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手套心得-台制篇

楼主: venusyu (我是幼稚鬼阿 囧n)   2019-08-19 01:28:53
首先先讲操手套的这个问题
一开始我是很享受把手套用球绑出球型
然后从传接球中磨合出手套型的过程的
但这个过程慢慢变调
这跟台制手套的制作演变有一些关联
跟我开始参加球队,要加入实战也有关系
回头看也已经10年了
这篇文我考虑了2 3年
前几年 我开始大量更换台制手套
但却没有办法操出我是新手时使用的好用手套
当一些平凡无奇的球开始会从我的手套弹出来
连内外野cut跟双杀转传都无法完成时
身为一个装备组(自认)
被所有队友一致认为是手套问题
叫你先把手套弄好
这是很伤自尊的(喂)
如果都弄到这样了,我还敢把自己手套的心得po上来吗?
我只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后来开始接触日制手套
近几年观念一改 我也开始会揉手套
只差没有汤而已
做了很多功课 各式手套我都接触(当然还是有很多我没用过的)
有些品牌主打的功能跟原理我也会去想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慢慢我找出问题了,我也开始知道要怎样去跟各种不同的手套相处
差最大的就是习惯问题了
好不好接 真的是比较出来的
当你习惯了一些神兵之后......
进入正题
一、演变
我从09开始很频繁更换台制的手套
所以讲的大概也就是这10年间我用到的手套有什么演变
当然这之中我也会买到09之前工厂或者店家的库存品
最大,而且我想唯一大家有感觉的
就是全指半指
跟内里毛毯是不是所谓白色"羊毛"毯
大学最后两年04-05
我开始因为同学有在打球的关系 又开始接触垒球
我拿的是小时后邻居放我这的Mizuno 我猜应该是软式的
因为很薄,又刚接触垒球,我同学又练武奇材 球又快又直
现在回头来看,他的球是最好接的那种,控球又好
但我常接得手掌很痛
大概是那时候开始,我惧怕轻薄的手套
同学带我去当时的联谊买了一咖KZM才2400(但当时已觉得很高级XD)
同学帮我绑好球型,之后我就拿下去实战
我已经不记得我操了多久,感觉好像自然而然就变很好用
虽然大多要归功同学的球速
出社会后
想拿个小一点的手套看看
就去联谊又买了两咖KZM 这次有拜托老板稍微敲一下型
有一咖还是内猪外牛的 特价才1500
这两咖超级好接 连队友都说会吸球
尤其是内里猪皮的,触感很好
接到球时的手感比全牛那咖还优异
约莫是09年时
兴起了个W的品牌
掀起了全指 还有毛毯一定要全白"羊毛"毯的风潮
该牌的主要贩卖者当时会把别人委托他整理的手套拆开来开始点评内里
某台制的被拆出门柱用透明胶带捆起来补强
被酸了好一阵子XD
当时他拆到有年代的大M Mpro
说食指有一半是用"废织" 门柱毛毯也有一部份是用"废织"
当时主打是要用全白"羊毛"毯还要全指
这样手指强度才会有,才不会翻
门柱才会勇建
胆小的我接受了这样的理论
手上三咖KZM我一摸都是半指的,而且我很用力摸才摸出来
明明指头都很劳固,但因为这个要很仔细摸才摸得出是半指的问题
我想要换手套了
换了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有人再讲过我手套很好用
(当时我对别人说我很会养手套很自豪)
我陷入了很常换手套 但却一直找不到合用手套的黑暗期
后来我才发现造成手套很难接的主因就是过于强调硬挺毛毯跟内里
但这几年间 台制的手套就是往这个方向走了
其中不乏有堪用不那么死硬的手套
但跟10几年前的调性比,就是变"死硬"了
曾经有某W牌的使用者跟我说他的就很好用
还不止一位
之后有用过不只一咖的分享说
他曾经订作过很满意
再做了第二咖 却怎样都不好接,去让人整型过了也一样
很认同我抱怨过的,整咖手套都揉到软了,能开合了
接球时却觉得整咖手套有多一层东西
球进手套无法缓冲,门柱也很死硬
这个问题在抽薄的同牌手套上就没有了
光是演变心得我就打这么一堆了
我只是举其中一个量比较多的品牌 使用者多心得多罢了
事实上白色"羊毛"毯真的是羊毛吗
羊毛的特性适合当手套内里吗
那是人造纤维吗?用保特瓶回收抽丝的那种?
其实如果好用的话 是什么并不是那么重要,
不要是大便这种难以接受的东西就好
如果要拿来当噱头,但是用起来更难用的话就算了
包含门柱,为了更加"硬"也有加垫了增强的
门柱的硬还是要有点Q度的
现在的都太死硬,已经超越了有没有汤揉的问题
不过如果说上万日制手套现在里面全白的毛毯也是人造猜纤维你可以接受吗?
