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闻] 10年内 1/3大学教授爆退休潮 却苦聘不到新老师

楼主: sorryandbye (随g致富)   2016-01-03 11:18:39
※ [本文转录自 Gossiping 看板 #1MY9BvVc ]
作者: sorryandbye (随g致富) 看板: Gossiping
标题: [新闻]
时间: Sun Jan 3 11:18:11 2016
1.媒体来源:
中央社-转自>远见杂志
2.完整新闻标题:
10年内 1/3大学教授爆退休潮 却苦聘不到新老师
3.完整新闻内文:
中央社粉丝团感叹!
不问学校、无关领域,台湾教授起薪全国统一。
当中国大陆学者得知,中国顶尖大学会计系主任的薪资是台湾的五倍,大吃台湾学者豆腐
:“没想到,共产主义在台湾开花结果!”
周一晚上,漆黑的指南山下,政治大学商学院七楼灯火通明,企管系讲座教授司徒达贤正
在上个案讨论课。
无论在企业界或学界,“司徒达贤”都是管理的同义词。教育部长吴思华曾是他的研究助
理,润泰集团董事长尹衍梁、信义房屋董事长周俊吉都是他的学生。他率领的政大企家班
,培育近千位企业主与无数专业经理人;他紧凑的个案讨论课堂,让企业主们既爱又怕,
趋之若鹜。
今年,是司徒达贤在政大教书的第40年。一转眼,这位亚洲第一位策略管理博士,已经68
岁。依规定,台湾教授须65岁届龄退休,最多延聘到70岁。也就是说,他顶多再教两年。
高教精英教授将退休 却聘不到年轻人递补
近几年来少子化冲击,全民关注的是大学将招不到学生。但其实,台湾的高等教育也面临
大批精英教授即将退休,却找不到年轻精英递补的危机。
目前台湾有24.9%的大学教授、也就是每四个中有一个超过55岁。未来10年,将有1万
2290位大学教授将届龄退休。台大等顶尖大学,10年内退休比例更将超过1∕3。
这群将在10年内退休的教授们,是出生于1950年代的婴儿潮世代,每四个高中生才有一人
能考上大学。当时的台湾几乎没有博士班,大学生毕业后,很多出国留学,在海外念书、
教书、工作多年后才返台,成为台湾的教授主力。
世界银行在〈研究型大学的崛起——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The Rise of Research
University)一文,说明港科大在20年内快速崛起、三年蝉联QS亚洲大学排行冠军的关键
,是“八成教授在世界前24名顶尖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打造港大的,多数是在台湾与中
国出生、在美国大学求学的学者。
同样背景的人也正是打造过去30年台湾高等教育竞争力的主力。“他们是学界顶尖的一群
人,”政大商学院副院长陈春龙形容。
猎师.红色警戒〉商管学院:政大会计减班因应 台大两系互抢应征者
但此刻,这群教授将退休,却后继无人。近几年来,某些系所贴出招聘启示,一整年竟然
一封履历都没有。
缺人状况有多严重?先来看看商学院。
两年前政大会计系主任俞洪昭上任时,年年有人退休,长达八年聘不到新教授。教师阵容
从全盛时期23位跌到剩16人,全校修初级会计的学生超过千人,师资不够,开班数从20班
,砍到15班。
问俞洪昭一年收到几封履历。他苦笑,“应该问‘几年收到一封’吧?”未来五年,会计
系还将有10位老师将满65岁退休,简直想到就睡不着觉。
直到2015年9月开学,不到40岁的张佑慈和陈宇绅成为新进教授,俞洪昭终于喘口气。
但是会计不是唯一缺人的商管领域。
2013年前,文组前五志愿的台大财金系也曾连续三年找不到教授。主任张森林说,他最大
的任务就是确保年年能找进新老师。
“策略、行销、组织等领域也都很难找,”台大管院院长郭瑞祥点名。今年,一位美国行
销博士来台大管院应征,把履历同时丢给两个系,差点引发抢人大战,这现象过去从未发
生过。
未来10年内,台大管院也有1∕3、约40位教授将退休。
这不是台湾特有现象,只是到了台湾更严重。
