我们再也不买散装米,改买包装米
我们不必拿勺子去装甜汤咸汤,改喝易开罐、铝箔包、保特瓶
即使是水果,便利商店也会实现水果包装化,
香蕉买一条18块,两条25块,价格定死,当然香蕉品质也会尽量减少差异化
便当(不管是在便利商店或火车站卖的)也是一种商品化
所以每盒菜色固定、份量大同小异、价格一致
为何要商品化?因为要效率,为何要效率,因为资本主义社会需要
其实不只商品化,就连结帐流程也尽量实现SOP,
然后再从SOP里反复检讨,让效率更上层楼
手段除了流程改造外也要导入科技,
比起用人脑,不如用条码机,为了搭配条码机,连商品条码都要配合等等
只要我们有效率的需求,
可以大量销售数量、品质、规格一致“商品”的无人商店就有市场
那为何现在无人商店还不普及?
成本是一个,规模经济不够,无人商店成本才刚开始摊提
流程是一个,无人商店前置作业囉唆
再来,无人商店还不够快的原因,也许是因为现在便利商店的效率其实非常高,
大家进便利商店多数情况其实本来就不用等太久(这点我不清楚,要看中美实际状况)
以致无人商店相形之下还没有太大竞争力
但是如果拿无人商店跟全联、甚至家乐福之类的性质比,效率上的优势应该很明显
以我自己为例,我光想到要走进量贩店就很懒,
走半小时、一小时也许只为了买两三项大包装商品,
想着想着不如直接上网订购宅配到府
所以无人商店的竞争者如果是经营模式成熟的便利商店,那真的是个很强大的对手
想像一个资质平庸的老师傅磨练了30年工夫,
一个新人即使天赋异禀要追上也不是一朝一夕
不过以台湾为例,便利商店从来不只是以效率作为唯一的目标
除了效率之外,“人性”、“互动”一直都是台湾便利商店重要诉求之一,
例如“全家就是你家”,
全家就是你家?超商slogan 竟暗藏“6大承诺”
https://news.ebc.net.tw/News/living/28969
7-11的Always Open除了反映方便、到处都有之外,也暗喻欢迎的意思
也许有些人比较没机会体验,
但你在荒郊野外,或者在你半夜下班很疲累时,或者在年节期间多数商店关门时
看到7-11灯火通明,其实会有一股温暖油然而生
人性一直是便利商店的重要诉求,
透过商品化及流程改造、科技导入实现更高的效率虽然是便利商店重要诉求,
但从来不是唯一诉求
事实上,以效率来说,便利商店现在都提供结合网购取货的服务,
所以也进一步提升了效率的优势
(我要买大包装商品,像一箱饮料,不用跑量贩店,去巷口取货就好了)
比较岌岌可危的反而是量贩店,
很多人去量贩店只是追求那0.5%、1%的价差,却要耗费庞大时间成本
而现代人什么不贵,时间最贵,
另一方面量贩店从来不以人性为诉求,
光是结帐时东西用甩的、就觉得一切无不是交易机器而已
但侵蚀量贩店的未必“只是”无人商店,比较可能是结合网购的无人商店
无人商店现在真的还早,跟便利商店竞争不但强度高,
而且两者关系也未必是全然竞争,更可能竞合
作者: alittleghost (littleghost)   2019-07-29 20:11:00
自动贩卖机+快取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