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五大行国际化战略考

楼主: GETpoint (掷雷爆卦)   2013-05-15 21:30:24
1.原文连结:
详全文 五大行国际化战略考-财经新闻-新浪新闻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514/9593077.html
2.内容:
五大行国际化战略考
北京新浪网 (2013-05-14 07:13)
洪偌馨 夏心愉
  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大趋势下,境内业务的“红利”已逐渐释放完毕
;而另一方面,随着中资企业“走出去”的加快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境外市场的“蓝
海”优势日益显现。因此,在中国银行业利润增速放缓的背后,“出海”提速已成为一个
必然选项。
  从工、农、中、建、交五大行2012年年报数据来看,截至去年末,五大行境外资产总
额约为5.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境外业务利润总额为480.51亿元,同比增长13%

  从境外资产占比和境外净利润占比来看,五大行从高至低依此为中行、交行、工行、
建行和农行。其中,在海外机构扩张方面,工行的成效最为显著;而在海外利润增长上则
数农行速度最快。
  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尽管各家大行都已把国际化发展提升到了战略
高度,但境外业务的“潜力”挖掘尚未真正开启。在加速布局外海机构和提升海外业务比
重的同时,如何提升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则是横在各家银行面前的下一道难题。
  五大行竞跑
  中行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末,中行海外资产总额达到4988.58亿美元,比上年末增
长13.33%;税前利润达到55.28亿美元,同比增长11.66%;海外机构资产总额和税前利润
在集团中占比分别为23.52%和18.62%。
  尽管从年报数据来看,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行各项指标依然位列五大行之首,但它与
后来者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与中行过去几年的“向内转型”不同,工行却抓住了“危”中之“机”逆势扩张。工
行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末,工行境外机构总资产1627亿美元,占集团总资产的5.8%;税
前利润16.7亿美元,同比增长21.8%。
  尽管上述两项数据与中行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工行近年来境外业务的推进力度却
是不容小觑。目前,工行的境外机构覆蓋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39个,境外机构达383家,
比2011年增加了144家,增幅高达60%。
  一名中行内部人士认为,中行海外业务发展的放缓,主要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下
,中行“向内转型”所致。“当时国际经济形势极其不稳定,风险也高,而国内经济却发
展得很快,这个转变也是大势所趋。”
  “目前的情况又发生了转变。”上述中行人士表示,在国际经济环境的好转,人民币
国际化的推进以及中资企业“走出去”提速的大环境下,中行已经开始重振海外业务,进
一步提高海外业务比重、加速海外布局。
  中行行长李礼辉也在近期举行的2012年业绩发布会上明确提出,将进一步提升中行国
际化优势,未来三到五年,海外业务所占比重包括海外创造的税前利润或营业收入所占比
重能达到30%左右。
  就在中行、工行交战正酣时,近几年强调战略性布局全球化的交行也大有后来居上之
势。与上述两大行的面面俱到不同,交行则选择了把境内外联动、跨境人民币及离岸业务
作为交行国际化经营主要落脚点。
  交行年报显示,2012年全年,交行境内外联动业务量为513.2亿美元,同比增长1.16
倍;报告期末,境内机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23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49%,境外机构结
算量21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48%;该行离岸资产规模达105.1亿美元,较年初增长62.47%
,国际结算量达1242.18亿美元。
  相形之下,农行与建行的国际化步伐就要“保守”许多。
  建行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建行的海外机构资产总额5185.79亿元,实现净利润
23.34亿元。其海外机构覆蓋了13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0个海外分行、2个代表处和几家经
营性全资子公司。
  而农行方面,尽管海外资产和利润规模仍相对较小,但其增速却领跑五大行。农行年
报显示,2012年农行境外资产总额387.83亿美元,全年实现净利润2.88亿美元,较2011年
同比分别增长95.5%和104%。目前,农行共有12家海外机构。
  战术各不同
  近年来,在人民币国际化和中资企业“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
提速已是大势所趋。然而,从发展路径来看,几家大行却各有不同。这其中又以工行的并
购整合、中行的自设机构,以及交行的借力扩张最具特色。
  一家国有大行高管向记者表示,工行在海外发展战略制定初期便制定了一个“三步走
”计划:2010年,成为具有全球业务的亚洲一流银行;2015年,把海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
重从2000年的不到3%增加到10%;2020年或以后,从“走向全球”到“实现全球化”。
  “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对海外投资有战略性的考量,而不是追求短期的财务回报。这也
决定了工行的海外发展战略更注重利用全球资本市场,采取自设机构和兼并收购并举的策
略。”该人士指出。
  资料显示,1993年以来,工行除了通过申设方式进入了29个国家和地区外,还进行了
包括2006年收购印尼Halim银行,2009年收购泰国ACL银行,2011年收购阿根廷标准银行
80%股权,2012年收购美国东亚银行80%股权等12次兼并收购。
  上述国有大行高管认为,兼并收购的方式既可避免市场准入的限制,又能迅速提升中
国商业银行在该国金融市场的地位和经营能力,这也是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的跨国经营方
式。
  “但兼并收购对商业银行的扩张成本、风险把控能力、机构整合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
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在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初期大都选择以自设机构的方式为
主。”他指出。
  与工行不同,目前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中行在其海外发展的过程中则采用
自设机构的形式。
  上述中行内部人士表示,自设机构的方式扩张成本较低、形式灵活,实现起来也最为
简单。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模式下银行与海外机构的联系紧密,更有利于开展业务和经营
管理。“现阶段,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与中资企业‘走出去’紧密相连,其很大一部
分业务仍是为境内企业的境外发展提供服务。从这个层面来看,自设机构在业务人员、工
作流程和语言文化方面都更有优势。”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中行已在香港澳门台湾及36个国家拥有613家海外机构
。而李礼辉表示,未来中行将继续通过设立经营性分支机构、代表处,以及设置综合业务
柜台等自设机构的方式加大海外服务网络布局。
  据上述中行公司金融部透露,根据行内的规划,未来三到五年,中行至少还要在20个
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设立经营性分支机构,其他一些地方将设立代表处或工作组,加上中国
银行的业务柜台,业务范围将辐射至8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
  相较其余大行的“财大气粗”,交行的国际化战略更为灵动。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拓展
境外分支机构外,其战略还包括境内机构联动的国际业务发展,以及特有的“借力”策略
:与?丰银行战略合作。
  “中资银行在海外的零售业务一直是短板,因此除了服务当地一些中资企业客户外,
很难真正开展起市场化的业务。”本报从交行相关人士处获悉,交行独到的零售业务弥补
办法是借力?丰的全球网络、客户、信息渠道。
  交行和?丰有着“1+1”全球金融合作重点项目、外汇财资交易、跨境人民币业务、外
币清算、贸易融资、资产托管等领域的合作。近日,两行还专门签署跨境人民币业务合作
备忘录,以在全球范围内加强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跨境支付、跨境贷款等合作。
  在扩展境外分支机构方面,和工行的善于兼并收购海外银行不同,交行目前为止只使
用了“开分行”一种路径,但交行方面向本报表示,“如果有合适机会,交行仍考虑兼并
收购”。
  本报获悉,未来3年,交行将对北美、欧盟、非洲、南亚及东南亚等地区的目标市场
进行调研,从中选择合适地区筹建新机构。该行预计到2015年底境外机构总数将增至15家
及以上。
  交行2012年业绩报告显示,近三年,交行海外机构在集团的资产占比和对集团利润贡
献均稳步提升,分别从2010年末的6.07%和3.24%提升到2012年末的7.67%和4.5%。
  提升利润率
  虽然中资银行“出海”提速,但其海外业务潜力尚未真正开启。从五大行年报来看,
除中行以外的大行境外利润占比远不及境外资产占比,且海外业务和收入平均占比不足6%

