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企业盈余分配行为

楼主: inglune (夏天)   2014-03-18 20:49:00
网志好读版:http://ppt.cc/tawJ
企业盈余分配行为
企业盈余主要用来再投资或分配给股东与员工,企业创造盈余主要来自于营收,毛利
率的高低决定了营收转换成盈余的品质,一般企业评价中毛利率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一个
指标,企业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员工的生产力,生产力是一种态度,如果员工态度对了生产
力自然就会得到提升。
员工奖酬提升企业竞争力
要如何解决员工态度问题是企业必须正视的,过去传统的方式是透过主管用威吓方式
让员工心生恐惧达到鞭策效果。现代主要是透过员工分红的方式,Hallock, Salazar, and
Venneman(2004)实证结果,认为员工分红会影响员工的满意度,而员工的态度会影响公
司股票的绩效表现。管理大师杜拉克认为,让员工参与越多,态度自然越投入,Hall
and Liebman(1998)实证结果认为员工配股或是员工认股权凭证,会使员工的努力程度
提高产生激励作用。
员工奖酬已经是现在企业激励员工最重要的诱因,员工奖酬又分现金红利或员工认股
权证。在Graver and Graver (1995)实证研究中,发现成长性公司偏好使用长期的奖酬,
非成长性公司则偏好使用固定薪资制。所以企业通常会依据产业所处的竞争环境或产业特
性来设计最适的奖酬制度。
员工奖酬判断企业生命周期
产业处于成长初期,企业可能还处于产品开发与研究发展的阶段,我们都知道有梦最
美,youtube创办人陈士骏曾说在硅谷的工程师只想要股份,薪水他们根本不在意。所以成
长初期给予员工认股权证会比现金来的有诱因。对企业而言,成长初期的营运现金流量很
少且如有多余资金选择再投资的比率较高,所以企业也较无意愿提供现金红利。
成熟型的产业中,品牌价值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我们都知道有好的产品也要有好的
行销,行销除了常见的广告还有透过通路行销,公司若采行现金红利等短期的奖酬制度,
员工为了冲短期业绩会更努力推销,管理者也会偏好用广告行销提升短期营运绩效,以便
获得短期的奖酬。
我们讨论完企业如何分配盈余给员工,接着我们来讨论企业与股东的盈余分配问题,
企业回馈股东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发放现金股利,另一种则是发放股票股利。而企
业如何判断要发放股票股利或者是现金股利呢?这和企业生命周期与现金流量有非常大的
关系。
现金流量与企业生命周期
导入期:因为企业才刚开始发展,赚到的钱还不多,有许多固定资产要购买,正是需
要资金的时候,因此通常来说,营业活动现金流量会是负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也是负的

成长期:企业需要和其他竞争者竞争,并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这段时间由于规模经济因此销售量大幅上升,因应销量的增加,需要再进行扩厂,需要
对外举债。营业活动现金流量会较成长期增加;投资活动也会维持是负数。
成熟期:在成长期打胜仗的企业,来到了丰收的季节,从竞争者那里取得了市场占有
率,产量来到最颠峰,营收成长趋缓,费用的支出也逐渐稳定,并且此时也开始进入投资
回收期,因此成熟期的营业活动现金流量为正;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为正。
衰退期:衰退期企业面临危机,销售额下降,已经到了衰退期的企业,此时的营业活
动现金流量锐减,企业有可能因为要发展新的技术或新的产品需要资金,因而大量从筹资
活动取得现金,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为负。
我们了解了企业在不同阶段中与现金流量的关系,接着我们来看企业如何在生命周期
各阶段选择何种方式回馈股东:
回馈股东与企业生命周期
导入期:企业正在发展中,创业维艰,要先有投资才能有好的结果,在这个阶段当中
,公司支付大量的现金购买设备、研发技术,因此这个期间,是无法发放任何股利给股东
的,股东只能期待公司未来能够开花结果,才能有好的回报。
成长期:公司主要是以发放股票股利为主。股票股利的好处是公司可以保留现金以因
应未来的投资之用,其背后也有代表公司对未来成长抱持乐观的意涵。因为股票股利的发
放会稀释每股盈余,但若赚钱的速度有追上股票股利的发放速度的话,有可能不会产生稀
释的效果。甚至是高度成长的公司,也有可能利润成长率较股本膨胀率来得高,而使股票
股利获利较现金股利高上好几倍,因为未来成长幅度大,股价也跟着水涨船高。在成长期
,除了发放股票股利外,因为开始有赚一些钱,所以也会开始慢慢地发放现金股利,现金
股利增加的速度,随着公司的获利而成长。
成熟期:因为公司已经没有其他投资的机会,每年有稳定的营业获利,故每年都会配
发稳定的现金股利给股东,也因为获利没有成长的空间了,所以企业在这段期间不会选择
发放股票股利,因为在这个期间发放股票股利的话,流通在外的股数增加,但因为每年的
利润不变,所以会造成每股盈余的下降。
衰退期:衰退期会先反映在营收上,当投资人发现每年的营收成长率逐年下降,获利
也是逐年下降时,就应该要有警觉性,谨慎评估公司的未来,并配合公司发放股利的政策
来观察。如果公司的股利,也是呈现下降的趋势,表示公司对未来的获利并不乐观,故想
要将获利保留在手上,以支应未来不时之需。
利用企业生命周期,让我们透过企业盈余分配,猜测企业可能处于哪种阶段,虽然盈
余分配不是唯一解,但可以让我们多一个评估的工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