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库克超完美算计 41家台厂吃定苹果的本事

楼主: f204137 (Fj)   2017-05-14 13:12:18
1.原文连结(超过一行或过长必须缩网址):https://goo.gl/omTViF
2.原文内容:
财讯 | 发布日期 2017 年 05 月 14 日 0:00
苹果 2016 年财报的这些数字,不得不让人为苹果管理供应链的能力感到惊叹。这一年,
苹果卖掉了价值 1,913 亿美元(约新台币 5.7 兆元)的 iPhone、iPad 和 iMac,占总
营收 84%。这一年,苹果帐上的库存,只有 2.17 亿美元,几乎等于所有产品全部卖光,
苹果的获利完全不受库存跌价影响。
根据外电报导,过去几年,苹果唯一一家直营工厂在爱尔兰,原本员工只有 80 人,负责
生产 iMac。而根据苹果公开的供应商资料,2016 年,苹果是靠分布在全世界 188 家供
应商,创造出占营收 97% 的关键商品。
说实话,把产品外包给别人制造,靠掌握市场和技术获利,一点也不稀奇,但苹果却创造
出一套新的方法,不只让外包厂商的产能、人力为自己所用,甚至连对方的技术、研发能
力,都能吸进苹果供应链里,现在,苹果要拉高获利,更需要这套高明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苹果的库存为什么这么低?
低库存的本领!
这些成本,让供应商吸收了
苹果执行长库克痛恨库存出了名,他曾说,“库存本身就彻底是一种罪恶”,他还认为,
经营电子业就像卖鲜奶,一定是卖最新鲜的产品给客户,保留大量库存,不是无能,就是
懒惰。
到鸿海位于郑州的工厂走一趟,你就会更了解库克的意思。鸿海在这里集合各种零组件,
组装 iPhone,其中部分零件,是由模组厂先下单付钱,向零组件厂商购买,这时候,这
些零组件都还不是苹果的库存。
直到鸿海把 iPhone 组装好之后,苹果在郑州付款,这批 iPhone 才变成苹果的库存,这
批 iPhone 不是坐船花一个月时间慢慢漂到美国,而是由快递公司直接用专机运到美国肯
塔基州的物流中心;从郑州工厂出货,到送达美国旧金山的苹果销售据点,只要 72 小时

拿苹果的主要代工厂鸿海的财报和苹果比对,鸿海 2015 年年报显示,鸿海营收达 4.48
兆元,但同期库存约为 4,200 亿元,比例约为 10:1。苹果另一家代工厂广达,2016 年
做了 9,700 亿元的生意,但库存也达到 426 亿元,比同期帐上现金还多。
从供应商的月营收变化,也能看出苹果供应链的动态。再以鸿海为例,苹果 iPhone 6 大
卖,那一年,苹果 9 月开卖手机,鸿海同年的月营收是从 8 月开始上升,在 iPhone 开
卖后,鸿海月营收每月增加,同年 11 月,鸿海一个月就做了 5,100 亿元的生意!
但零组件厂略有不同,以玉晶光为例,玉晶光 2014 年月营收从 6 月开始起涨,比鸿海
早了 2 个月,到 10 月达到高峰。那一年,台湾出口也受到苹果供应链影响,12 个月当
中,有 8 个月进出口贸易额较前一年成长。
给你甜头的背后!
预付款项藏玄机,稳拿到技术授权
苹果如何控制供应链上的厂商?大立光告玉晶光的诉讼案,给了外界了解苹果供应链的机
会。
根据美国政府公布的资料,大立光告玉晶光,其实矛头指向苹果,大立光在诉状中认为,
苹果引诱玉晶光侵害大立光的专利权。
2010 年,玉晶光和苹果签下最重要的供应契约(MDSA,Master Development and Supply
Agreement),这份文件大有学问,因为文件中载明玉晶光至少要准备多少镜头卖给苹果
,还有玉晶光卖出镜头的价格上限。
玉晶光的员工会和苹果总部采购部门负责人马修(Matthew Leopold)讨论要如何生产这
批镜头,也讨论这批镜头的定价原则,但玉晶光和苹果讨论完之后,是用这套原则,找苹
果供应链里的镜头模组供应商决定要采购多少镜头,每颗又卖多少钱。换句话说,在法律
上,真正付钱买镜头,决定采购数量的是苹果供应链里的模组供应商和组装厂。法律上,
玉晶光几乎没有直接卖产品给苹果,因为这道法律防火墙,大立光的诉讼最终无法对苹果
和玉晶光要求赔偿。
美国媒体曾分析,2013 年时,苹果和一家生产蓝宝石玻璃的极特先进(GT Advance)签
下的供应合约发现,一开始,苹果看似大方地预付 5.7 亿美元的货款给极特,但苹果在
供应契约里,设下 4 个关键性的条件:第一、只规定极特公司最少和最多要供应多少蓝
宝石玻璃给苹果,却没承诺苹果要买多少产品;第二、苹果可要求极特加速偿还苹果的预
付款;第三、极特公司的部分设备会成为这笔预付款的担保品。
宸鸿吃足苹果闷亏
拱手将技术给对手,最终七成订单消失
最后一项最关键,文件中规定,当极特签下契约时,就等于同意将部分关键技术授权给苹
果。
换句话说,这家尝试新技术的小公司如果成功,苹果会得到一家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如果
失败,苹果也会得到技术和设备。
苹果的强项之一,就是让供应链的厂商;为苹果提供最有价值的新技术。宸鸿的故事就是
好例子。
宸鸿原本是专注做收银机用触控萤幕大厂,因为苹果,宸鸿开始把电容式触控技术用在手
机上,当时触控面板还是电阻式面板的天下。第一代 iPhone 推出时,宸鸿曾短暂成为
iPhone 的独家供应商。但很快在苹果要求下,为了避免单一供应商的风险,宸鸿把制程
移转给胜华,等于把技术交给自己的竞争对手;由于苹果是宸鸿最主要的客户,宸鸿只能
选择配合。
但 2012 年,苹果转向内嵌式触控面板技术,宸鸿七成订单因此消失;2015 年,宸鸿更
创下每股亏 57 元的新纪录。胜华科技 2012 年营收还有千亿元,2015 年却宣布下市重
整。
苹果 2017 年公布的供应链名单中,共有 193 家供应商,和 2011 年的名单相比,有
58 家从榜上消失,等于每 3 家就有一家不见。
今年的榜单可以看出,苹果要如何替供应链上紧发条。例如,今年的供应名单中,增加了
康达智与大立光竞争;在散热领域,增加了双鸿和建准;在 PCB(印刷电路板)领域增加
了健鼎。
3.心得/评论(必需填写满20字):
苹果单 下单量大 人人爱 几乎等于是营收成长保证
一旦惨遭抽单 同时也是衰退保证
作者: fujieifujiei (蓝色抹布)   2017-05-14 13:24:00
被利用光就踢掉了
作者: BlueBird5566 (生日56)   2017-05-14 13:59:00
只看到苹果鸭霸的本事 啊41家台厂吃定苹果的本事勒?
作者: nicho1as2002 (llll)   2017-05-14 14:50:00
万点 喷!喷!
作者: TatsuyaShiba ( )   2017-05-14 15:17:00
射惹
作者: joshua781021 (youren)   2017-05-14 15:31:00
我觉得买腾讯或阿里巴巴比较赚
作者: transcend789 (阿雄)   2017-05-14 16:36:00
co'_'ok
作者: notmuchmoney (真的不错....)   2017-05-14 18:26:00
一堆供应炼技术苹果教出来的 资金机台苹果提供的 还真以为技术在供应炼手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