  中行总行公司金融总部总经理林景臻在其撰写的《跨国方略》中以金融机构地理分布
指数GSI或海外资产占比两个维度将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划分为跨境发展、国际化(包括程度
更高的国际本土化)和全球化发展三个阶段。以此划分考量,中资银行的国际化仍处于第
一阶段。
  在跨境发展阶段,中资银行追随客户“走出去”和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有限布局国
际金融中心及客户“走出去”的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化阶段,则需以全球客户分布和业务
拓展为基础,完成对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本土化布局;在全球化阶段,则需建立覆蓋全球重
点国家和地区的网点布局,搭建科学完备的渠道管理体系。
  不过尽管目前大多数中资银行的国际化仍处于跨境发展阶段,但部分业务已经“先行
”。上述国有大行高管表示,中资银行开始从早期以跟随贸易环节的业务为主,进一步延
伸到了其他金融业务,例如零售、投行、产业基金等。
  以工行的境外投行业务为例,去年工银国际共完成7个IPO项目,其IPO承销项目的融
资总额约占香港资本市场全年IPO项目融资总额的62%,并参与了多个跨境并购业务。
  中行则在2012年年报中表示,在完善海外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的同时将着力发展
银行卡、个人贷款和理财业务。并且积极推进理财产品研发,加快业务平台和销售网络建
设,以及建立海外机构财富管理中心,拓展海外财富管理业务。
  上述国有大行高管认为,尽管几大行都已把国际化发展提升到了战略高点,但从整体
的利润贡献度和业务重要性来看,境外业务的红利还未真正释放。“银行的资源都是有限
的,境外业务的发展要得到更多的投入必然要先提高盈利能力。”
3.心得/评论(必需填写):
中国真的相当有布局上的安排;个人是比较偏好关注工行对境外银行的并购活动,
这对于提升实质影响力与重划资金版图可以建立相当深远的可发展方针;
而这样的兼并活动不但不因量化宽松的作为产生障碍,反而加速了资金清洗的进度,
让人民币即便不是本位法币,也能创造出不亚于欧美企业的经济主导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