我不知道啦
不过内里调整得当,好用就好
交到坏队友,一直鼓吹我直上日式一级这是另一个故事
我会再分享一篇日制手套的
二、品牌
这几年台制自有品牌冒出很多,也有很多收起来
除了有自己工厂的几个牌子之外
大多都是品牌主自己跟工厂沟通,然后做出量,再销售给消费者
但,我们还是要跟这些品牌买比较保险
为什么?
因为工厂做手套技术是一流的
但是他们可能不知道怎样才是好接的
这些敢自己出来创自主品牌的,
大多都知道该跟工厂沟通做出怎样的手套才好用
除非你已经对手套熟门熟路,或者你有很在行的人带你
订作虽然踩雷率很高 但相对你自己去找工厂做 雷率会小一点
这纯粹是沟通问题跟你对手套了解度的问题
三、订作问题
基于第二点
在刀模方面可以选择的很有限
甚至有的手套 你只看小指门柱的形状就知道是从哪一间出来的
你也不要相信什么量手大小的XD
不过如果真的手指小根
不要选双夹条的刀模,台湾双夹条的刀模腰受大,你只能退指还拿不太动
吩咐不要通手指,或者只通小指跟姆指
最后不要作太厚重
有的有抽薄选项可以选
怕抽太多的 可以问有没有样品可看
四、我特别想讲的品牌跟手套
KZM
因为是我入门的手套
而且还没踩到雷又好用
要跟高级日制比当然不厚道
CP值很高
心得在演进中有提到
三咖都不在我手上了,让我选的话,我会留这三咖
双塔
CP值最高的X5我有两咖
皮真的还不错
有一咖是近年产品,也是有太死硬的问题
其实我特别想讲是3D这个门柱直接做成三段的作品
手套超级大
门柱直接三段,一开始很好开合
过了甜蜜期就没支撑性了
很大咖,手口很松,手小者可以直接略过
我直接拆开把手口剪掉一段,打洞穿线,还是超级松
我有看过别牌的做三段门柱,也是叫3D
看起来刀模有比较小咖,请有用过版友补充XD
大家都知道台制跟日制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以下是台制心得
Zett
有一年的入门量产品,皮革很像假皮
很凄惨
其余到是中规中矩
去年的亮点是高阶的和牛皮
我觉得还可以
不过也是有点硬,喜欢硬派的可以试一下
SSK
就像被放生一样
有在出,但近年也是越做越厚
今年好像有跟风Zett出和牛
想买一咖内野来试看看
woodz
我肯定这个牌的创举跟革新
当时为台制品牌注入了一股活水
Weima
工厂自有品牌
有时老板用剩下的好皮革拼凑出的手套很赞
可遇不可求
K牌
工厂自有品牌
请一定要抽薄
要不然这个牌子就是个碗公
Yisono
当兵时用过副中队长的
那是第一次感受到柔软手套的好手感
前阵子有球友跟我提到,让我想起这件往事
我想会去买一咖再来体验看看吧
其它还有很多我没用过了
或者没什么特别想讲的
作者: MaChaLa7912 (MaChaLA)   2019-08-19 06:06:00
用心 给推!
作者: dobos (Dobos)   2019-08-19 07:14:00
推推推~期待日牌心得
作者: Sunrise2516 (XC)   2019-08-19 09:12:00
作者: puwu520 (还不快点Q我)   2019-08-19 09:29:00
Ysono 没有I.日本制的手套有真正羊毛毯的。国内品牌也有人有出。不过客户不太买单。国内多半还是用白纤毯的多....手感差异大
作者: ryan90218 (河马)   2019-08-19 09:34:00
个人雕球型可以接受敲打、揉、汤、传球来接,但不能接受绑,可能会让大小指弯曲(手背向接球面),手套的开合程度可能受影响。
作者: elong (人只是需要被需要)   2019-08-19 09:47:00
K牌是麒琳的话 很多牌都他们坐的啊
作者: cosmo263 (Como)   2019-08-19 13:51:00
用心
作者: bug1st (好人御守)   2019-08-19 14:58:00
推好文 感谢分享心得
作者: mrtaiwancj (强欸博淞)   2019-08-19 16:51:00
推!
作者: PhotoShopGG (亿载金城武)   2019-08-20 06:24:00
作者: asd0321 (awei)   2019-08-20 12:49:00
作者: fish19850104 (chih)   2019-08-20 15:18:00
辛苦了
作者: citydog59   2019-08-20 20:18:00
KZM 双塔用过的经验跟你一样
作者: jojo500cc (Mr.啾啾 (⊙皿⊙)")   2019-08-23 12:25:00
好文不能沉!
作者: rpm2500 (300yards)   2019-08-27 20:5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