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国企子公司 点心债技术违约

楼主: STAV72 (刁民党党务主委)   2016-04-01 20:49:42
1.原文连结(必须检附):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974494
2.原文内容:
中国国企子公司 点心债技术违约
2016-04-01
离岸债市违约首例
〔编译杨芙宜/综合报导〕英国《金融时报》昨(31)日报导,中国第8大投资银行国信
证券香港子公司意外爆发点心债“技术性违约”,创近20年来中国国有企业在离岸债市的
首例;这笔规模达12亿人民币、2017年到期的点心债,面临无法偿还4月24日应付利息
3800万人民币的风险。
http://img.ltn.com.tw/2016/new/apr/1/images/bigPic/600_42.jpg
中国国信证券传出香港子公司发行的点心债“技术性违约”,若4月24日未能偿付利息,
恐创近20年来中国国企境外债市违约首例(摘自网络)
深圳市府为最大股东
深圳市政府为国信证券最大股东。“点心债”是指在香港发行、交易以离岸人民币计价的
债券。“技术性违约”不同于事实性违约,只有在4月24日应支付的3800万人民币的债息
无法支付时,才会形成实质的“违约事件”。
国信证券(香港)金控公司2014年4月以旗下Guosen Securities (Overseas)Co.名义发
行12亿人民币债券,为期3年、利率6.4%,发行说明书内包含维好协议(keepwell deed)
条款,即声明由母公司提供担保、维持良好运作的协议。
该债券受托方纽约梅隆银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香港分行本月23日向债券持有
人寄发警示函,表示收到债券发行人通知,一部分“维好协议不具备完全效力”,构成违
约事件。
国信证券(香港)金控公司昨日也发出公告澄清,指出纽约梅隆银行香港分行已再发出日
期为“2016年3月31日”的最新通知,澄清“维好契约继续具备十足效力及作用”,没有
构成“违约事件”。
母公司未及时增资
中媒《21世纪经济报导》引述消息指出,国信证券传出“技术性违约”的原因在于母公司
未及时增资,5个月前承诺向子公司增资,迄今未能实现,导致子公司合并资产净值低于
债券发行文件中保证的100万美元。
香港银行业债券交易人士表示,“维好协议”在点心债发行中,为具有一定风险的协议,
因为母公司不具有向债券持有人直接支付的义务,仅在母公司无法保证发行主体的权益和
流动资金等财务指标时,才会出现违约,不同于“担保债券”持有人可直接要求担保人偿
还资金的情况。
2013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融资发行债券普遍应用“维好协议”条款,包括人民币点心债
、美元债在内,主因该协议可绕开中国监管机构对担保债券实施的繁琐审批流程,快速取
得融资。
3.心得/评论(必需填写):
谢金河又跳出来了:
陆企债务连环爆 谢金河:台湾银行业要小心
http://www.epochtimes.com/b5/16/3/31/n7480026.htm
【大纪元2016年03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筠芸台北报导)财金文化董事长谢金河表示
,台湾的银行业近年积极西进,整体银行业在中国曝险部位高达新台币2.75兆元,近期中
国陆续爆发大型集团不良债务弊案,提醒台湾银行业要小心。
谢金河说,继渤海钢铁之后,又有报导指出,中国辽宁的东北特钢集团,因无法偿付到期
的人民币8.52亿元债务本息,上任不满一年的董事长杨华在家中上吊自杀身亡,引爆了东
北特钢的一连串债务丑闻。
谢金河指出,其实在东北特钢事件之前,天津市国资委掌控的渤海钢铁集团,累积高达人
民币1,920亿元债务,因此迫使债权银行采取保全手段。渤海钢铁集团年产能超过2千万吨
,规模比台湾中钢还大,如今在全中国钢铁产能过剩情况下,如此高杠杆的财务结构反而
为公司带来空前压力。
日本的“日经新闻”报导也指出,中国的民间债务高达21.5兆美元,已达GDP的205%,这
已接近1990年日本资产泡沫吹破前的水平,意味了中国经济的压力已到了警戒线。
谢金河提到,台湾银行业在2000年前后打掉新台币2兆元呆帐,好不容易才把体质改善,
但这些年台湾银行业积极西进,努力对陆企放款,正好搭到金融业西进末班车,若是中国
企业出现债务连环爆危机,台湾的银行业恐又成为灾区,他提醒,这些年努力在中国放款
的金融机构要特别小心。◇
(责任编辑:芸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