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虽然只是小咖,但我认为居高位者,更应该谨言慎行。
这篇文章先不论其论点,光是标题就莫名其妙了,分明是在挑拨不同族群。
(这样叫99%和1%的"战争"!?)
目前财政部倾向的作法是分离课税没错 (例如固定 25% 好了),乍看之下
好像所得税率低者吃亏,但因为倾向有"免税额度",假设六万好了,
那如果以台股平均殖利抓3%来看,差不多要持有两百万台币才会被课税,
如果说个人持有股票超过两百万,被课税只能说刚好,毕竟真正的穷人和低
收入家庭是不可能有这么多股票的。
也就是说,如果方案如同上述,那么对于多数持股不到200万的家庭来说(
可能涵盖了80%甚至90%以上的家庭)是根本没有影响的。
会有影响的,最可能是所得税级距30~40%以上的人(注意我这边没用"富人"),
因为我觉得最低阶且可被称为富人的对象,如果是在首善之区台北,起码要
住个8千万以上的房子,然后资产最起码也要破亿。
如果要达到这个目的,即便是年收入刚好千万的高阶打工仔也非常困难。
以目前税制来看,如果年收入千万,光是综所税就要缴 307万 (以标准扣除额计)。
税后剩下不到700万。这种收入想买8000万的房子,不吃不喝都要 11.x 年。
如果要养一个家庭,时间起码要拉长一倍 也就是2x年。
没错,年收千万的人根本是凤毛鳞角,但这种人,特别是收入来自于"薪资所得"
的人,肯定都是国际人才! 这种人会继续待在台湾,本身就很有爱了..
台湾的待遇低不是新闻,这样的人如果在金融业,随便去香港新加坡待遇也不只
千万 (更何况那边所得税才10%上下)。
那股息收入如果"不分离课税"且并入综所税最大的问题在哪呢?
大家都知道除息的的确确是有现金流入,所以是真的有"收入"。
但大家也都知道,除息当天股价调整(减少),造成总市值根本跟除权前一样,
所以你身家根本没增加。就是因为如此,可以把除息拿到的现金当成是和正常
"收入"(例如你的薪水)一样的东西吗? (堂堂经济学博士+中研院院士会不知道
吗?) 当然不行 分明就不一样阿
这也是其它国家把股利所得分离课税的原因。
如果分离课税,今天超有钱老实缴税的那群缴税会减少没错,但方向却是对的,
为什么? 因为就像老谢讲的,有办法的早就化身外资,因为外资和内资
税差了一大截,这篇文章说什么"如果分离课税等于帮大富豪减税",
好拉,今天如果税制不改,叫苦的还是那些乖乖缴税的有爱高所得者和
大股东。对于早已化身外资的大户来说,你真的课的到它的税吗?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如同之前所说的,股息根本就不能算一般的"收入"阿。
(题外话,本鲁这次选择不乖乖缴税了,宁可除权前卖股,之后再买回来,
就算赔价差也不除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