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图网志好读版:http://goo.gl/gacp00
研究机构 Gartner 在1995年发表了“技术炒作周期”(hype cycle)的理论,这
套理论用来分析技术发展趋势与科技产品的生命周期,一项新技术的发展,通常先是萌芽
,接着炒作,然后幻灭,随着技术成熟,最后达到应用高峰。接着来看Gartner怎么定义技
术炒作周期的五个阶段:
科技创新的启动阶段(Innovation Trigger)
在此阶段,媒体会大肆的报导,非理性的渲染,产品的讨论度无所不在。
过度期望的高峰阶段(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
在此阶段,大众对科技创新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但可能有些创新应用是成功的
,但通常有更多是失败的。
泡沫化的谷底阶段(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
在此阶段,科技创新无法满足过度的期待,所以很快的退流行,媒体对该科技创
新也无兴趣。
稳步爬升的光明阶段 (Slope of Enlightenment)
在此阶段,虽然媒体不再讨论,但是少数企业不放弃,并改良出更好的技术将其
更实际的应用。
实质生产的高峰阶段(Plateau of Productivity)
在此阶段,科技创新产生的利益与潜力被市场实际接受,技术被广泛采用,进入
了非常成熟的阶段。
对于投资科技股的投资人该注意什么呢? Chris Anderson在TED演讲时说到,科技
为何重要?科技该如何发展?更重要的是什么时间点?
时间点就是一切
Chris Anderson:90年代时对景气预测,电子商务的分析与网络流量,宽带应用
、或是网络广告的预言,都是正确的,只是预测的时间点不对,几乎都是在几年后预测才
成真,但几年的差异,在股价上所造成的影响,显然是相当巨大,所以,时间点就是一切
。
Chris Anderson演讲中有提到了技术炒作周期,然后他也提供了ㄧ套评估科技趋
势的方法,这方法有四个阶段:
(1)价格降到关键价格以下(Critical price)
(2)新技术超越临界质量(Critical mass)
(3)新的技术取代原有的新技术(Another technology)
(4)几乎成为免费(Nearly Free)
美国DVD案例
价格降到关键价格以下(Critical price)
DVD在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市场,那时候它的价格很贵,但是到了1998年他的价格
跌到了400美元,400美元是个关键的心理价位,上图可以看出销售量开始呈上升趋势。
新技术超越临界质量(Critical mass)
ㄧ年后DVD开始进入,下ㄧ个阶段临界质量,20%的家庭拥有率,是技术达到临界
量的一个合理标志。有趣的是,另ㄧ个随之起飞的产业是家庭剧院设备。然而1999年是Net
-flix成立的时候,这是Netflix可以有所做为的一个转折点。
新的技术取代原有的新技术(Another technology)
到了2001年DVD的销售量超越了VCR,Netflix用了ㄧ个出租店无法经营的模式,DV
D光盘片众多特点之ㄧ就是它很小,你可以把它放在ㄧ个信封里邮寄,有了邮资便宜的优势。
几乎成为免费(Nearly Free)
最后有ㄧ个叫Apex的公司,ㄧ个没没无闻的中国公司,几年间成为美国最畅销的D
VD公司,Apex的DVD价格平均48美元,使得高价有名的Sony失去市占率,而没有名气的Apex
却获得市场。
了解科技趋势所历经的四个阶段,当然不是每个技术都一定会按照理论走完四个
阶段,Chris Anderson说至少会有四个中的一个,有时四个都有,当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可
以视为一次的撞击,对投资者而言每次冲击都可视为机会。
看了Chris Anderson 用DVD的例子,描叙了一个新技术在科技发展上时间点的重
要,有了这些概念,接着回到技术炒作周期,来看看Gartner怎么定义时间呢?
如何使用技术炒作生命周期?
技术炒作周期报告每年都会发布一次下图为Gartner 2014年所发表的技术炒作周
期,纵轴为一项技术在媒体上的能见度(visibility)或期待(expectations)、横轴为时间
(time)。Gartner将技术发展的速度,分成五组时间间距:
(1) 小于2年(less than 2 years)
(2) 2-5年(2 to 5 years)
(3) 5-10年(5 to 10 years)
(4) 10年以上(more than 10 years)
(5) 过时被淘汰(obsolete before plateau)
上图是2014年技术炒作周期报告,来看一下过去一年台股在炒作的题材是处于哪
个阶段:
去年最夯的物联网(IoT)、穿戴装置、自动车、大数据、消费者使用的3D打印机,
这些技术市场的期待都处于过度期望的高峰阶段,技术的成熟实际上还需要5-10年。
Gartner的预测不可能百分百准确,我们投资者可以运用厂商的商业活动或消费者
的产品体验来辅助判断,去年分享的前三篇大师系列文,就有利用商业活动与产品更清楚
地去描述整个新技术的发展,下图将Moore的《跨越鸿沟》、Christensen的《创新者的两
难》与Gartner的技术炒作周期来为科技股的投资要领做个总结。
产业分析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消费性电子的科技业与快速消费品的传统产业,
消费性电子着重在这创新产品会不会红,快速消费品着重在品牌与技术带来的价格与成本
优势。在进行基本面分析时,不只要注意产业生命周期,也要注意企业生命周期,之后分
享会计文章时再来讨论企业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