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高盛:中国经济没那么差 不至于崩盘

楼主: saturnshiba (柴~~)   2015-08-28 10:52:43
1.原文连结(必须检附):
http://goo.gl/ndwJjm
2.原文内容:
中国经济没那么差 中国引发金融危机无根据
2015-08-28 09:23 香港《商报》 字号:
星岛环球网消息:针对一些西方媒体将矛头指向中国,认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引发投
资者担忧,或引发新一轮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甚至“拖累”世界经济,新华社昨日刊文称
,多数海外专家分析指出,新兴市场不会因中国而遭遇新一轮金融危机。
新兴市场根基稳健
香港《商报》报道,文章引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观点称,经历早前危机教训后,新
兴市场政府目前手中可使用的宏观政策工具更多、没有积累巨额经常项目逆差、外汇储备
更充足、银行体系更稳健、国内储蓄基础更好、企业债规模未失控、货币没有遭到投机打
击,因此不存在发生大范围金融风险的根源。纵观目前新兴市场和全球其它大经济体的表
现,专家认为,中国引发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的言论没有根据,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论调更
是“危言耸听”。
中国不会“硬着陆”
英国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认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中国上证指虽然经历暴
跌,但只是重回年初水平。更重要的是,股市表现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出现背离,经济状
况远好于股市表现。过去几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降,但这并非中国经济竞争力下降造
成。德国柏林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部主任克里斯蒂安枩德累格尔认为,人民币贬值不
是为了刺激出口,而是市场化改革所致。汇率改革让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
提款权货币篮子的前景更加光明,也将让更多国家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加速人民币国
际化进程。
全球股市重新估值
对于造成此次金融市场震荡的原因,澳大利亚联邦银行证券交易部经济分析师朱莉安娜枩
罗德利认为,虽然全球主要经济体基本面向好,但增速并不算快,而加拿大和巴西则面临
陷入衰退的风险,而对美联储未来加息的担忧始终悬在投资者心头,影响全球市场情绪。
罗德利认为,现在全球股市正在重新估值。大约6到8个月前,中国股市迅速上涨,现在这
股热潮正逐渐退去。欧美股市此前一度市盈率很高,企业利润与股价并不相称,因此存在
调整空间。专家强调,最近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数据趋于良好,没有必要担心全球经济大衰
退。虽然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仍将维持在7%的中高速水平,对世界市场的需求保持稳定
,而且中国经济向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变,这对全球经济发展是个利好。对于未来市场走势
,专家认为,市场震荡将很快得到解决,并不会演变成金融危机。中国股市下跌可能为未
来反弹提供了空间。
高盛唱多:四季度中国经济增8%
高盛认为,中国经济前景并不像部分评论认为的那样糟糕,尽管现在的不确定性更大,但
远不至于会崩溃。高盛投资组合研究团队本周早些时候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财政、货币和
改革政策的灵活运用下,中国经济增速将在今年最后一个季度回升至8%。高盛评论分析称
,如工业产出、PMI和出口等令人失望的官方数据所示,中国经济增速在最近几个月实质
性地放缓了。的确,有些时候,中国经济活动的代替指标暗示经济增速比官方GDP数据显
示的更低,尤其是在产品制造和大宗商品密集型产业。由于抗战纪念70周年活动导致大北
京地区生产设备的暂停,短期经济增长前景更加复杂。短期而言,三季度经济的疲软在所
难免,潜在的加速增长很可能出现在9月,9月的数据将在10月初、中旬公布。不过,在高
盛看来,尽管近期中国增长势头减弱,各种政策的灵活运用将继续提振增速反弹的预期。
就货币政策而言,高盛认为,继周二降息降准后,人民银行还会有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
和两次分别50个基点的降准。而财政政策方面,高盛预计,中国会继续推进地方债务置换
