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xcvxx (zxcvxx)
2016-04-17 00:17:411.原文连结(必须检附):
科技产业资讯室
http://bit.ly/1RXTp53
2.原文内容:
2016年第一季竟然没有一家科技公司IPO
随着2016年第一季走入尾声,根据研究机构Renaissance Capital的资料显示,
这是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当季没有任何一家科技公司进行首次公开上市
(IPO),这是否暗示著拥有庞大现金的独角兽,并不急着上市,
或者这些独角兽不敢在现今市场情况之下,匆促上市呢?
如果健康照护(Health Care)也可算是新科技中的一环的话,
根据Renaissance Capital的资料显示,2016年第一季健康照护领域进行初次公开上市的
公司高达8家。其他以往的科技公司之软件、硬件、服务或半导体都没有一家进行
初次公开上市。
图、2001至2016年之每年第一季IPO家数与金额
截至目前为止,市值预估超过十亿美元的新创公司,即是独角兽公司,
已经增加到155家。如果将这些公司预估市值加总起来,约等于5500亿美元。
现在问题是,一旦这些公司进行初次公开上市之后,
真的能够达到5500亿美元以上的价值吗?因为有些独角兽公司的市值正在逐渐向下修正。
Renaissance Capital认为,独角兽公司与银行业者似乎都了解,
以当前市场情况来看,新创公司市值可能都先砍半之后,才有办法上市。
例如:2015年上市的行动支付公司Square,现在就面临严峻的股市环境。
原本2016年第一季将有8家科技公司上市,但是于2016年却递交延后初次公开上市时程的
要求,例如:云端储存公司Nutanix于2015年12月便已提交初次公开上市计画书。
由于市场波动太大,因而延后上市。
即使现在许多迹象显示,短期之内私募基金并没有停滞的风险,
但是投资人对于基金配置却愈来愈精明。
根据 Dow Jones VentureSource的数据显示,
2016年第一季创投公司向新创公司注资约130亿美元,这是2000年以来新高。
也就是说,创投公司资金挹注在新创公司之上,并没有急迫上进行初次公开上市,
尤其是现在市场情况不明,更会增加上市的风险。
总归来说,即使2016年第一季没有一家科技新创公司进行初次公开上市,
但是创投公司仍相当看好未来发展。
甚至许多创投公司认为,只要新创公司能够稳健的获利且改善基本面,
那么初次公开上市之后,才能于股价上有所表现。
例如:2015年12月进行初次公开上市的云端软件公司Atlassian,
实际上花费十年才得以获利且上市,上市当日股价也大涨30%回应。
参考资料:
No tech firms went public this quarter. CNN Money, 2016/03/30. at
http://money.cnn.com/2016/03/30/technology/no-tech-ipos-q1-2016/
3.心得/评论(必需填写):
文中特别提到健康照护领域的新创公司
如果这当中包含远距医疗与照护的话,也许未来老年市场会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