以会计为例,博士要熬六年,但大学毕业后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30岁即可领百万年薪
,导致念博士的人变少,全世界都闹会计博士荒。美国会计师协会(AAA)已连续多年在
年度大会上宣布短缺2000位会计博士,还有台湾的退休教授被请去美国教书。
2011年底,《华尔街日报》也指出,婴儿潮教授届龄退休,加上开发中国家如中国、印度
,商学院如雨后春笋成立,导致商学教授奇缺。美国名校发起军备竞赛,将商学助理教授
起薪提高到13万美元、会计领域更达20万美元,使缺乏银弹的国家更找不到人。
猎师.橙色警戒〉电资学院:交大理工、台大电机 “新的进不来”
来到新竹,科学园区正欢庆成立35周年。35年前,美国深陷不景气,陈春龙班上30几个硕
博士,只有他一个人找到工作。但当时的台湾飞跃成长,扩充高教,成千上万拥有美国硕
博士学位的高阶人才鲑鱼返乡,推升了清交与科学园区的荣景。
现在,台湾已没这么幸运。美国经济正好,Google、脸书、物联网、大数据蜂起,大大削
弱科技人回台执教鞭的意愿。
交通大学副校长陈信宏焦急摊开教职员年龄表,716位教授中,198位将在10年内退休;最
早成立的资讯、理、工、管理学院,比例超过1∕3。
“老的一直退,新的进不来!”刚从美国回台接任交大校长的张懋中十分忧心。
新^^^^^^^^^^^^^^^^
连金字招牌的台大电机系,人才也不如以往充裕。过去找教授,一次来上百份履历,今年
只有30多份。前阵子业界关注的“节电”领域,就完全找不到人。系主任廖婉君已担心,
这样下去,应征者会愈来愈少。
美国产学界高薪抢人 台湾缺乏竞争筹码
台湾教授薪资与国际比较偏低。已是人尽皆知。
“台湾一直说要拼全球大学排名,教授薪水却是全球最后一名!”司徒达贤半开玩笑说。
台湾危机1〉薪资制度死板:全国齐头式平等 跟不上国际水准
在先进国家,同在大学教书,不同科系的教授,待遇也不同,原因是与该专业的市场薪资
连动。例如会计系教授就是比哲学系高,经济系待遇也会比政治系高,因为金融界的待遇
普遍比其他行业高。在美国,学术领域不同,就不可能同工,也不该同酬。
摊开美国商学院协会AACSB调查,2012到2013年,最抢手的金融领域教授年薪达21.7万美
元,资管领域也只有14.9万美元,落差近7万美元。
但台湾教授的薪资不是祕密。不问学校、无关领域,助理教授起薪6万8990元;副教授7万
8680元,正教授9万3540元,全国统一。
当中国大陆学者得知,中国顶尖大学会计系主任的薪资是台湾的五倍,大吃俞洪昭豆腐:
“没想到,共产主义在台湾开花结果!”
齐头式平等的后果是,与国际薪资行情落差愈大的领域,就愈聘不到人。
去年,一位国立大学财金系主任去美国面试新人,开出年薪4万美元,遭对方反讥,“我
现在年薪10万美元,不如我雇用你好了!”
但美国资工领域教授的薪资不如商管,与台湾薪资落差小。为什么台湾也缺人?
那是因为资工领域抢人的大宗不是大学,而是企业。美国创新科技正快速发展,电机与资
讯系大学毕业生,年薪约台币300、400万,好公司还给签约金和股票选择权。
清华大学校长贺陈弘说,他每接触一位新老师,就有一半机率被“打枪”,原因就是薪资
。薪水差距有限,还有机会动之以情;差距过大,再“爱台湾”也无法弥补。
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张懋中去年回台时,曾对实验室里的台湾留学生大声宣布,“
老师要回交大了,你们通通跟我回去吧!”
学生们看看他,问,“那薪水呢?”最后学生一个也没回来。
当香港、新加坡与中国为抢顶尖学者,开出台湾三倍到五倍的价码;台湾的大学,却被制
度卡死。
张森林20年前回台时,助理教授薪资是台币6万6000元;近十年只随公务员加薪两次,现
在还没突破7万。
20多年前,美国大学财金科系助理教授薪资已经是6~7万美元,至今已翻了两倍。2012到
2013年,财金领域助理教授加薪约3.8%,平均年薪14万6800元美元。排名前50名校如德
州农工大学,助理教授平均薪资甚至高达23万美元。
“站在老师角度,我不忍心要学生学成归国,”张森林说。
国外名校毕业的台湾博士不回国,去了哪?
