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这个词讲起来很难定义,似乎大家都知道是什么
但是又大家讲的都不一样。
你说:
工具机台是不是科技?
基础零件(金属锻造,冲压)是不是科技?
塑胶射出(这种基本上很多在台湾被定位为传产) 是不是科技?
大家想讨论科技之前,把面相缩小点可能会好一点。
※ 引述《mukuro (把梦变为现实)》之铭言:
: 虽然这篇好像已经快变成跟股版没关系的了
: 且我的感想也跟股版或科技业不太沾得上边(殴) 但还是想分享一点
: 本鲁是超迷你企业第二代 做贸易公司
: 简单说就是不到5人 成员都是家人的那种 专接欧美单然后给工厂去做零组件出口
: 主要是一些生活用品 不过通常是亚洲人不会用或比较少在用的东西
: 以前老爸做这行已经有大约30年 直到现在客户已经很少但还是加减做
: 本鲁大约几个月前辞职后选择在家帮忙父母处理并学习公司事务
: 坦白说这几年的情况都不怎么好 尤其去年底到现在好像还越来越差
您没有将清楚公司的内容做得是什么,实在很难评论
我也有认识相熟的人做了很多年,越做越大,长辈想要退休了还非得要把一些case推掉
因为客户就是认为在台湾能够找到够他信赖的公司
您的描述太vague,但是要用在科技落后的例证,有点困难。
这么说好了:某些产业,果真是转移到其他地方才有优势,也很难把单留在台湾
某些产业,台湾的竞争优势还存在,我不在业内无法详述说领先多少
但是至少身边听到,非得下台湾单台湾制造的例子不少。
不过我最想要谈的是你下面这个举例:
: 个人同意如果拿中国来讲的话 意识形态跟政治问题必然会模糊很多焦点
: 那就来说个跟我们最像的国家吧 韩国
: 本鲁去年离职后到欧洲走了一趟 主要是荷比卢+德国 除了风景之外
: 其实住的饭店 还有路上到处跑的车子还有偶尔能在车站看到的各种广告 都很值得观察
: 我待的饭店房间 大约有7~8成使用的电视是三星
: 汽车品牌简直眼花撩乱 当然是以欧洲为大宗 而除了欧洲之外
: 福特 本田 丰田 Mazda也很常看到 还有一个出现机率颇高的 就是韩国的现代
福特有,丰田有,现代我真的说不到频率高耶
至少在荷兰,主要是欧系厂牌,尤其是小车(雪铁龙很多),
丰田的电动车/Hybrids很多。但韩国车真的是少见的。
: 此外在欧洲的火车站跟地铁站 有时可以瞥见华为的手机广告
: 老实说当我大约第三次看到的时候 心里居然想到了HTC 然后想 台湾怎么会这样...?
: 还不要说华为 我还没提到三星的手机咧
三星真的在欧洲很厉害的,除了手机以外,还有家电
他们的家电部门在欧洲真的很猛。
不过你说到这个华为嘛.....
华为身边有几个中国朋友,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华为,
没多久之后能够跳欧洲公司就跳欧洲公司了,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华为还是用"公部门"的心态在管公司:
也就是公文,签核,反复核批,层层批示。
做技术的,做行销的,很多都被搞到很毛。有更好的工作就走了
也友直接回中国总部去的:啊我在欧洲都要听你中国总部的,那我能力好干嘛不回总部
中央一体化作业当然有他的好处,但是过度一体化作业就会在很多时候丧失了先机
华为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行销费用花下去,但是是中国手机其它副牌雨露均霑
周边有些欧洲朋友:
手机要买好的就直上苹果/三星(三星在欧洲真是Android领头羊)
要用便宜的有的就直接华为的规格看一下,Aliexpress直接从中国买
或者是买中国其它有趣的牌子
这个现象真的还满有意思的啦。
: 所以 韩国做得到 我们做不到 原因是什么?政治因素吗?
: 台湾没有正常国家的主权 所以很多韩国能做的事情我们就没办法?
: 还是其实就像多数人所说的 问题在我们自己 讲直接点台湾人就是没远见嘛
我目睹HTC在欧洲的全面崩盘,说真的,他们在海外"曾经"有一票铁粉
但是是自己把自己搞砸的。
问题有很多,但是我不认为"远见"可以代表这个问题的核心
我倒是认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强项"在哪里。
我没有长期研究HTC,但是我有观察到几个现象:
a.) 早期"海外铁粉"是夸赞HTC2的软件,我记得当初Sense(是这个作业系统吗?)
被很多海外用户感到很满意跟夸赞。
而在多次改版,甚至是外购一些软件/软件公司后,硬把外购的东西结合进自己的系统
每次推新机,改一点,改一点,越改越爆炸
b.) 我不知道HTC跟欧洲的通路商deal到底怎么谈的
本来都有好好的一个区位,甚至独立出来跟别人不一样
后来看得出来就是没有再继续花钱跟通路商打关系,也没有跟电信商谈
资费贵不论,在实体店中间也看不到什么曝光了
c.) 当年赞助欧冠欧罗巴杯,但是........
真的不知道是找谁做的....(这个在fanpage写过很两三次了,就不在写了)
我认为(a)真的是自己的强项,然后后来就是硬要机海,就连强项都不顾了
海外铁粉每次看到新机作业系统就开始摇头,说越改越烂
然后最后看到大规模放弃潮,大概是2013年,那个时候我觉得HTC就.....
b.)/c.) 可能不是自己的强项,
但是就赚钱的时候守着资源好好做,应该是有机会学起来的。
结果就是......
: 如果要尽力减低对岸的侵蚀带来的冲击 目前能做的还有多少呢
: 1.发展难以取代的关键技术 呃不过我们做得到这个吗
花点心力看一下台湾的产业吧.....
: 2.把重心放在大陆比较难施加影响的产业上
: 比如说文创业 影视产业 台湾应该要做对岸做不出来 或是不可能做的题材 水准要高
中国比较难施加影响的产业,得看你一家企业有没有把中国市场算进来
如果你把中国市场算进来,那么,上面那两个产业都是他们国家政策影响很大的
如果你不把中国市场算进来,而是说不跟中国竞争
嗯.....以欧洲来说:
中国/台湾/日本/美国,都是外国;他们是很保护自己的文创影视业,用国家的钱在顾的
要打进他们的圈子,几乎都是先从小规模铁粉开始,然后默默往外拓散
看看那个精美的海贼王,走到哪国都有,实在是很惊人
那种文化渗透力,真的是跨越语言跟国家的。
讲这么多,我个人的观察拉,重点在
1.) 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强在哪里
不要浪费宝贵的资源去"学"别人在做的事情,天底下这么大,学不完的
别人有的东西,我们没有,怎么学都只是烧资源
同样的,我们也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怎么放大这个优势,很重要。
2.) "小规模铁粉"真的在哪个产业都管用
我隔壁住的是一位专做趴踢灯光设计的,是他让我赚到微星的
当他事业越做越大好后,自己组一台电脑,显卡指名用微星,还说华硕的不太行
他跟我说:
"就只有微星的高阶显卡,可以让他跑灯光设计的城市跑到最顺,最接近实际的效果"
"还有,电竞他们也很强"
(上述这件事情也在2012/13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