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连结:
※过长无法点击者必须缩网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3683956
2.原文内容:
中国誓言维护智财权 专家:难度挺高的
智慧财产权问题是中美贸易战重要一环,尽管中国积极表态改善,但专家指出,就算中美
达成协议,基层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处理这类企业官司,中国的承诺只是再继续“拖上几年
”。
对于智慧财产权在中国的状况,美籍华人黄天文感受很深。他是环保技术“生物活性植被
毯”技术拥有人、美国独资企业洛基山环保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自认是中国智
财权保护不力的受害者,也是近来中美贸易战下的潜在受惠者。
根据黄天文的说法,2012年他原本要和中国本地公司合作,后来发现,即使签订了保密协
议,自己的技术、机器图纸仍被对方窃取,于是提告委托加工设备制造厂及购买设备的公
司,指他们合谋窃取商业秘密,制造大量机器设备销售,使其损失人民币数亿元。
2017年5月,他在上海公安局杨浦分局成功刑事立案,但案件进展缓慢。
今年1月22日,他写信给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和上海市长应勇,信中简述了自己的案情,并
重提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2月1日与美国总统川普会面中的承诺:要解决智慧财产权
盗窃、强制性技术转让等问题。
黄天文告诉中央社记者,上海市长办公室很快就有了回应,公安局也打电话与他联系。他
相信,当前中美贸易战的时间点,让官方对这类案子更重视。
不过,黄天文依法维权走的是辛苦路。为了证明自己的商业秘密被窃,他前往鉴定单位鉴
定了3个关键的“密点”,每个要花7万元,还有大量繁琐的工作要做。
上海共有5家司法部门授权的商业秘密鉴定单位。据他了解,“不成文的规定是,窃取密
点要超过两个、被窃价值超过50万,而且提告方有做保护措施,才能立案”。
黄天文的例子说明中国的智慧财产权官司在刑事立案上并不容易,门槛也不低。专家也表
示,在侦办相关案件方面,中国政府的资源分配非常有限。
一位参与过多起智慧财产权案件的上海律师告诉中央社记者,中央即使想保护智慧财产权
,地方基层也办不到,因为鉴定机构不够多、公安局经济侦查大队人力不足、专利审查员
平均水准不够高,整体来说,政府投入不够。
他说,“查一个商业秘密被窃取案要能够成立,必须花很多精力,警方人手也不够,往往
是有关系的、媒体有报导的、有领导批示的优先”。
此外,智慧财产权官司的判断也有其难度。相较于有形资产,它的边界不那么清楚,鉴定
技术的相似性有其专业,即使已申请到专利,专利的范围大小及是否有效也需要裁量,这
又跟专利审查员的水准有关。
他认为,如果按照目前媒体报导的方向达成中美贸易协议,以中美联合监督机制的方式审
查中方对美企智财权的偷窃,“相当于设立中美合作的智财权法院”,短期可能会有些成
果, 但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可以拖上几年”,情况好比“拖着走得慢的人跟你一起
跑”。
3.心得/评论:
※必需填写满20字
这篇说到很多实务上的点阿
要保护自己的智慧财产权?
中国还是有中国的玩法,很多潜规则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