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回不去了... 这代买房要花45年

楼主: femlro (母猪教谋神异端审问官1.5)   2015-08-13 22:01:38
※ 引述《siriusc (马惠帝)》之铭言:
: 所以新竹才会是幸福城市阿
: 例如说小家庭好了
: 假设买新房子 一坪26来算
: 公告50坪的房子 实际上可能扣完公设阳台剩28~30坪
: 夫妻+一小孩也很够住了
: 50*26=1300万
: 老公假设是普通硕士在GG上班 31职等RD 扣掉没领到全额的第一年(约90万)
: 第二年开始120万+ (今年爆增到要150了...)
: 假设算120万好了 老婆因为没能力 只能领22K
: 22K*12=264K
: 夫妻年收入约150万
: 不吃不喝约8-9年达成
: 如果是老公GG 老婆公务员 那大概5-6年就完成了
: (别忘了薪水会升 8-9年 GG31都升33了)
: 这个房价所得比是全台其他地方都无法企及的
: 很多地方 房价低 但是薪水超低 这种就只能公务员才能顺利轻松买房
: 台北市是有很多很高薪的职缺 (ex.代理商 金融业)
: 但房价太高了 薪水追不上房价
: 还是新竹相对优势...
: 身边在ic设计的朋友 都一个一个买房了
GG人跟大M买房相对容易,但也是付个头期款而已
然后继续缴房贷,但是没有考虑到几个问题
现在去买房子的人大部分都是受限家庭压力
稍微买得起就冲了
台湾人口正在减少
房子的需求会越来越低,供给却越来越多
在没有大量外来移民,以及提供更好的薪资条件的状况下
如果有一天开放中国可以移民来台
可能会香港化,走高房价低生活品质的路
没有整体薪资的上涨即使支撑高房价
因为基期已高,房价下跌的风险远比上涨的机会高
房价跌,并不能少交房贷
还不如把多余的收入拿来投资会成长的更快的资产
不过传统那种有土斯有财的观念很难改就是了
要几年后看到旁边的人用这样的模式赚到大钱有成
然后房价又下跌才会后悔的
不过也搞不好开放中国移民,房价又被撑起
不过这么做我看买不起的人会更干
之前在大楼社区也看过房仲在带中国买家参观
至于用什么手段买的就不是很清楚
一整团的中国人把大厅弄得闹哄哄 好不热闹
GG毕竟也是靠高分红在撑薪水,现在智慧手机的出货量冲得太快
中国也一直想IC一条龙
虽说GG的竞争力要垮掉也不是那么快,
但就如OBOV说的看morris什么时候挂掉 GG也就充满了变量~
而大M就更惨了,跳船潮要是分红不见起色会跳一堆走
不过相对其他低薪的行业
十年就能有一间房其实是人生的胜利组了
前提是提早离开轮班生活
否则可能赚到房子健康赔光光
呼口号时间:十万青年十万肝 GG轮班救台湾~
基本上有恒产者有恒心,正是因为社会上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想安身立命
结果少数菁英才买得起房子,说真的这样子的结构是有很严重的问题的
无恒产者无恒心
清朝从乾隆的时候就是因为当时农业技术的不发达
人口没有节育观念,土地可耕太少与可住的地方越来越少
到乾隆末年嘉庆接手的时候从苗族战争到白莲教
起因是银价上涨太多,导致一般百姓收入的铜钱通货膨胀
因为铜钱多,银却渐渐减少
最终产生暴动。
后来演变到清朝末年的时候,林则徐虎门硝烟跟英国人发生重大的冲突
英国的议会以微幅的差距通过攻击清朝换取港口通商
结果林则徐吹嘘战功,画虎烂自己赢得胜仗
结果根本是输的惨兮兮,当时的清朝官员还以为英国有妖法
拿著作法那一套,对着海上的英国军队又唱又跳
还有在猴子身上绑鞭炮,用船海战术靠近英国舰队,以及派人去炸英国船底
结果当时英国舰队的设计和战术训练把中国狠狠痛击
结局就是签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 让出香港租界99年之久
这是1840年的事情了
现在是西元2015年 已经过了175年了
科技进步了 但一治一乱又来了
底层的穷人很像是当年移往边疆跟苗族发生争执的汉人
财团与有钱人是清朝的大官与掌权者
呼口号:产业转型就像是对着英国军队作法
英国军队就是现今的美国 日本
铜钱就像是新台币 银就像是财政制度
因为财政制度导致地产价格看似很稀有,但实质却很多
所以其实高涨的地产是财政制度造成,并不是实质的基本面
林则徐就是现在的执政党
所以175年过去了蛮符合中国朝代的一治一乱
过一百年就开始乱了,国家现在的状况跟乾隆末年没什么两样
只是民主制度,不至于像当年有人连饭都没得吃开始烧杀掳掠
现在有恒产者也多,社会比当时更显安定
但当底层的人越来越多日子越难过,那种集体的社会氛围
以及林则徐这种报喜不报忧,不深切解决问题的中国官僚心态
用作秀(虎门硝烟)也不了自己的定位(与英国开战)
最后就是落得劳民伤财灭国再见的命运
175前的教训,现在并没有学习到多少
还是黑格尔那句话:历史的教训就是人类永远学不会历史的教训
人性大概就是这样吧
住豪宅跟开双B,科技进步了
但是整体观念还是没有进步多少
还是那种杀山猪的观念~~Q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