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版上回馈风气挺好的,有不少版友提供一对一学习的机会。
看多了也会想要一起回馈些什么。所以也来分享一下关于学习心得,
还有一些 2018 JCConf CFP 置入分隔线。
==============================================================================
https://jcconf.tw/2018/ 官方网站分隔线
==============================================================================
故事的背景
身为资深(老)潜水(久久才发文)版友(也只是普通宅宅乡民),
看着同样的主题如排班似的,重复被提出来询问。
不外乎是转职与非科系的纠结。
大部分的时间,我都只是跟着乡民一起进来看热闹的,
因为这些主题都看了不知道几轮了。
不同的是,最近几年有了新的风气‘得之于版,回馈于版’。
开创了一些实体的教学活动,无论是个人提供的,或是社群支援的活动。
能降低一些非本科系,又完全无程式经验者的入门门槛。
我觉得那个一对一教学最为佛心,虽然也曾想过要不要做同样的事情,
BUT,我实在好懒得出门到公共场所,
跟还不太熟悉的朋友一起学习写程式啊(心中各种焦虑)。
看起来这不是一条适合我的路线,得有不同的做法能发挥我的兴趣。
说到兴趣部分,因为我也是个文组的阿宅,
大学时接触了一些教育与学习相关的知识,
若能用上它们来辅助版友学习,那才是我比较有动机的方向:
教学材料只是辅助,自学训练才是本体。
适用的范围
接下来要开始谈自学相关的内容,
不过还是来定一下比较有效的围范是以针对技术上的学习为主。
像是熟悉一个程式语言之类的,
它也许无法扩及到一些资工本科的必修科目。
即使有机会运用自学技巧学习那些核心科目,但每个人的底子不同,
能学跟可以有效率地学习是不太一样的事情。
特别针对是打算寻求转职机会的朋友来说,
能透过掌握一个程式语言及其工作的周边知识就相当吃力了。
同时得顾本科系的科目有点缓不济急,但我这么说不是要你放弃他们,
而是在‘准备’‘转’职策略上那不是一开始最需要加强的部分。
(求职前至少要能掌握基本的计概与资料结构。)
主要原因是对未曾接触过的人来说,
那些核心科目给学习者带来成就感的机会低,
面对一个不知何时能掌握的知识,信心上就先被打击了一轮。
若是换成比较普遍使用的、热门的程式语言,
能很轻松地写出第 1 个 Hello World 出来。
这样就有基本的成就感了。
最初的型态得建立
‘透过成就感来增强学习动机,用学习动机来输出成就感。’的魔法回路
我是期望这样的心理状态,接下来要怎么做,就是后续要讨论的事情。
接触过的学习者们
对于下班闲闲没事的阿宅如我来说,
能找个可以贡献专长又能助人的活动(最好不用出门.. 好宅),挺不容易的。
随着版上的教学风气展开,我就开始在想着单纯用 mentoring 的角度来看,
是不是可以达到不用特别出门又能指导学习这件事呢?
想了想那些远端的英日语的语言学习课程做到了且成功地商业化,
单纯以远距离的引导来说对于学习具体的技术是存在可能性的。
(不然,别人开那么多线上课程做什么呢?)
在最开始,我试着写信接触一些在版本询问过学习或试着转职的版友。
想讨论一下目前学习上的问题点,或具体的盲点是什么。
其实跟在交友软件上搭讪陌生人挺像的,大部分的人不太会有回应,
或是回得内容很难的一来一往地聊下去(形式上,就是被句点了!?)。
干脆都开始丢罐头留言好了‘需要一起聊聊学习的问题吗?’
