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低物价带来高风险—别恐惧温和涨价

楼主: ato0715 (熊)   2013-11-20 09:08:34
※ 引述《chiayimayor (梦已经振动奋斗毋通放)》之铭言:
: 原文连结:
: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307255.shtml
: 2.内容:
: 高希均/低物价带来高风险—别恐惧温和涨价
: 【联合报╱高希均】 2013.11.20
: 大多数西方舆论最近都在主张:物价一直上升就产生通货膨胀,令人恐惧;物价一直不上
: 升,产生通货收缩,更令人恐惧。
: 美国前联邦准备银行主席葛林斯班也在媒体上指出:自从二○○八年九月雷曼兄弟破产后
: ,经济学说上的“理性行为”,已被现实上的“恐惧”(fear)取代。“恐惧”不仅在欧
: 美国家流行,事实上,更早已是台湾根深柢固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梦魇。台湾的一些价格(
: 如电价、学费)在政府强烈干预、民意及舆论反对下,已使市场经济中最关键的价格机能
: ,失去调节功能。
高先生不知道三民主义本来就是社会主义的一种变形吗?
与其拿美国对比台湾
不如拿瑞典挪威对比台湾会更准确一些
: 正因为这种失焦的恐惧,价格功能—反映供需变化、成本升降、利润厚薄、薪资高低等—
: 无从发挥。最近黑心食品的被揭发,除了暴露厂商的贪婪,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不敢涨价下
: ,用低价的劣质材料来压低成本,赚取利润。“你要什么样的价格,就给你什么样品质的
: 产品”,不是很“对等”吗?
...
台湾用劣质材料根本不是因为会赔本
而是因为厂商想要赚更多
: 对价格稍有波动的恐惧及舆论群起攻之的一面倒现象,早已影响了人民理性的思考。这种
: “逢涨必反”的流行,一直加深了以及扩大了“白吃午餐”的心态。君不见一坪二百万元
: 的豪宅已不稀奇,而这些买主内心是最喜欢政府继续补贴他们的生活费用—电费、水费、
: 油费、学费、健保费、房屋税…。对他们来说,台湾真是人间最温暖的土地。在照顾一般
: 人民生活的美意下,高所得者完全享受到了政府对低所得的补贴。当清寒同学强烈反对国
: 立大学学费调升时,他们也很慷慨地照顾了富裕同学一起来付低学费。为了照顾一小部分
: 人的冻涨,使付得起的消费者也受益,这就是政府一直犯的错—没有把资源做有效地运用
: 。
小部分??
高先生知道如果没有这些措施台湾有多少人活不下去吗?
: 民主政治下为了选票,“讨好”是常态,“求好”是例外。反对党所反对的是“求好的改
: 革”,所赞成的是“讨好的加码”—尽一切口舌及方法反对早已扭曲的低价格—从电价到
: 学费。殊不知长期扭曲的低价格带来了可怕的后遗症。
: ˙电费太低,使资源浪费—兰屿居民的免电费,使冷气不停地使用。
: ˙学费不调,品质难以提升—大学生得不到好的教育。
: ˙小吃便宜,必有卫生及食安的风险。
除了兰屿的例子为真,其余两个例子根本脑补
东欧多少名校学费比台大低人家的排名还是世界前五十
美国唐人街卫生没有比台湾小吃摊好到哪价格硬是贵三倍
教学品质的提升有赖政府的高教资源
卫生食安的风险有赖政府相关单位的法规还有查缉
这跟商业的逻辑:"多少钱多少品质"
是完全不一样的观念
: “低”更会产生各种短缺—“低”价格无法产生好产品,“低”薪水无法吸引优秀人才,
: “低”利润无法产生资本累积,“低”税收无法产生足够的公共财及健全的财政。
: 这就形成了社会上低水准的循环:低价格→低品质→低工资→低利润→低生活水平;台湾
这个循环的起点错误
以制造业来说
低品质→低价格→低利润→低工资→低生活水平
以内需服务业来说
低工资→低价格→低利润→低品质→低生活水平
你提高价格不提高品质的结果
只是会让制造业做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
EX:无论这台车床的价格如何,消费者会去买一台台湾制品质却输德国的车床吗?
你提高价格不提高工资的结果
只是会让服务业的商品无人购买
EX:无论鸡排的品质多好,你会去吃一份300块钱的鸡排吗?
: 十余年来薪资之难以提升,正就是陷入此一漩涡。我们也看过欧美国家另一种高水准的循
: 环:高品质→高价格→高工资→高利润→高生活水平。
: 近年来二次全球经济衰退的经验显示:产业结构、外销、消费、储蓄、人口等型态都改变
: 了。面对通货膨胀(inflation)的恐惧,改变成了对通货收缩(deflation)的不安。当
: 前各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商品供给超过需要,物价相对稳定,内需市场难以振作,消费倾
: 向依然保守,这就迫使西方社会及日本大胆地使用扩张性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维持低利率
: ,鼓励投资及消费;增加政府支出,不怕财政赤字;欢迎温和物价上升,来活络经济。一
: 九六○年代的菲利浦曲线—物价上升,换取失业率下降的反比例关系—又开始活跃。
: 目前欧美社会通货膨胀大多在一‧五%附近,已不断出现强烈的声音,为了减少失业,宜
: 把二%的物价稳定水准调升到四%,刺激物价上升。台湾在“逢涨必反”下,正如《经济
: 学人》社论对欧美社会的警告:通膨可怕;但价格不调升,生活会更糟。
: (作者为远见‧天下文化教育基金会创办人)
: 3.心得/评论(必需填写):
: 行政院主计处的网站显示102年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率涨0.64%
: 较上年同月涨0.64% 1-10月平均较上年同期涨0.84%
: 现在台湾的食衣住行育乐都涨 就是人民薪资停滞不前
: 想请高希均教授写一篇文章 题目是如何提升台湾劳工的薪资
结论:
高先生以为价格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但是敝人以为品质才是
唯有品质不断的提升
台湾产业才更有筹码去要求价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