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农林女董座大数据种茶 帮树打点滴 要把

楼主: EZ5566 (料理是带给人们幸福的)   2019-02-03 11:05:13
1.原文连结:
https://goo.gl/NqXtLX
2.原文内容:
农林女董座大数据种茶 帮树打点滴 要把手摇茶红利留在台湾
【文●吕晏慈】
屏东内埔,占地717公顷、相当近千座足球场面积的老埤农场,一群工人正拉着黑色塑胶
管,铺设在刚移植的茶树新苗旁,不一会儿,管线的微细滴孔流出涓涓水源,如打点滴般
,精准的滴灌在每株茶树的根部。
2015年,上市公司台湾农林以近40亿元,标下台凤位在屏东的这处农场,将原本种植凤梨
的田地改辟为茶园,预估2023年,将可年产3千吨茶叶,约是全台茶叶进口量10分之1,不
但是全台最大单一面积茶园,如今更正进行一场台湾茶产业前所未见的智慧化实验。
越南抢市,台湾茶没落
农林失最大茶商光环,改卖地求生
“我们是第一个将以色列这套滴灌系统,运用在种茶的业者。”农林茶叶处处长邓志民指
著茶树旁的黑色塑胶管说,光是导入智慧化与机械化,就又投入20亿元设备经费。
购地成本加上智慧化设备共60亿元,但农林资本额不过约79亿元,这笔投资,是13年前接
任董座的林金燕一场豪赌,也是茶产业转型不得不然的选择。
创立于1899年的农林,是百年制茶厂,半世纪前,曾是台湾最大的茶叶生产商及出口商,
但后来受到越南等茶产区低价竞争,失去出口竞争力,逐渐转型为土地开发商,主要靠出
售土地及收租获利。
13年前,林金燕接任董事长时,农林公司仅剩2公顷茶园,负债比高达58.3%。她回忆,
当时农林处于低谷,当务之急是调整体质,卖掉闲置土地、并让废耕茶园复耕。
2014年,茶园面积虽陆续增加到83公顷,但产能仍有限,眼见罐装茶、手摇茶等商用茶叶
的内需市场持续成长,台湾每年茶叶需求缺口高达3万公吨,得仰赖进口茶,“所以,当
我听到老埤农场要卖,简直喜出望外,”林金燕说。
不过,当她在董事会上提出这个构想,反弹声浪四起:屏东那么热,能保证种出好的茶叶
品质吗?打商用茶市场,比得上越南、斯里兰卡的低价茶叶吗?缺工那么严重,上哪儿找
这么多采茶工人?
女董座用新科技复耕茶园
拿数据证明,缺工、品质不是难题
这些问题,基层出身的林金燕当然清楚。召开董事会之前,她已先调查农场地质条件,不
管是酸碱值落在PH4,5到PH5.1之间、有机质含量约3.5%,或排水状况,都符合栽种茶树
条件。缺工问题,则决定导入智慧农业,并在苗栗、桃园等地的农林茶区,进行滴灌技术
种茶的小规模实验,且成本具备和进口茶叶一拼的竞争力,有其可行性,董事会才放行这
宗投资案。
截至2018年底,农林已在老埤农场内可供栽种的470公顷面积内,种植超过300公顷的茶树
,预计2019年底将完成全区栽种。
邓志民指出,传统种茶仰赖高度密集劳力,这是为什么全球主要茶叶产区,都在越南、斯
里兰卡等低工资国家,缺工成为台湾茶园经营最大隐忧,因此,若想把茶产业留在台湾,
朝机械化与智慧化转型,是一定得走的路。
大数据除虫害、机械种茶苗
全球首个茶园滴灌系统,省一半肥料
在机械化方面,有别传统茶园,受限栽种面积小或地势高低落差大,须靠人工巡田、采茶
,老埤农场导入大型农机。以将茶苗种到土里的移植作业为例,过去八人一组,一天最多
栽种2千4百株茶苗;现在改用移植机,同样8名人力,种植株数可增加10倍。
智慧化则是运用在茶园的田间管理,与全球最大自动化滴灌设备公司以色列Netafim联手
,导入智慧化解决方案,透过每公顷布建的1万4千个滴孔,除注入茶苗所需液肥与水源,
更可精准到算出每株茶树每天需喝多少水,相较过去大面积灌溉,省近70%用水、50%肥
料使用量。
搭配的还有建置6座微型气象站,监测不同地块的温湿度、雨量与风速等大气资料,一遇
下雨,滴灌装置便自动停止供水,避免浪费水源。此外,透过土壤传感器,监控土壤湿度
、温度及电导度(影响植物吸收水分及肥料的参数),系统可自动分析每个地块最适栽种
条件。
此外,也出动无人机巡田,白天拍摄田间空拍照传回云端,供管理者判断哪块农田可能出
现病虫害;到了晚上,再换具喷药功能的无人机上场除虫。每个地块喷药纪录,都会汇入
资策会开发的“神农知识管理平台”,以此安排采收时间,确保采收的茶叶不会有农药残
留。
田间智慧管理系统
降人力成本,还能客制风味茶
资策会还替农林开发田间派工App,透过手机打卡上工,哪位员工旷职或超时加班、每组
