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出现兹卡病毒首例 疾管署拟提升旅游

楼主: a123544714 (小椎)   2016-01-19 14:17:17
1.原文连结(必须检附):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60119/778616/
2.原文内容:
国内出现兹卡病毒首例 疾管署拟提升旅游疫情建议
2016年01月19日13:34
疾病管制署今中午发布下午疫情采访通知,将宣布国内发现首例境外移入兹卡(Zika)病
毒感染个案。兹卡病毒是黄热病毒的一种,感染症状为低烧、瘙痒、身体出现红色斑点等
,有时也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死亡,而近期在巴西东北部集中爆发的新生儿
小头畸形(Microcephaly,又称小脑症)与感染兹卡病毒有关。
疾管署拟将兹卡病毒感染拟列为第2类法定传染病,并会提升中南美地区及东南亚6国旅游
疫情建议等级。
兹卡病毒为黄病毒的一种,2015年以来巴西出现超过2400例疑似感染兹卡病毒相关病例,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日前发布旅游警报,提醒美国民众在出国旅游时注意由
蚊虫传播的兹卡病毒,特别是孕妇应避免前往兹卡病毒爆发的地区,如果一定要去,应提
前咨询医生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
根据疾管署资料,兹卡病毒目前被认定为是由蚊子传播的虫媒病毒,最早是在1947年于乌
干达的兹卡森林中分离出来;过去只有少数人类病例的报导,直到西元2007年在密克罗尼
西亚联邦的雅蒲岛爆发群聚疫情,医界才有较多对这疾病的认识。
在2015年5月,美洲的巴西也发现到兹卡病毒在当地现踪,因此兹卡病毒已被认为是一种
会持续扩展到各地的新兴传染病。
疾管署资料显示,台湾可传播兹卡病毒的病媒蚊为埃及斑蚊及白线斑蚊,这2种蚊子都曾
有文献报导在野外捕捉到带有兹卡病毒;一般认为,人在受到带有兹卡病毒的病媒蚊叮
咬后,经过约3至7天的潜伏期后开始发病,发病时期的血液存有兹卡病毒,此时如再遭病
媒蚊叮咬,病毒将在病媒蚊体内增殖15天左右,进入蚊子的唾液腺,便具有传播病毒的能
力,而当牠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时,另1名健康人也会受到兹卡病毒的感染。
在过去有限的个案报告中,多认为兹卡病毒感染不至于造成重症或住院个案,但是在2013
年10月发生于法属波里尼西亚群的疫情,共有超过1万名个案,其中起码70人为严重个案
,包括神经系统重症如脑膜脑炎等,及免疫系统重症如栓塞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白血球
减少症等,严重者需插管接受呼吸器治疗。(邱俊吉/台北报导)
3.心得/评论(必需填写):
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旅游跟航空
大家怎么看
感染症状为低烧、瘙痒、身体出现红色斑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