(自暴自弃中)
只要寄出去的数量够多,还是能得到一二封回应的。
目前遇到的学习者粗分三类:
* 未入行的本科学生 (有一些)
* 刚入行的菜鸟,寻求能力上的成长 (少)
* 其他行业打算转职的人 (较多)
以第一类的学生来说,大致只是缺乏信心罢了。
大致上我比较有意愿接触的只有相对弱势者,所以学生多是后段的学校,
但其实人的本质没什么问题,以学生来说也有大把的时间能好好 coding,
学习动机是存在的。只是不知道如何再前进而已。
这样的状态其实不太需要太花什么力气去引导。
只需要帮他组合出 combo 连续技,建立出火力展示的概念就行了。
尽管学校不是顶尖的,但该安排的课程其实都有了。
只是点出得有意识到,不要每个东西都只在入门的阶段,
要做点具体能用的东西,并且打破课程化的制约:
这学期过了,这门课就到此为至。
得持续著自己有兴趣主题,继续投入心力,渐渐把作品的深度堆叠出来。
若说真的私心想要‘灌输’些什么,
大致就是‘版本控制系统’与边实作边解说的能力,
语言能约束行动在合理的范围。
为了说明,得在脑中整理一下逻辑,为了好实作,
得把说明逻辑配合行为做适当的编排。
做一次换二三种视角检视自己的语言与行为。
(这默默地在触发后设认知的发生)
而第二类的在职者是一种微妙的存在,
但我遇到实案例不够多就不加以分享了。
大致上经验不太好,就默默地放生去了。
(有些时候,我成了疑难杂症的解答专员;
有些时候,我得努力推才会有产出;
有些时候,我的学习调整意见常常被无视。)
版上有提问转职人相对多,以母数来说,我遇到比较多挺合理的。
这个群体就得再来细谈一下问题是什么了。
学习的规范
第三类的门外汉求职者,我同样以选择相对弱势的人为主。但多了附加条件:
* 需要能证明行动力足够
* 愿意录影边实作边解说
我都向每个交流的朋友说,我是馒头,这可能太抽象。
也许想像成我是导游或地陪,陪你看看这城市的趣味,
你若看着觉得入迷,那就试在这城市生存看看,
若看了无趣,那快立马停止旅程,试试不同的路线。
由于角度是 mentor,若对象没有足够的自我动机,
我其实也没有义务要‘推’。
所以,能够有行动力是相当重要的,至少每周得有点产出。
考量到大家都是上班族,并不会要求每几天一定要有个什么成果。
但有做出些什么东西的话,期望的周期最好是每周至少要有点进度。
至于学习材料是什么,就以双方都能方便取得的材料为主。
像是,我们一起用同一本书或订阅了同一堂的线上课程。
因为我们的进度与视野必需能同步。
虽然,我通常会多偷跑一二个单元,
因为主要是负责给一点事前的提醒。输出成果后,再给事后的 feedback。
若 feedback 是有助于输出更好的结果,
那我们也许会讨论要不要找时间,重复一次特定的学习单元。
成果的部分,主要就是‘录影边实作边解说’。
背后的核心在于要让学习者自然地使用‘后设认知’,
但我们其实不能直接谈后设认知是什么?
要如何掌握这项心理活动?
这实在太抽象了,不过可以透过一连串的小活动习惯它的存在。
为了把高冷的学术名词隐藏起来,通常我会说我们用的是
‘费曼学习法’只要你能向别人解说,那你就大致能掌握那项知识:
‘现在想像一下,你是个家教老师。
你正在准备课程要讲给一个学生听。’
‘你得做一些简单的大纲与每个大纲内要实作的细节,
与相关的参考资料,能辅助你上课时提词用的’
‘对了,这个单元,我希望你针对 OOO 术语要额外说明一下’
边实作边解说除了学习心理学上的意义外,
还能协助我确认目前这个人是否有入行的潜力。
或是他入行后,是否有成长的潜力。
一来是若真的有机会面试,谈技术问题能够对谈、术语能说得习惯
并使用适当的语。不至于鸡同鸭讲,
或心虚地用‘这个’‘那个’一堆的代名词来指称自己不知道正确术语的概念。
语料集大致无误后,才能正常沟通,并下对 google 关键字。
我也能简单地判断出,这实作的程式是否跟他脑中的逻辑是一致的。
学习的速度
一旦学习者通过基本的考验后,接着得反复提醒的问题是学习的速度。
因为受考试领导教学毒害过的学习者,在面对自学时常常用错了方法。
过去成绩越好的人,可能就学得越慢。特别是那些浪费记忆才能的文组生啊。
我羡慕有强大记忆才能的人,但这拖慢了我们学习的进度。
把东西记住不该是学习活动的主轴,
所以我相当鼓励制作各式小抄或可快速查阅的笔记。
可惜的是,大家都受了‘良好的教育’,看到书本就想开始背东西,
让我每次觉得产出速度变慢时,
都要去关心一下一起学习的小伙伴是不是情不自禁地背颂了些什么。
那么,话说回来若‘记忆’不该是主要活动,
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好让我们学习历程平顺一点呢?