工班各自进行什么工作都即时回传。每块田区生产进度一目了然,并和神农知识管理平台
串接,成为田间管理的ERP资源计画系统。
华刚茶叶执行长杜苍林认为,制茶成本六成是人工费用,农林靠智慧化管理降低人工费用
,加上大规模栽种,确实具成本优势;至于屏东平地虽气温较高,但只要不是乌龙茶系列
,选择种植大叶种的茶叶品种,品质亦能满足商用茶之需,若顺利量产,在邻近产茶国家
还没追上智慧化转型前,颇具市场竞争力。
目前,老埤农场陆续收成阿萨姆(台茶8号)、金萱(台茶12号)、红玉(台茶18号)及
四季春等,共7种茶叶品种,打进连锁茶饮店CoCo都可的供应链。
不只产茶,制茶、卖茶,智慧农业也能帮上忙。
有别于其他农作物,茶叶采摘之后,还要经发酵、拼配等制茶过程,才能展现风味,但每
批茶叶生长条件不同,商用茶却须一致性风味,过去是靠老师傅逐批把关,未来则可交由
大数据代劳。
邓志民说,2年后老埤农场内的制茶厂建好后,搭配田间大数据,农林将有能力进一步做
到,把不同品种、不同产季采收的茶叶,透过仪器分析其风味形成的参数,建置数据库,
做为拼配调茶依据。一来,可以提供商用茶客户,客制化且品质稳定的茶业供应;另一方
面,透过大数据整合产销两端,更能满足需求快速变化的手摇茶品牌客户。
茶业改良场课长蔡宪宗认为,农林能否如预期,8年内让这笔投资回本,变量仍多,特别
是制茶流程的数据管理,因为台湾目前没人做过,仍须付出一定的学习成本,但这座智慧
化茶园,确实有机会带来台湾茶产业的革命性创新。
3.心得/评论:
种茶前面几年都没啥采收,
看过几年看能不能反映在营收吧.
话说大亚那三层楼有租出去了吗?
作者: xxgod (I like cycling)   2019-02-03 11:29:00
无言了
作者: samgreco (花坛阿炮)   2019-02-03 11:52:00
农林的茶叶售价很有竞争力
作者: swort (瘸~宅~)   2019-02-03 13:17:00
敢做敢赌还是推一下
作者: Altair ( )   2019-02-03 13:38:00
看起来猛猛的
作者: chaoliu (眼睛快阖上)   2019-02-03 13:43:00
如果把农业拿到美国去代工生产 那算代工 还是技术外流农业有可能做到 设计 品牌 研发在台湾 代工在外国吗?
作者: richaad (单杠目标三十下)   2019-02-03 13:50:00
茶色、茶温?
作者: rtwodtwo (阿灾)   2019-02-03 14:02:00
去年亏一屁股...董监改选是今年吗? 484要抢委托书了
作者: guowei616 (616)   2019-02-03 14:46:00
股本70几亿 一季营收才6千万 …买几栋大楼来出租还比较赚
作者: apple123773 (逆水)   2019-02-03 15:34:00
滴灌 之前有人用过 但是都失败 因为老鼠很爱咬
作者: schula (mabi-weaver)   2019-02-03 15:38:00
作者: cindycincia (挺柱!!)   2019-02-03 16:24:00
滴灌真的很怕鼠辈 弄钢管又失去意义
作者: sean12345678 (男人)   2019-02-03 17:10:00
还不错
作者: gilhome (\(  ̄□ ̄)/)   2019-02-03 17:46:00
以为三阳进来会先有租售土地消息说.
作者: kenro   2019-02-03 19:21:00
农林祖产就是土地 其他的就仅供参考而已 有梦才有题材
作者: jerrylin (嘴砲无视)   2019-02-03 21:06:00
他跟天仁的市场差在哪?
作者: stormcrow (Narsil)   2019-02-03 21:54:00
嗯… 差在消费者的钱包?
作者: dk160858 (小孟)   2019-02-03 23:14:00
这篇文章就是钓鱼文
作者: qunmie (冬凉夏暖)   2019-02-04 00:18:00
檀香吗?
作者: shiii (到了独立的年纪了)   2019-02-04 09:11:00
下町火箭2的剧情耶! 台湾版的
作者: fallinlove15   2019-02-04 09:41:00
这不推不行啊
作者: huangkai (Kai)   2019-02-04 10:25:00
希望成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