,同时继续强化PPP模式。高盛认为改革可以提振刺激中国经济增长,预计人口、社会保
障、环保以及国企改革政策会陆续出台。在这些因素、尤其是财政政策的合力之下,高盛
预计今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年化可达8%,较三季度的7.5%预期更高。
睇好派
“股市暴跌”“人民币贬值引发恐慌”“中国经济雄风不再”“中国政府的政策工具已经
用尽”……伴随近期全球资本市场大幅波动,有关中国经济“崩溃论”再度甚嚣尘上,更
有评论把中国近期出台的一系列财政金融举措解读为中国正在经历一场转型危机。但总体
而言,更多的舆论依然看好中国改革,对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发展抱有信心,认为中国
稳增长和深化改革举措的效果正在显现。
黑田东彦:中国经济仍强劲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周三在纽约发表演讲表示,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其合理性,一些
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过度悲观”了,中国经济增长“仍然非常强劲”。黑田东彦还表示
,“目前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已经受到影响,但我不认为在未来几年日本出口将受到非常负
面的影响。这一部分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在6%至7%的范围内,且日本的资本商品
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时代》周刊:经济韧性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理事卡洛枩科塔雷利认为,中国经济放缓和股市波动并不意味着危
机的到来,只是经济运行中的“必要调整”。法德两国领导人也在资本市场波动的第一时
间表态,相信中国拥有足够资源和政策工具稳定经济形势。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刊文说
,虽然近期资本外流等状况较为明显,但是中国过去数十年间积累了丰厚的外汇储备,经
济韧性强。
《华邮》:不至于崩溃
美国《华盛顿邮报》周三刊文表示,中国的经济存在大问题,但是还不至于到崩溃边缘。
报道认为,从今年夏天开始,中国股市就开始进入寒冬,最近几天尤其阴暗。即使这显示
了中国经济上的大问题,却不意味着经济崩溃。报道指出,投资人将极其不稳定的中国股
市视作整体经济的信号,而专家认为这种解读是错误的。报道援引凯投宏观咨询公司首席
全球经济学家朱利安枩杰索普的话称:“投资者对于中国的经济风险反应过度了。”文章
列举了几点理由。首先,与美国不同,中国的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的联系相对较弱,股市
的暴跌不太可能引发银行系统和投资性风险。其次,相对来说,只有少部分较富有人群进
入了股市,大部分中国家庭还是习惯储蓄。另外,不论外界如何担忧,中国经济依然在增
长。
唱衰派
华府智囊:中国正在走向停滞
华盛顿保守智囊机构美国企业研究所的亚洲经济问题学者史剑道日前曾为《巴伦周刊》撰
写了一篇题为《中国泡沫经济何时了》的文章。他在该文中称,中国的下一个泡沫将在中
国的楼市或债市中形成,并在6年后迎来一个盛衰周期。前不久,他在接受采访时,也谈
及中国经济面临的其它泡沫,甚至在步向停滞的看法。史剑道认为,现在企业债务泡沫已
经显现,它比起几年前的房地产泡沫更糟。不过它或许没有股市泡沫那么糟糕。但是股市
泡沫已经破灭,而且破灭得很快。史剑道表示,一直对中国经济不看好,并认为中国正在
走向停滞。中国经济自2009年起,一直表现乏力。它将会因高企的债务、老龄化人口,以
及环境危害等问题而继续表现疲弱,除非采取艰难和痛苦的改革。否则中国(的发展)将
会停滞,并且将在这个十年结束前,即2019年、2018年陷入停滞。到时候不论他们报出什
么样的增长数字,其增长将会是零
金融时报:存在三大经济难题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枩沃尔夫刊文《为什么应该担心中国?》分析中国
经济时指出,现在中国存在三个巨大的经济难题。第一个是清理过去金融过度行为的遗产
,同时避免发生金融危机。第二个是重塑经济,使增长更依赖私人与公共部门的消费,减
轻对超高水平投资的依赖。第三个是在实现以上所有目标的同时维持总需求的强劲增长。
文章称,近期动态很重要,因为它表明,中国当局尚未找到解决这三个难题的办法。更糟
糕的是,他们在过去7年里所尝试的权宜之计甚至已使困境变得更麻烦。或许,市场先生
已预感到,中国的处境将是多么的艰难,而中国可能会采取的一些选项实际上会造成多么
大的动荡。中国的选项包括货币贬值、超低利率,甚至还有量化宽松。如果真是如此,目
前市场动荡或许并不显得愚蠢。全球储蓄过剩可能变得更严重。那会让所有人都受到影响

3.心得/评论(必需填写):
改口改很快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