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的] 彰银并台新银案分析教学

楼主: IanLi (IanLi)   2013-02-20 23:38:12
注意:
本文为分析教学用,并非实际数值,以各公司公告为准。
亏本的生意没人做,没有合并溢价要如何推动?除非有其他很
大的利益可以弥补眼前亏。
股权结构上如下表:
台新金控 持有 22.81% 彰化银行 101/9/30
台新金控 持有 100.00% 台新银行 101/9/30
彰化银行 泛公股持股约在18~20%
若由彰化银行合并台新银行则需由彰银提供对价交换台新金控
手中台新银行的持股,常见对价是现金或是股份。
彰化银行净值1,031.97亿(101/9/30),台新银行净值652.96
亿(101/9/30),在这比例之下彰化银行使用现金收购机率不
高,财务规模并不足以负担,但若发行新股给台新金控,那在
这一稀释之后公股就失去着力点了。
稀释性有多大呢?若以彰化银行20日均价 16.14元为对价来计
算发行股数,变量核心为台新银行折溢价率。(彰化银行现价
17.35元,折价 6.97%),本试算减化为纯换股,而非搭配现
金对价,搭配现金对价可以降低增资股数的稀释性。
简要试算(仅供教学参考)
台新银行溢价率 发行对价股数(万张) 原彰银股东持股比率
-25% 303.42    70.47%
  0% 404.56   64.16%
25% 505.70    58.88%
50% 606.84    54.41%
100% 809.12    47.23%
就算是平价合并,原彰银股东也只剩下 64%的表决权,泛公股
被稀释到剩不到 13%,台新金控持有新彰银约50.47%持股,轻
松掌握过半持股。通常合并案溢价多半有五成左右,因此上文
所述稀释率并非极端夸张,而是相对保守。但有无折价案件呢
?合并或让售控制性股权自愿折价卖股最有名的请见神脑案。
本案重点是彰银没有高的 P/B溢价,谈合并难有多高的便宜可
以吃。不像某外商公司享有高 P/B所以借钱来并台湾某低 P/B
绩优公司都划算。此外公司净值规模相差不到一倍,所以伴随
较高的原股东稀释率,所以除非要弃守控制权不然稀释性换股
会降低自己的战略制高。
大股东拿高相对高持股比率的被投资公司给目标公司合并,是
一招无血开城之计,顺便套现金也能顺便取得控制权;若看不
懂其中眉角真的还太嫩会被玩假的。
以上试算纯为分析用,无任何保证与要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