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路透专栏/卡尼的3使命

楼主: isky20123 (真相藏在谎言)   2013-08-11 07:03:38
1.原文连结:

2.内容:
【经济日报╱卡列兹基】 2013.08.11 02:43 am
自由放任的货币主义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正渐渐迈向一种新型态的凯因斯派需求管理。主
要经济体的政府和央行如今一一扛下管理失业的责任,而这原本是1970年代货币学派战胜
凯因斯学派时央行弃守的职责。上周三轮到由英国发难,新任英格兰银行(央行)总裁卡
尼效法柏南克,也把降低失业率纳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卡尼原是加拿大央行总裁,被英国政府挖角,为的就是要揭开“货币行动主义”(
monetary activism)的新纪元。他在周三的首度正式记者会上,实践了这个承诺。
卡尼不仅一如预期,明确承诺会在一到两年维持利率接近于零,他还做了更大胆、学理上
更争议的决定。他宣布,失业率还未降至7%以前,英格兰银行绝不考虑缩减货币刺激措施
。他刻意打破柴契尔夫人1979年当选首相以来就支配英国经济政策的一项禁忌。
过去30年来,英国没有一个央行总裁敢公开挑战柴契尔主义,即货币政策只能藉控制通膨
来促进经济繁荣。的确,英格兰银行过去未曾公布失业率预测,理由是解决失业问题必须
靠与就业弹性和竞争有关的结构性供给面措施,而非央行政策。如今,卡尼在记者会上预
测,失业率可能直到2016年都会维持在7%的门槛以上,因此目前接近于零的利率水准至少
会再维持三年。
市场和媒体刚开始都未能了解这项声明的重大意义。英国长期利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被
拉高,市场解读为卡尼的“前瞻引导”附带很多条件。不过,只要投资人深思卡尼谈话的
更深涵义,这种立即反应很可能转向。
卡尼列出三个会让英国央行考虑解除货币紧缩的条件:一是英国央行预测两年内的通膨超
过2.5%时;二是“中期通膨预期”无法保持稳定时;三是零利率政策危及金融稳定,央行
靠加强管理和监督也无济于事时。
不过,细观这些条件,没有一项可能会在这几年内发生。央行的通膨预测和市场的通膨预
期都不像7%那样明确,如何解读全看英国央行。譬如,就算实际通膨高达5%,英国央行也
不曾公布过高于2.5%的通膨预测。所以通膨疑虑不太可能推翻失业率7%的新承诺。
至于金融稳定的变量,卡尼周三的谈话带给所有央行一个极富启发性的政策参考。他表示
,金融稳定的威胁,最好不要靠货币紧缩来因应,而要靠更严格的管理和监督。这暗示英
国央行如今扛下的权力和责任,比联准会肩负通膨和就业双重使命更广。不过,就算纳入
金融稳定成为三重使命,恐怕还是不够。在现实中,还有很多总体经济目标需要央行和政
府联手管理,像是财政能力、经常帐的维持,有时候还需要稳定汇率,瑞士央行即为一例

全球各国央行渐渐体认,要在通膨、失业、金融稳定、财政永续等目标间作取舍极为复杂
。各国央行也默认,这些目标必须同时管理,虽无法面面俱到,总得优先处理有危险的目
标。凯因斯派需求管理在1960年代后期失败,因为当年的政府和央行过于注重失业,结果
让通膨扩大到难以收拾。往后几年,决策者应记取这个教训。不过,正确的教训并非通膨
在各目标中最为重要,而是总体经济政策必须着重在解决任何最迫切的问题—目前无疑的
就是失业问题。
(作者Anatole Kaletsky是路透专栏作家/编译刘忠勇)
【2013/08/11 经济日报】@ http://udn.com/
3.心得/评论(必需填写):
英国的作法,具有指标作用,可以观察美国是否会同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