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原原po
大学生做股票也不一定会缴一堆学费
去年4月刚进场时大多头 因为新手抱不太住就顶多 赚少少或是一跌马上停损
这样一来一回到年底也有赚本金5趴
虽然完全比不上买0050放著躺着赚
可是有一些停利停损的经验以后就知道维持纪律跟买点卖点怎么抓
也遇到很多行情 资产股行情 金融股涨最后一波的行情 减资 除权息跟上冲下洗的
感觉
我没有做过模拟单 所以一开始是不太敢买
等你买了发现有涨就对自己判断有信心就会比较敢出手了
到了今年我的报酬率就有到10趴左右了
(扣掉未实现)算是有在进步
就觉得你可以直接开户没关系
不过一开始都是看的多买的少慢慢累积经验这样
操作办法我觉得还是用书里学的 本益比
看kd 均线什么的 听听其他财经节目
搞清楚选择权跟摩台指对大盘的关系(我还是搞不太懂)
有经验就一定会进步
有进出场经验何尝不是投资自己台湾职业大约7成以上薪水无法满足小康吧 有个经验决定自己是要自行操作还是ETF也不错不过也不用花太多时间 我也是买定存股 出社会后才操作看人吧 有些科系出来就是做公务人员 薪水差距没很多科技类就是全力拼自我发展了我大学同学8成都是当老师...个别差异极小公务员配一定的理财能力 小康稳过一生每个人追求不同工作也不是一定要朝高薪发展 有认识的他就喜欢烘培也是搭配理财过的很满意
大学先练功有什么不好,我就嫌太晚进场了,大学玩只是浪费时间
25岁开始投资 3年建立系统3年验证系统3年改善系统34岁还来的及提早到大学的话 30岁系统基本建立 一般来说刚好有1-2桶金能操作不会这么夸张啦 我大学都玩5点过后
哪一个出社会才进股市的不希望早一点开始? 如果刚好读金融科系更应该提早接触理财工具大本金重要or操作技术重要? 要赚大钱两者要兼具 不然只是赔更大 所以在没有大本金之下提早练观念 不要影响本业都值得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