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浅谈汇损>

楼主: brian70337 (R-one)   2017-05-22 20:16:15
<前言>
随着2017Q1第一季财报的产出,许多投资人便如火如荼的研究财务报表,本季最广为人知的便是“汇损”这个主题,换言之,好像讨论该季财务表现时,没有来上两句汇损就跟不上潮流…然而,明明有些是内销的公司,财务表现依然低迷,却好像只要冠上“汇损”两个字,便有如吃了免死金牌般不必受苛责。
<汇率究竟会影响什么>
对公司营运来说,汇率的波动不外乎就是影响两大面向:
(1)制成品的出口
(2)原物料的进口
所以在探讨如何影响之前,我们应该要先确定的是,该公司“外销”的比例有多少?以及该公司“原物料进口”的比重有多少?唯有先确定“进口及出口的来源”,你才有办法确定在汇率这个经济因素下,会对你的投资造成多大影响;
换言之,如果你今天发现,自己持有的公司明明就是出口及进口都是以“国内”为主,那么你还会把财务表现的消长,都推给台币升值这个单一性原因吗?
<出口及进口>

(图1为A公司销货地区)

(图2为A公司主原料之进货地区)
以上这些进出口的资讯,皆可以从各家上市柜公司的“股东会年报”所取得,公司的营运基本上是缓慢且渐进的,就算今年度的股东会年报尚未上架,前一年的年报资讯亦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
从图1的A公司可以得知,该公司基本上以内销为主,外销地区的营收占比约38%,从这个资讯可以逆向解读为“在制造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营收汇兑理应只受到38%的影响”;换言之,以最近的某则新闻为例,台币强升6%对出口造成显著影响…对A公司来说,实际会受到的影响应该是0.06*0.38=2.2%左右而已。*通常外销的公司都会直接以外销当地货币为产品报价。
汇率是一把双面刃,就台币升值而言,会造成外销出口汇兑的亏损,反之,会对原物料是以进口的公司有利,接着我们从图2可以得知,A公司基本上原物料的采购是国内及国外参半,再细看供应商的结构,可以评断为“该公司依然是以国内采购原物料为主”,换言之,就进口面而言,成本并不会因为汇率的关系而有所助益。
<财报科目对照>

(图3为A公司的损益表科目)

(图4为A公司损益表科目)
通常新台币汇率的升/贬会影响的科目分别是:
(1) 营业收入
(2) 营业成本
(3) 业外底下的其他利益及损失(汇损)
(4) 综合损益的国外营运机构财务报表换算之兑额
基本上,正常营运且成长的公司,营业收入理应会随着时间,一季比一季高,营业成本在制程进步及管理下,理应也是要逐渐降低(毛利率应该要逐年扬升,进而提高产品竞争力),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考虑的便是“汇损会影响营收及毛利率的程度多寡”。
就毛利率而言,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收,以A公司的例子来说,进口面影响较小,换言之,其毛利率理论上会受营收汇兑损失的影响以致微幅下跌,其幅度扣除产业基期的影响,应该要以2%~3%为限。
此部分可以从财报狗所提供的利润比率来看,该A公司以基期而言,第一季通常会较前一季毛利率下降1%~2%,而本年度则是较前一季下降3.1%,换言之,若是考量汇损的情况下,这样的衰退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最后的(3)(4)笔者认为要一起看,以“汇兑损益”的角度切入,笔者会认为,外销型的公司为了“营运”需要,通常会备妥相当数量的当地货币资产以供周转用。然而,若是以本次台币升值的状况来看,假设A公司每一季都只备妥定额的当地货币做营运用,那么多余的就会汇回台币,此部分就会认列在(3)其他利益及损失(已实现),然而,然而保留营运用的当地货币,若以当下台币升值的状况来看,估价上亦会产生汇兑损失,故此部分则为(4)国外营运机构财报换算之兑额(未实现)。
<结论>
汇损属于短时间的状况,长期投资人应该是不用过度反应,只要根据第一季财报去推估衰退部分是否合理即可,以近五年的毛利率走势来说,若是该公司显示持续扬升的话,实在是不用因为本季一时的衰退而过度担心。
<警语>
财报分析博大精深,笔者亦只能针对大方向去做探讨及分享,以下列几点思考盲点供各位参考:
(1)以季报价为主的产业,是否已纳入该状况,早已修订报价?
(2)以进口为主的公司,是否早已于采购合约中,屏除汇率风险?
(3)金融/营建/生技…等,较特别产业是否适用?
作者: listener0806 (键盘老师)   2017-05-22 20:49:00
你的结论OK,对长期投资没影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