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hiayimayor (夢已經振動奮鬥毋通放)
2016-02-18 16:01:461.原文连结(必须检附):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218001656-260410
2.原文内容:
民众常因父母健康恶化或发生意外住院需雇用看护人力时,受到不肖外劳仲介业者以介绍
合法外籍配偶的方式,推销非法外劳,并收取比合法外劳看护高出四分之一甚至三、四倍
的酬劳。而急需协助的病患家属如聘雇这些非法看护而被查获时,将因非法使用外籍劳工
,处以15至75万元不等的罚款。台湾目前长照市场充斥着各式黑市外劳人力的交易,在政
府未建立完整的长照体系前,对于有长期照护需求的民众而言,此现象为其所须面对的常
态生活模式之一,而其主要肇因于市场上供需的不平衡与政府相关政策的失调。此为一个
值得我们深究的台湾地下经济典型范例。
摒除黑色经济或犯罪经济,“地下经济”(Shadow Economy)又称为灰色经济,有别于地上
经济,地下经济为未向政府申报登记,其经济活动脱离政府法规约束与监察且又无需向政
府纳税的人民经济活动,并广泛涉及生产、流通、配销、消费等经济环节,而其产值与收
入亦并未纳入GDP的经济活动
根据台湾大学与成功大学合作团队研究指出,台湾地下经济规模占GDP近3成(达28%),远
高于中国大陆的14%。台湾地下经济规模在1961年至2007年间有逐年下降趋势,但自2008
年占GDP的25%又逐年提高至28%以上。而德国与奥地利学者Buehn和Schneider利用MIMIC
(Multiple Indicators Multiple Causes)模型对162个国家的地下经济规模进行估测,
发现一般已开发国家地下经济占其GDP的比率为10%至15%,而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则为30%至
40%。德国科隆大学教授Dominik H. Enste也对工业国家于2003至2013年间地下经济规模
占其GDP的平均比率进行估测如图2所示,OECD先进国家地下经济占其GDP的比率较其他国
家更低。
目前各国政府对于限缩地下经济规模,多数采取将地下经济从体制外导正至体制内的解决
方式,但不成功的案例居多,如巴西、希腊等,成功的案例则有英国、德国等。举例而言
,英国在二次大战后地下经济的比率也曾超过25%, 后经其Office of Government
Commerce 的一连串改善措施后,近年比率虽已大幅下降,每年仍约12.5%左右。
而美国则是地下经济规模最小的国家之一, 2014年估测只有GDP的6.2%,德国图宾根大学
Friedrich Schneider教授表示此系因美国劳动市场管制较松且企业税赋较低之故。而其
他各国政府采行政策方向主要为“低税率、宽税基、严征管”,即简化税制、降低企业税
负、连结税金累进税率与通货膨涨、配合经济发展扩大与调整课税的基础(税基)结构、
提高免税的迷你工作(mini-job)薪资上限、建置以电子金流为支撑的经济运行系统、长
期管理与监督逃税行为等。然而这些政府政策的成功与否,关键仍在于是否以提升民生福
祉为其宗旨。
根据Robert Neuwirth所著的《Stealth of Nations》一书中指出,地下经济 与地上经济
并非对立的,政府应由人民的“生计、生活、生态”等角度去思考政策的改革。当某些地
下经济活动成为人民生活的部分行为模式时,政府则应思考其产生与发展的原因。除了税
率负担等因素外,也应从人民的生计、生活、生态去思考“需求、供给与资源分配取得的
难易与效率”是否产生问题,而促使一些人民转而从事地下经济活动。若政府制度僵化,
地下经济的发展则是必然的结果,由地上遁入地下的经济活动只将日渐增长。德国科隆大
学教授Dominik H. Enste同时对各工业国家国地下经济的需求与供给比率差异进行估测如
图3所示,OECD先进国家的地下经济需求与供给比率差异较其他国家低许多。
回到前述长照市场充斥各种黑市外劳人力交易的需求与供给的问题,台湾老龄人口约256
万人,以12.7%的失能率推估,约32.5万人有长期照护的需求(新新闻)。政府目前尚未
建立完整的长照体系,新旧政府仍在争议长期照护政策“钱从哪里来”此问题的同时,“
人从哪里来”俨然成为一个严重的地下经济问题。由于本地看护劳力收费价格相对较高,
又长照看护工作相对较为辛劳,以致愿意投入者少,最后仅能仰赖廉价外籍劳工来补足长
照人力的缺口。而台湾引进外籍劳工采限额政策,且对外籍劳工有“最低基本薪资”的保
障,因此“价”与“量”实际上完全受到控制而非由市场决定。
根据<就业服务法>第53条,外籍劳工不能要求转换雇主。而这些劳工又要负担庞大仲介
费用,因此仲介居间的角色就有相当可观的获利空间。许多合法外劳看护成为台湾看护服
务业中被剥削最为严重的劳动人口,因此外劳毁约落跑事件经常发生。
依据<就业服务法>第58条规定,外劳落跑半年若确定未寻获始能重新申请,面对“十个
外劳落跑,只捉回来一个”如此低寻获率的状况,急需协助的病患家庭陷入混乱与痛苦,
在求助无门下,多数家庭被迫不得不触犯法律,在空窗期间以更高的花费聘用非法的外劳
应急,更加助长外劳看护人力市场的“地下化”;再者,非法外劳酬劳比合法外劳看护高
出四分之一到三、四倍,也让外劳落跑趋向“集团化”的运作。换言之,长照看护“人从
哪里来”的需求、供给与资源分配取得难易与效率所产生的高价差与利润的现象,致使原
来廉价外劳看护引进的政府政策反却成为一个地下经济问题的源头,并成为一个未由人民
的生计、生活与生态等角度全面思考且僵化的政府政策。
最后,引用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Vito Tanzi 的提醒,当地下经济规模过大,于政府制订
政策时,许多参考的变因将无可避免地变得难以预估,然而这些变量却是极为重要的(如
,GDP无法真实反映经济状况、政府估算的失业率不精确、通货膨胀率不精确等)。
再者,倘若地下经济与商品黑市有所关联,政府估算的物价指数将可能低于实际物价指数
,而政府在官方市场上的价格控制与定量供应所产生的商品稀有化,恐将导致商品黑市中
的高昂价格(如,长照市场充斥各种黑市外劳人力的价差及利润)。因此,笔者呼吁政府
应该重视地下经济之翻转,并以民众真实感受的“需求”与“供给”以及生活、生计与生
态等角度去思考政府政策的改革方向。(本文作者为政大公企中心主任苑守慈教授)
苑守慈专栏》政府应重视地下经济翻转
2016年02月18日 苑守慈教授/政大公企中心主任
3.心得/评论(必需填写):
从事夜市工作的人常被规范到地下经济
尤其是临时摆摊的人 常常被警察追着跑
然后地下经济也牵扯到涉及逃漏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