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台泥国际私有化背后的经营权大战

楼主: antiquerefer (antique refer)   2017-05-07 11:33:09
1.原文连结(超过一行或过长必须缩网址):
https://udn.com/news/story/6852/2444439
2.原文内容:
4月20日晚上七点,位在台北101大楼的证交所记者室热闹不已,现场挤进全台各家媒体,闪光灯此起彼落,台泥第四代、辜启允的儿子、台泥国际总经理辜公怡首度公开露面,仿佛巨星到来。 “这一次的收购方式是台股史上的第一次,香港台泥国际的股东可以选择换成台泥的股票,或者拿回现金。”辜公怡宣布台泥国际由香港下市私有化的大案。但媒体关注的话题仿佛只围绕在“台泥第四代接班梯次就位”,攸关小股东权利的台泥国际股权转移的主轴却被置于一旁。 台泥并台泥国际 百转千回
台泥国际、台泥、嘉泥三家企业,市值分别为690亿元、1400亿元、83亿元,合计约2273亿元台币,其中,香港挂牌的台泥国际市值近700亿元台币,攸关着整个大中华地区水泥产业的板块变化,如此大的并购私有化案,居然只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拍板定案,让外界颇为惊讶。 “台泥国际这案子,除了本身家族内部问题,还牵动到台湾证交所、香港证交所以及开曼第三地等法律问题,相当棘手。”但据熟悉内情人士透露,主要关键在于台泥董事长张安平的居间协调,及承接这次收购案的外资法国巴黎银行穿梭三地,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开花结果。
其实,台泥前董事长辜成允生前,就曾讨论过台泥国际收购下市案。1997年,当时政府对中国大陆投资还有40%上限的规定,所以才会成立台泥国际“绕道投资”需求。但○八年之后,政府对大陆投资已经松绑,既然台泥国际功能不复存在,推动下市也是很正常的理由。
根据辜成允友人的回忆,早在一三年时,辜成允就提出以每股2.2港元、溢价27.5%价格收购嘉泥手上的台泥国际持股。尽管双方有姻亲关系,但商场上仍是将本求利,站在嘉泥角度,当初持有成本就已不低,加上台泥国际股价长期被低估,当时净值为4港元,所以这桩收购案,嘉泥高层很快就以“收购价格过低为由,拒绝了台泥的收购案。” 张安平快准狠 创三赢局面
一六年,台泥以每股2.2港元、溢价46%的条件,首次完成嘉泥手中台泥国际6%的持股回购,让台泥对台泥国际持股增至63.1%。事实上,台泥国际下市的理由很单纯,除了失去绕道投资的功能,台泥国际在香港挂牌股价长期被低估,导致流动性太低,持有者都不愿意贱价出售。另外,如果台泥国际要在港挂牌交易,台泥就必须维持两套经营团队,长期来说,对集团营运综效并不划算。
3.心得/评论(必需填写满20字):
不知道收购对台泥短中期的影响如何呢
对大陆市场的营收是否有帮助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