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企业债务最严重 负担是全球水准4倍

楼主: Blackrice (国际情势)   2013-06-30 09:43:2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b3772901018g2a.html
中国企业债务最严重 负担是全球水准4倍
张庭宾
[中国经济调整的当务之急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可以采取减税、人民币贬值等举措
,其中最核心的是大幅降低政府成本]
  中国企业债务隐患其实比政府债和影子银行严重得多,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近两年来,中国政府债务和影子银行备受关注,被国际投资者认为是可能引发未来中
国经济和金融危机的两大风险地带。其实,按照国际标准,中国政府债券和影子银行问题
尚未达到西方国家的基准水准,而企业债务的严重程度则远远超过之。
  中国企业的债务规模最大,扩张最快,风险最高。中国企业债务占据中国非金融部门
债务的“半壁江山”,也是过去5年中国非金融部门整体债务飞速上升的最大“推手”。
2012年末,中国企业债务约为65万亿元,占GDP之比达125%,过去5年上升近30%,企业资
产负债率迅速提升(A股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由2008年的53%上升至60%)。从行业分布来
看,部分负债主要集中在地产和基建相关产业链的重资产行业中。
  从国际比较而言,2012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率水准(相当于GDP的122%~127%)在
OECD国家中居于最高水准区间。对成熟的经济体而言,企业债务一般会达到GDP的50%~70%
,而中国是这个数字的2倍。此外,现在中国的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利润销售收入)只有
5%~6%,仅为全球平均利润水准的一半。这将意味着中国企业的债务负担是全球平均水准
的3~4倍。
  令人忧虑的是,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负债逐年快速走高,但是盈利在下滑,尤其
是2012年盈利下滑至近几年来的低点,投资收益率甚至小于贷款利率。其主要原因是资本
开支大幅增加,导致负债更加集中,更加剧了产能过剩,进一步拖累企业利润。由于这部
分行业终端需求对应的是基建、地产等投资性需求,所以相关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就变得
非常突出。在高企的企业负债和企业产能过剩对应的“造血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只能是
投资收益率甚至小于贷款利率(意味着投资就是亏损).
  更为严峻的是,上市公司加权投资回报率已经连续4个季度低于贷款利率——这意味
著企业扩张往往意味着亏损,自2011年四季度以来,资料显示,沪深两市2429家公司中,
截至三季度ROE低于一年期贷款利率公司达到1044家,低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公司竟然达640
家,分别占比近43%和25%。而去杠杆的路径将是释放股权,进一步导致投资信心不足。
  和上市公司相比,中小企业更加举步维艰。通过我们对大型和小型企业的总债务和
EBITDA增长的比较,发现大部分的债务增长主要来自大公司,大公司对小公司呈现“挤出
”效应。根据高盛集团的统计,按照公司的总资产规模,以20%为区间度,将所有公司分
为五份。我们发现,最大型公司的总债务增长幅度最大,从2008年 1月到2012年6月债务
总额增加了319%,而实际上最小型的五分之一公司的总债务水准较上期下降9%。同时,大
型公司的EBITDA增长得最慢,增幅较上期只有179%,低于其他规模型的公司(最小型公司
的EBITDA增长达到300%).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企业债的危险继续积聚,债券到期规模在2013年处于高位,债
务集中在未来三年迎来到期高峰,相对于还本,付息的压力更大。由于通过收入的增长来
对冲负债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企业为了维系高杠杆(不发生违约),对外部资金的拆借需
求反而会上升。以3~5年的贷款周期来看,2013~2015年将是企业债务到期的高峰期。此外
,四大行在2011年初开始,短期(一年内到期的)贷款比例开始大幅上升。持续高企的债务
到期滚动的需求,意味着企业的融资性需求在2013年仍将处于高企水准。
  未来的宏观形势对企业债务更加不利。按照我们的判断,未来1~3年中国经济将继续
探大底,经济增长将继续失速,GDP的增速甚至可能出现季度负值。那样,资金流紧张的
中小企业、中上游产能过剩制造业(钢铁、建筑机械、铝、煤炭、太阳能和造船等和房地
产)业面临严重的信用风险挑战。高企的债务也将拖累企业的投资,其坏账风险可能传染
至金融部门,导致严重的金融风险。
  对于一个国家经济体来说,企业,特别是制造业是财富创造的主要来源,就像一棵大
树一样,它是这棵树的树根。如果企业陷入了沉重的债务危机,丧失了盈利能力,则如同
这树根的根系慢慢无法吸收水和养分。那么,树枝和树叶——政府财政收入和银行盈利随
后必然会枯萎和凋零。
  因此,中国经济调整的当务之急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可以采取减税、人民币贬值等
举措,其中最核心的是大幅降低政府成本,大幅减税,即行政体制改革必须取得明显成效
。否则,中国企业元气会一步步被各种食利者掏空吃光,最后无可避免地陷入全面债务危
机。而地方债务危机和影子银行危机也将接踵而至。
  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存能力才是真正的国本,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此文6月17日首发于《第一财经日报》“庭宾透市”专栏,中华元智库研究员杨洋对此文
亦有贡献
3.心得/评论(必需填写):人民币贬值是很糟的建议
根本自毁长城 造成人心惶惶不安 对于政策不能理性预期
特别是很多企业大量借了美元债务炒房 为了减少人民币债务
会让美元债务暴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