首先是得对材料做分类。这里引用先前的投影片:
https://speakerdeck.com/qrtt1/learning-how-to-learn-gradle?slide=13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知识分为 3 类:
* 事实
* 概念
* 程序
* (后设认知)
过去以‘记忆’为主轴的学习会习惯将‘事实’‘概念’先记在脑中。
所谓的事实大多是具体事物的名字、日期之类的东西。类比至程式中,
大致就是所谓的‘常数’的部分,或静态资料。
例如:一天中的秒数或类别或函式的名称。
我们不特别花时间记忆它,但我们得认识它、使用它。
因为事实知识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情境,
让我们透过具体事物来认识这新世界。
概念则是一些原则、规则或理论上的定义。
有部分的‘事实’可以用概念来描述(在它是有逻辑的前提),
像一天的秒数这常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因为一天有 24 小时,一小时有 60 分钟,一分类有 60 秒,
也就是 86400 秒。
我们能透过概念与事实去组合或推论出新的概念或事实。
像是鸟类是一种能拍打翅膀后,在空中飞行的动物。
所以,我们可能可以推论所有鸟类都会飞。
虽然,这不是真的。
但概念知识可以辅助我们去扩展知识。
能用它配合事实知识建立出更大范围的背景知识。
并透过反例来补足思考的维度与创造认知失调的机会,
来强化学习的印象。
如同,我们在学习程式的‘语意’,总是在推翻先前的对程式语言的认识。
那么我鼓励的学习方向是:
1. 认识一下事实知识,请克制一下千万不要背
2. 学习一下概念,在概念能解说事实知识部分的例子得看得懂,
依书上写的游戏规则能说得通就行了 (看不懂快来讨论)
3. 程序:先串起前面的东西,可以实际跑起来玩。 <== 这才是主要目标
4. 试着由程序知识的每个步骤指出它用到哪些概念,而概念中包含哪些事实。
要求‘录影’的部分主要就是程序性知识了:
透过一连串的步骤,我们能做出实际会动的东西。
通过审视录影的程式,我能检阅‘概念’是否被适当地理解;
使用的术语、名词(事实知识)是否正确。
我给出的回馈,也都针对在这 3 个知识间的注意事项中。
反向的流程(4),我们就不再特别提事实的问题了,
因为动手实作时一直反复 key-in 或唸出来,
不知不觉就记住了。特别是有的人觉得录影太羞耻一直没录好,
又不小心多录了几次,印象又更深刻了。
建立社会资源
有基本的自学能力与学习知识后,我主要的辅助功能差不多就结束了,
接着得建立起社会资源或运用网络资源来学习。
鼓励已经掌握一些技巧的人,走入社群与实际的人们互动,
一开始可能只是单纯地听,但其实会发现因为平时一直在录影说明,
并不太害怕与人谈论相关的话题,甚至有机会聊得更细节些。
这会是一个自在的开始,在社群内能透过更多人的视角来看这个行业。
无论是实体的活动,或网络上的讨论版,
我也试着辅助去参与回答别人的提问。
口说始终于文字是不同型式的表达,若能两者皆通就再好不过了,
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发展的顺利。这就看个人的缘份了。
当然,若有累积足够的粮草,也有钱能课金的话,
直接透过培训构通加速也是我鼓励的。青春有限,把握时间。
===================================================================== 工商服务
https://twjug.kktix.cc/events/jcconf-2018-cfp CFP 分隔线
今年的 JCConf 在 2018/10/19 日举办,
活动地点在台大医院国际会议中心.
目前强力征稿中,只要与 Java 生态系相关的稿件
以及促进开发者工作与生活品质的主题都很欢迎呦。
PS. 目前 kotlin 主题投稿领先中,
若想投同领域的朋友,先避开 coroutine 以增加录取机会。
额外征求,
* Java 9, 10 的新 feature 介绍或应用
* Cloud Native 实际
* GraalVM 应用案例
* Agile
* SRE/DevOps 实践分享
* Functional Program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