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谢金河:莫让生技业沦炒股天堂

楼主: tony0501 (tony)   2016-04-02 22:57:41
1.原文连结(必须检附):
http://goo.gl/HYegCo
2.原文内容:
近1个多月来,全台湾社会都高度关注浩鼎解盲失利后的一连串风暴,一家生技新药厂的
解盲成败,为什么会引起社会那么大的关注?这是因为浩鼎解盲成败攸关台湾生技新药产
业前途、股民荷包,但更重要的是浩鼎涉及千丝万缕的政商纠葛。
首先是这家生技公司在解盲前市值一度炒上755元,市值高达1288亿元,浩鼎股价大涨,
也带动中裕、泰福等与尹衍梁先生在生技布局的3家公司股价,一下子把市值推升到2700
亿元台币。浩鼎、中裕、泰福3家公司营业额都是0,业绩都是赤字,却能藉著大家对新药
憧憬,将市值拉升到将近90亿美元,这是新药产业的传奇。
浩鼎解盲失利,除了股价暴跌外,也成为政商角力战场,尤其是总统当选人蔡英文哥哥的
富钛投资被爆出持有浩鼎5300张股票,是浩鼎第6大股东;3月中研院长翁启惠又被爆料,
女儿翁郁琇持有3000张浩鼎股票,且在浩鼎解盲之日出脱10张股票。浩鼎的关系人当中有
新总统当选人,又有一向享有学界清誉的中央研究院院长,当然成为媒体放大检视的焦点

三是浩鼎前十大股东中,有小S公公许庆祥、市场大户林沧海等市场造市人士,且解盲前
有逾6000张债券放空,再加上公司内部人在浩鼎解盲前频频出脱持股,于是炒作、内线争
议不绝。
全世界发展生技新药产业是挡不住的大趋势,台湾借力资本市场来扶持产业发展也是天经
地义的事,就像90年代台湾在竹科未上市股条买卖,意外促成科技产业近30年的蓬勃发展
,善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来扶持产业发展,原是一条宽阔大道,但是过犹不及都会产生后座
力。
台湾快速通过生技条例,让很多没有营业额、业绩亏损累累的新药公司能够快速在资本市
场上市集资,如今在上市、上柜、兴柜集资的生技公司已超过200家。在浩鼎解盲失利前
,全部上市柜公司创下1.2兆元台币的市值,这其中除了医材产业能创造产值营业额外,
大多数新药公司营收都是0。
90年代投资人投资未上市电子业,还可以凭借一张财务报表来判定公司好坏,现在生技公
司只能摸黑前进,因为从新药拿到FDA药证,一直到上市销售,这其中有一段漫长的道路
要走,于是熟悉新药产业的大股东与毫不知情的市场小散户完全处在极端不对等的态势。
新药产业大股东一手印股票,很多新药公司上市前资本额只有几千万,到了上市柜立刻灌
水到10几亿、20亿元,成了印股票换钞票的大赢家,而市场投资小散户捧著钞票去追逐市
场传来传去的梦幻。像2年前基亚解盲前炒到486元,如今一度跌到66.1元;浩鼎解盲前狂
炒到755元,如今一度跌到351元,市场小散户完全无力掌握市场讯息的变化,只是被当成
垫背待宰羔羊。
我建议金管会除严格要求资讯揭露外,更应强制新药业的大股东及内部人股票百分之百交
付集保,必须在新药研发有成果,例如有营收或获利,内部人及大股东股票才可以在市场
套现。
切记市场小散户才是产业的衣食父母,新药产业的大股东如果只是在乎市场炒作,任小散
户被坑杀,那么我可以笃定的说,这个产业没有明天。
3.心得/评论(必需填写):
老谢又跳出来打生技惹,如果又多几家解盲成功,不知道风向会不会变?
台湾生技也真惨好不容易有点起色,又惹出一堆风波
作者: soaringwings (星)   2016-04-02 23:00:00
谢说的话跟 __没两样
作者: galaxywalker   2016-04-02 23:47:00
美国新药公司也是依据研发阶段市场会给予一定市值,讲得好像是只有台湾特别不一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