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台股没量 券商这样撙节成本度寒冬

楼主: femlro (母猪教谋神异端审问官1.5)   2016-11-02 23:28:23
帮政府开个药方吧。
不过先前情提要一下
券商去据点化本来就是正常的,现在电子交易盛行
我至少五年以上没刷过本子,根本不需要去券商
据点存在唯一的目的是接电话处理很多文件签署,跟处理融资还有现股偿还等问题
营业员失业是很正常的,因为接单的功能早就被手机APP和电脑取代
不太需要营业员了,现实上之前券商提供的方案蛮可行的
叫营业员推荐股票当起分析师,全民分析师时代展开
有行销人员股票才有人要买
但问题来了,很多人说那要是赔钱怎么办?
很简单,现在怎么规范分析师,就怎么规范营业员
但把门槛降低就是,分析师学那么多未必会赚钱啊
很多分析师也不停损的,也没个策略,像个无头苍蝇
而厉害的分析师也不怕没有生意,自然市场机制会力拱
可以采用登记制,用中央控管发送纪录
然后软件自动统计分析师绩效,谁也逃不了
软件一算就知道谁是绩效王,自然会淘汰掉不适合的分析师
毕竟散户的目标还是要赚钱,绩效不好的人自然被淘汰
这是第一箭
再来就是刚刚回文有人提到
其实这概念很早就有人提了,只是政府不买单
把台湾的张拆成股来交易,让交易门槛下降
几千元也能买股票,也能买到台积电大立光
积少成多的概念
这是第二箭
再来就是砍掉健保补充保费门槛,健保叫股民缴不合理
应该回归使用者付费,低收入户真的付不出来的国家买单
财源从豪宅税再往上加,反正打击豪宅市场对市井小民没差
有钱人豪宅被课税课多了,打击高房价也颇有助益
却不会伤害到市井小民的房子
而且健保保费已经收足了,过度的条款应该砍掉了
不然会杀鸡取软
这是第三箭
以上三箭献策解决台股低量
※ 引述《PPLong889 (屁屁龙泡泡)》之铭言:
: 1.原文连结(必须检附):
: https://goo.gl/L9hZU1
: 2.原文内容:
: (中央社记者田裕斌台北2016年11月2日电)
: 台股量能频频创低,上市柜5日均量仅约新台币750亿元左右,
: 低于券商损益平衡点,如何降低成本度过寒冬,成为券商经营显学。
: 台股的冷清,券商最有感,
: 根据券商内部评估,在双北市的营业据点,
: 不算人事费用,每年至少要赚500万元以上才能打平,
: 相当于台股日均量必须站上800亿元,若长期业绩未达标,
: 裁撤据点就成为选项之一。
: 光是10月,国内券商就裁撤超过10个据点,
: 包括元大证券裁撤5个据点、群益金鼎证券裁撤2个据点、
: 华南永昌证券裁撤2个据点、统一证券裁撤3个据点、
: 玉山证券裁撤1个据点,这还不算因据点整并而减少的数字。
: 除了直接撤点外,券商也把能省的费用砍得一毛不剩,
: 例如占成本大宗的资讯费用,过去一排看盘单机缩到剩下个位数,
: 有需要的投资人再去用,专供下单大户的VIP室也关光,
: 因为“根本没有大户”。
: 为了省每坪约2000元的租金,原本使用两层楼的券商现在将办公空间挤在一层楼,
: 过去在营业大厅看到的一整面看盘电视墙也已经逐渐绝迹,
: 业者笑说,电视墙现在最大的作用是“供媒体拍摄”。
: 券商主管表示,外资成交量占大盘比重超过3成,
: 这块市场本土券商根本吃不到,台股面临“大户退场、散户跑光”的泥沼,
: 经纪业务大幅缩水,连过去赚钱的金鸡母自营业务也因为外资操盘,
: 中小型股本益比下调,操作难度大增。
: 他说,市场上盛传一个笑话:唯一自营部赚钱的券商,
: 是因为操盘手束手无策,老板气得丢下一句“去买台积电 (2330) 好了”,
: 才逃过亏损命运。
: 在台湾市场赚不到钱,券商除了积极辅导营业员取得保险、
: 财富管理相关证照,扩大业务范围之外,也积极开拓复委托业务赚海外财,
: 像第一金控 (2892) 旗下第一金证券更有意利用香港子公司握有和升9号牌的优势,
: 与马来西亚、越南当地的投资公司合作,
: 在香港募大众私募基金到东南亚投资具潜力的未上市公司,另辟获利蹊径。
: 3.心得/评论(必需填写满20字):
: 从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以来,
: 台股还曾经出现过六次单日成交量超过2000亿的情况,
: 相较之下,现在的成交量简直惨不忍睹,我的券商朋友个个唉声叹气
: 谁能告诉我何时才能再看到超过3000亿的历史天量?
作者: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16-11-03 03:41:00
选你当金管会主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