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吉林信托松花江77号违约发酵 投资者迁怒

楼主: GETpoint (掷雷爆卦)   2014-05-02 21:43:29
1.原文连结: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40502/12338970.html
2.内容:
吉林信托松花江77号违约发酵 投资者迁怒建行
北京新浪网 (2014-05-02 07:19) 分享| Ads by Google
推荐阅读:建行总行再次被数十位投资者围堵 近十亿信托违约
  吉林信托“吉信-松花江77号”兑付风波仍在持续发酵中,焦虑但等待不到解决方案
的投资者继续将矛头指向代销这起产品的建设银行。日前,多名投资者出现在建行总部,
要求维权。据悉,吉林信托“吉信-松花江7 7号”共涉及6期近10亿元资金,而在采访中
,有投资者向南都记者表示,尽管融资主体联盛能源提出重组已经过去4个月,但是这起
信托目前仍没有给出重组方案,有山西籍投资人向南都记者表示,最新情况是,有贷款银
行不满意重组方案,退出谈判,而当地政府给以投资者的是“以时间换空间”的建议,也
令兑付显得更加不明朗。而建行总行相关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目前建行山西分行仍在和
投资者积极沟通中,而事情解决的关键仍在于重组方案,目前该行亦在积极沟通中,尚未
有最新情况。
  连续6期产品违约
  信托兑付危机一个接一个。年初,高达30亿元的中诚信托兑付危机因最终有接盘方出
现而解除了打破刚兑第一单的危机。不过,同样在去年年底开始陆续到期的“吉信-松花
江77号”的投资者却没有那么幸运,目前仍等不到任何解决方案。
  “目前谁也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说法,投资者非常焦虑。”山西籍投资者人李先生
是吉林信托“吉信-松花江77号”(下简称“松花江77号”)第二期的投资者,目前其正在
为自己投进去的300万元资金,联系全国各地的其他投资者第二次奔建设银行北京总行维
权。
  “我以为我买的是普通银行理财产品,300万打过去,时隔近几日后拿到合同,才知
道是信托产品。”李先生告诉南都记者,对于大额资金,他的理财诉求是先求稳,买时没
想到会遭遇兑付问题。
  根据吉林信托2012年4月披露的吉信·松花江77号的管理报告显示,这一信托计划总
有六期近10亿元。托管方为建行山西分行。
  李先生告诉南都记者,第一期购买起点是100万元,随后从第二期开始购买起点提高
至300万,购买的这起信托的均为建设银行的高净值客户。“有很多人因为理财经理说收
益高,抱团购买了这起信托。”李先生告诉南都记者,按当初的合同承诺,松花江77号给
以是24月期的产品,给投资者承诺是年化收益10 .8%。南都记者亦拿到了一份投资者之间
抱团购买的“代持”合同。“和信托公司签订合同有接近300人,而实际上,涉及的自然
人大概有500-600人。”李先生认为,这反映了银行在代销这起信托时审查不严格。
  山西政府劝投资者:以时间换空间
  松花江77号的兑付危机暴露于去年底。南都记者从业内获悉,除了吉林信托10亿信托
贷款深陷联盛能源之外,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北京信托、山西信托、中投信托、华融国际
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曾为联盛集团或其关联公司发行过信托计划。其中北京信托在2010年
9月成立的“联盛能源产业投资集合信托计划”总规模更是高达48.72亿元(包含劣后部分)

  自从联盛能源提出重组,购买信托的投资者便陷入了焦虑中,可是如今重组已经超过
4个月,松花江77号的6期产品亦已陆续到期,可是即便第六期的约定兑付时间已经过去了
50天,投资者也仍等不到重组方案。
  南都记者发现,在此期间,市场曾出现三个重组版本,而最新的一个重组版本是,针
对联盛能源45亿元的注资计划未变,由与联盛有互保关系的9位民间债权人共同出资15亿
元,另外引进战略投资30亿元,完成对联盛集团的重组。
  “不过,听说最近事情出现波折。”一名同为山西籍的投资人告诉南都记者,据其打
听到的情况,谈判过程中,有两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已退出联盛重组。而根据公开报导,至
2013年10月底,联盛在29家金融机构的融资总额为281亿元,风险敞口(扣除保证金)总计
为259.16亿元。
  而在此过程中,当地政府的态度也变得暧昧。李先生告诉记者,近期投资者向山西省
金融办进行咨询时,金融办相关官员建议投资者“以时间换空间,让市场来解决问题。”
而在此之前,山西当地政府曾给投资者的回复是要积极推动联盛重组,现在一字不提。这
为重组添了一层不确定。
  会否刚兑成疑
  “中诚信托最终出现兜底,令我们对松花江77号如期兑付有了信心,可是如今看来,
并不乐观。”一位同样参加了北京总部维权的投资者告诉南都记者,目前投资者情绪非常
激动。
  而对于吉林信托的兑付危机是否亦能如期解决,业内有不同的观点。有信托公司相关
人士认为,目前并非打破刚兑的时机,事件最终还是会在政府、信托公司以及银行等各方
的协调后出解决方案,目前的问题是各方如何分清责任。“现在的问题是看看银行和信托
公司谁是发行主体,哪方是通道。”上述信托人士表示。
  不过,也有信托第三方公司负责人对南都记者表示,这起兑付危机和中诚信托不太一
样,吉林信托仅是吉林省当地的一个政府信托公司,业务规模和实力一般,难以承担兜底
责任,关键是看政府的态度,而如今政府态度暧昧,打破刚兑并非没有可能。
  而对于焦虑的投资者而言,如今他们只能将矛头指向代销该信托的建设银行。“我们
买产品的时候,没有接触过信托公司,更没有接触过联盛,不找建行找谁?”李先生告诉
南都记者,在此过程中,他们已经多次和建设银行山西分行以及北京总行进行沟通,但是
建行方面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昨日南都记者就此事采访建设银行总行,总行相关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目前建行山
西分行仍在和投资者积极沟通中,而事情解决的关键仍在于重组方案,目前该行亦在积极
沟通中,尚未有最新情况。
  采写:南都记者 陈颖 实习生 程千千
详全文 吉林信托松花江77号违约发酵 投资者迁怒建行-财经新闻-新浪新闻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40502/12338970.html
3.心得/评论(必需填写):
空军的字典里没有放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