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为什么要避险之前,先来认识一下避险到底是什么意思
避险顾名思义就是“规避风险”
那到底什么叫做“风险”
一般而言风险都是以“报酬波动性”来衡量,也就是所谓的标准差
因此,只要你所获得的报酬与预期不同,这就叫做风险
赚的比预期报酬多,这叫“上方风险”
赔的比预期报酬多,这叫“下方风险”
一般人只会在意下方风险,不会在意上方风险(当然谁会在意赚得多呢?)
但是,不管买任何商品,报酬走势都会有上下两边,因此很难做到只规避某一边风险
因此一般在讲避险的时候,其实不是只针对下方风险,其实是上下两方的风险都规避
举例而言,假如现在玉米价格一斤30元,如果A农夫怕未来玉米价格下跌
所以他开始找买家,约定3个月后玉米收成,以一斤35元卖出
刚好有一个玉米罐头制造商B,他认为未来玉米价格会上涨,所以也想早点把价格定下来
因此A跟B就互相约定了这次的买卖契约
对A而言,他确保了一斤35元的收益;对B而言,他确保一斤35元的成本
那如果3个月后,玉米价格一斤涨到40,以A的角度看,他少赚了5元的利润
或是玉米价格一斤跌到30,以B的角度看,他多花了5元的成本
但是,不论最后的结果赚或赔,他们都锁住了价格的波动性!
(上述就是所谓的远期契约,后来标准化规格后就变成期货。)
原po讲的疑问是没有错的,将部分持股卖出,降低裸部位确实是一种做法
但是现实生活中会有一些情况出现:
1.部位过大,无法直接出售 -
虽然说可以卖掉,但是市场上有胃纳量、流动性的考量,想卖卖不掉、想买买不到
而你的部位又很大,跳动一个TICKER就是几百万上下,这时候与其卖掉不如先避险
例如当你持有很大部位的台股股票,很多股票并不一定有足够的流动性可以卖出
然后又被限制不能使用期货、选择权来做避险...
再怎么无奈,只能进一步买T50反一来降低波动性...
2.持有部位必须要到到期
例如部分券商发行权证的时候,由于权证有到期日,未到期也不能结清部位
但是权证的价格波动性又很大,这时候怎么办?
因此他们会采取买卖现货部位来做避险,以让现货部位的波动去弥补权证的价格波动
3.未来才有需求
这是比较常见的情况,特别是外汇,常常是因某些商品在未来才交割
你现在手上是没有部位的,因为资金的使用率关系,也不可能先准备着不动
因此,会使用一些衍生性商品来规避掉未来价格的波动,将其锁住
4.水位限制
像是基金、寿险投资,这些法人有投资部位限制,无法降低太多部位
毕竟这些公司的钱本来就应该拿来投资,持有太多现金很奇怪
因此为了维持部位,并且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只能进行避险
5.套利
这也蛮常见的,假如你发现了某种做法同时买进XXX卖出OOO可以有确定的报酬率
这时候你在一开始买入的时候就不会再调整部位了,也是把价格波动性锁住
对一般人而言,调整水位确实是一个避险方式
但当有限制存在时,就必须去找其他的解法了...
另外,避险就是做空?
其实不是,避险的目的是规避报酬(价格)波动。因此,多空都可以做,只要能降低就好
特别是有时候只能做买方(例如寿险公司),这时候只能找一些负相关的产品避险。
以下是一些心得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