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在政治与经济、救与不救间徘徊的中国股市

楼主: s1012639 (endturtle)   2015-08-02 12:43:09
1.原文连结(必须检附):
http://www.storm.mg/article/58987
2.原文内容:
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北京政府的强力救市、护盘,是近1个多月以来,全球最受瞩目的
财金事件,与希腊危机并列金融市场两大重头戏码─许多人甚至认为陆股影响更大、更有
看头。不过,强力救市后平稳一阵的陆股本周又开始下跌,外界都关注股市还要跌多少才
能止稳,及官方是否再出手相救。
中国股市这波的牛市,是从去年第4季开始起涨,短短半年多,从2200点左右一路飙涨,6
月上旬就站上5000点以上,上涨超过一倍,算算只花了1年就上涨150%,堪称惊人。但在6
月12日触及5166点后,接着就开始崩跌,上证指数在短短3周下挫30%,这个跌幅已符合熊
市定义;政府终于受不了进场援救。
政府的救市手法,一次比一次强、一招比一招狠,但也越来越离谱。从各大小官员表态挺
股市,谈股市健全的口头护盘,到证监会调整融资担保规定、禁止大股东减持卖股、要求
国企不能减持、人行注资与降息,再到国企金融单位撒大把钞票买进护盘,最后是证监会
调查“恶意卖空者”不够,还要由公安部出面“调查恶意卖空股票、打击股市违法行为”
,甚至把空头打成“邪恶外资”、“敌对势力”蓄意作空陆股。
陆股最后是回稳了,但数兆美元的市值不见了,政府对股市的干预,已造成中国股市信誉
受损。
北京政府强力救市的原因,外界解读有政治、有经济因素。政治的解释是北京的威权控制
,是以亮丽的经济表现换取;中国社会缺乏正常民主社会纾缓社会压力的结构与管道,如
果经济变差、失业增加、民众变穷,社会就会浮动,造成政治压力。
虽然中国也曾经历过股市大跌,例如上海A股在2005年9月由1000点起涨,2007年10月16站
上6100点高峰后,半年就崩跌50%,当时也无如此强烈的护盘托市行动。
不过,今昔相比,当年参与股市投资者少,但现在投资人数量远高于当年,且这次的牛市
吸引更多民众投入,5-6月时,平均每天有17万人开户,是去年平均数的10倍;最高峰时
,一周就增加400多万户投资人,现在估计开户投资人已有1.5亿。因此,政府必须进场护
盘、支撑股市,以免引发社会动荡,影响政治稳定。
经济方面的理由,除了怕股市崩盘,民众财富损失而影响到消费外,最重要的是支撑股市
,让那些景况差的企业(包含国企),因为市值高有助募资而能在财务上喘口气。不过,
也有人认为中国家庭中,股市资产占的比重仍低,且股市涨跌之间只有半年,财富效应不
明显,因此对经济的影响有限。
但不论政治或经济上的护盘理由有多少,这次北京的股市政策都算是失败。始则未能及早
察觉股市过热,事前先踩煞车,甚至官员的言论与某些政策还变相再鼓励市场上涨;待过
热反转向下后,官府又过早出手进场救市。
如果北京能沈住气,待其下跌到接近合理价位再出手,收效大而耗费少。但太早出手的结
果就是一救再救都无效,子弹消耗、威信也下滑,最后搞出公安部官员进场救市的全球笑
话。但那些国营银行,已平白投入超过2000亿美元在救市中,未来可能成为另一波炸弹。
这次中国股市的例子可看出,即使是掌控力极大的北京,要对抗整个市场排山倒海的卖压
,也是力有未逮,而以官方力量横加干预市场后的苦果与后遗症,未来可能逐一浮现。除
非出现系统性风险,否则官府最好聪明一点勿轻易入市干预;甚至即使有系统性风险,干
预也要抓好时点且更有技巧,否则终难成事。台湾政府一直有干预股市的恶习,北京的这
堂课,足为殷鉴。
3.心得/评论(必需填写):
不要干预股市,要崩就给他崩,长痛不如短痛。反正现在救丢进去的钱还是会蒸发掉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