台湾危机2〉人才被中途拦截:中港星出手 优秀人才轮不到台湾
郭瑞祥观察,商管领域多数是去香港、新加坡与中国大陆。
“人才被中途拦截,才是真正可怕!”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巫和懋估计,大陆沿
海五、六所名校,新进台籍商管领域教授至少十人。
2006年,他在台大教授任内被北京大学挖角,掀起轩然大波;但新科博士在海外就被拦截
,台湾学界甚至不知道有这号人物存在,更容易低估问题严重性。
中国,是清大副校长吴诚文最担心的对手。十年前,中国大学刚启步,才会以天价挖台湾
商管名师;现在师资已补齐,接下来将会自然淘汰、每年开缺,与台湾进入全领域人才竞
争的时代,“未来十年,是台湾顶大领先或落败的关键,”他说。
台湾危机3〉青年留学人数大减:中印韩留美人数增 台学生挤不进名校
年轻教授不见了的原因,还包括台湾年轻人留学人数大减。
因为台湾高教蓬勃发展,硕博士班近20年快速成长,使得留学人数遽减。加上中国、印度
开放学生出国,导致台湾有心出国留学的学生,也遇上强烈竞争。
近五年,中国、印度、韩国留美学生人数稳居前三,是台湾的3到15倍。陈春龙就有学生
以优异成绩出国读博士,却没有录取。新兴国家的人海战术,曾使台大经济连续十年无法
把学生送进顶尖美国大学。
肯塔基州立大学毕业的政大会计系助理教授张祐慈说,下一届博士班,三个学生就有两名
大陆人。当地侨民告诉她,该校最高峰时期该校曾有200位台湾学生,如今只剩20人。
台湾的大学唯一生路,就是自己培养博士。偏偏大学整并在即,大学教授被视为“夕阳产
业”,加上前几年“博士卖鸡排”新闻重创本土博士形象,大幅降低学生读博士的动力。
^^^^^^^^^^
2009到2013年间,台湾博士报考人数从5000多人跌破3000人;就读人数减少最多的,却是
业界需求最大的科技类,减少4000多人。去年,交大电机学院四个博士班,注册人数全部
少于招生名额,电子研究所注册率更只有46%。
政治大学商学院的财管与会计两系博士班,注册人数也挂零;反倒是没有明确对应产业的
人文类博士,五年间就读人数成长了4000多人。
供需落差 不缺博士缺顶尖人才
“供给与需求脱钩,也是台湾博士教育最大的问题,”陈春龙说。
许多人疑惑,为什么会出现“博士满街走,顶大教授荒”的矛盾?
原因是供需落差。少子化可能造成1万名教师失业,但根据教育部政策,冲击的主要是后
段私立大学或技职。而2003到2011年间,大学教授已减少近千人。可见,有失业危机的是
私大和技职教授,面临教授荒的却是研究型顶尖大学。
“台湾不缺博士,缺的是有国际移动力的顶尖学术人才,”台大国发所副教授辛炳隆分析

国泰人寿副总林廷昭也认为,要填满教授缺口当然不难,“但台湾的大学有没有雄心壮志
,请一位有能力得诺贝尔奖的学者?”
过去,台湾的顶大商学院常见哈佛、史丹佛、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毕业教授;现在,前30
名大学博士已不再回来。反倒是中国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新进教授多是美国名校毕
业。“他们补得愈来愈强,我们补得愈来愈弱,” 陈春龙担心,十年后,台湾将在国际
学术界被消音。
张森林直言,教授已开始青黄不接,若不改善,课开不出来,只好超钟点上课,挤压研究
时间;更严重的是,学生得并班上课,影响学习品质。
“这是慢性学术土石流!”陈春龙忧心。
事实上,学术基石早已开始松动。
一位国立大学教授透露,原本由数学系开给全校的微积分课,一个系开一班,因为老师不
够,两系并班上课。会计系也遇到同样问题,初等会计一班塞进70人。
^^^^^^^^^^^^^^^^^^^^^不意外?
大班课需要一到两位助教,维持教学品质。偏偏遇上教学助理纳保争议,学校不愿开缺;
为维持上课品质,教授只好每个月自掏腰包花5000元请助教。“上课上到要自己花钱请助
理,大概是绝无仅有了,”教授苦笑。
但当世界愈来愈平,如果台湾教授的薪资继续与世界脱节,不只外面的人进不来,还可能
会让原本留在台湾的人离开。
尤其愈年轻的学者离开得愈快。他们研究能量强,市场价值愈高。去年,政大法学院就有
一对不到40岁的教授夫妻去香港,薪水是台湾的三倍。
今年才回台的政治大学国贸系助理教授苏威杰,一开学就拿到表扬青年学者的“吴大猷先
生纪念奖”。得奖论文一上网,立刻有上海顶尖大学邀请他过去“看看”。
1万多位教授将退休,台湾上空响起人才断层警报。未来,谁来撑起顶尖大学? (文/陈
芳毓)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1月号;更多文章请上远见杂志官网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www.cna.com.tw/magazine/24/201512310014-1.aspx
5.备注:
干!
林北当助教
跟国家拿钱还他妈的不愿意给
倒是500亿不知道花到哪里了!?
作者: munichuihsin   2016-01-03 12:48:00
下个政府上台一定要砍18%和减少退休公务员的福利,这马囧一直压榨年轻人,才会落得被人丢鞋的命运.
作者: freestyle888 (◎自由风格◎)   2016-01-03 15:20:00
这篇主要在讲商管学系的教授荒,那理工生医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