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siatrans (asiatrans)
2014-10-16 15:51:131.原文连结: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21985
2.内容:
〔记者黄佩君、林欣汉、邱柏胜、谢文华、黄以敬/综合报导〕工业油、食用油通关查验
、税率大不同,经济部官员研判,南侨油品误植工业用“可能没有那么无辜”。
工业用油与食品用油进口差异
工业用油与食品用油进口差异
尽管南侨董事长陈飞龙强调食用与工业用牛油“税率相同,完全没有动机混油”,但官员
认为,有可能是为通关便利免验,“图一时方便,却造成危及商誉的大麻烦”。
财政部关务署表示,自国外进口棕榈油、椰子油以及牛油皆为免税,因此没有逃漏税的问
题;经济部官员则表示,南侨进口油品适用海关税“F02”,亦即若申报为食用油,需经
卫福部查验,若是工业用油就免查。他强调,如此一来通关速度就差很多,“若是产线急
用,‘报错关’的确可减少不少时间”。
此外,国内食用猪油的需求量有近四万吨,但去年从海关进口的猪脂仅三千八百余吨。财
政部关务署基隆关高层透露,“大厂要避税,小厂要赚钱”,猪油税率高达廿%,且须经
卫福部查验,非食用油税率仅六%、不须报验,不少厂商会刻意“错误申报”品项,以规
避高价税率。
强冠、顶新以食用猪油进口报关,却被查出是饲料油,则是另一种“洗油”,立委林淑芬
批判黑心油商不惜付较高关税,反正抽验率仅三%至五%,没被抽到就鱼目混珠为食用油
。
消基会批躲避检验
消基会秘书长雷立芬则质疑,南侨“误填”可以持续填错两年吗?可以填错卅批?这恐怕
根本是业者或工作人员“便宜行事”、刻意要躲避食用油检验。雷立芬更质疑,国内大厂
对于油品原料来源管理不是恶意造假、不然就是管理及申报不周,食安网根本是漏洞百出
,一定要建立更绵密的稽查网,并予重罚。
日前统一将原本应课九%税率的“混合冷压油”误植为税率六%的“工业废油”,关务署
已要求统一补税约五千元,并追查过去五年进口报单,如有故意逃漏税之实,除补税外,
还将处以所漏税额二至五倍罚锾。
3.心得/评论(必需填写):
明天又要往下七趴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