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谢谢苏打绿

楼主: pianowen (piano)   2014-11-04 15:15:28
人生第一场演唱会是陈绮贞,从此开启演唱会之门,2009年,28岁,
在这之前的岁月中,一直认为看演唱会是很奢侈的事情,所以这场
也只买了最便宜的票。没想到从此开启演唱会之门。而且票越买越贵,
的确是一条不归路。
2011.3.11,日本大地震这天,则是参与了人生第一场的Live House,
棉花糖在高雄驳二的演出,也从此爱上这样的小场演出,亦是一条不归路。
2012.8.19,参与了人生第一场苏打绿演唱会,当我们一起走过,
在这之前根本也不是苏打绿的歌迷,纯粹是看到电视上播他们之前
演唱会片段时,觉得青峰也太真太幽默,而且唱给妈妈听的“牵阮的手”
好好听~这场演唱会也从此迈进苏打绿粉丝的不归路。
于是,两年之后,2014.7.5和2014.11.1,分别参与了苏打绿的十周年
巡回演唱会,又不禁感叹,为何这么晚才参与到苏打绿的一切,他们越来越红,
越来越不可能在小场地有表演阿!但是后来想想,在这样的年纪遇上苏打绿,
才能了解这些事吧~或许也是因为这样的年纪,才让我有了欣赏苏打绿的智商(?)
真是资质驽顿阿!
听过演唱会真的觉得只听专辑是不够的!现场的魅力,舞台效果,
还有跟表演者的互动,每次听完演唱会回家都要中毒一阵子,
上网疯狂找出跟他们有关的影片,一一回顾,以前没有参与到的,想要全部补足。
已经一段时间没有认真听的歌,再找出来重新听,找出歌词认真听,
这是每次听完演唱会的余毒,然后就会有一到两个星期的灵魂跟身体分开的现象。
比起大场次的表演,我还是喜欢小场地,简单的乐器,没有华丽的舞台与服装,
只要听他们唱歌聊天,就已经足够,而且又更近距离。
记得以前年轻没有接触演唱会时,还嚷嚷着应该至少要看过五月天的演唱会,
可是迷上苏打绿之后,就被他们吸过去了,怎么可以有一个在社会洪流中
已经打滚十年的团体,还保有年轻的赤子之心,而丝毫不让人感到虚伪做作且油条,
就是真诚的幽默,真诚的感性,真诚的做音乐,不哗众取宠,
因为他们的才华,也不需要喧哗,就可以散发光芒。
也很羡慕他们,可以这样跟朋友成为工作上的好伙伴,彼此真诚的个性,
可以这样一路走下去,有才华,幽默,贴心,敏感,文字好美,能够这样
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不迷失于大人的世界,
不随波逐流,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实在很不会写心得,每次看完演唱会都有满满的感动,总是可以补充正能量,
支持自己一阵子,总是期待着演唱会的到来,快要接近时,
又希望不要那么快到。犹记得7/12开卖那天,中午在石垣岛机场就收到同事
买到票的好消息(然后到台湾一开机又要抢张悬的票那天好忙),就这样期待
了三个半月,很期待又很怕快到,就像小时候吃便当都会把鸡腿留到最后。
下午就一个人先到巨蛋想买摄影书,哪知轻而易举买到都没人排队,
只好坐在阶梯上发呆看人,很久没有这样观察路人,因为都在看手机,
这件事很有趣,看别人的穿着,偷听别人的谈天,那个专心工作的工读生,
形形色色。离题,我是要说,当期待很久的事终于到了也发生完毕,
会有一段时间的满足与惆怅的交错矛盾,就是灵体分离的概念XD
第一次从一楼走进去,第一次离舞台这么近,可以看清楚苏打绿的每一位成员。
或远或近,都有不同的感受,相同的是音乐一样感动,跳到没力,
又没吃晚餐应该可以瘦一公斤。点歌趴最喜欢听到没有菸抽的日子和我只在乎你。好好听喔!
青峰可以在混乱的点歌趴中仍然清楚记得大家点的歌,真的是小聪明耶。
以后看演唱会还是买看台区吧~年纪有了,一下看前面一下转身看后面也是很累。
我也很想看11/2最后一场,但是星期一要上班,要知足。
好满足的一晚,头脑可能又要继续唱歌一整夜了~~
那晚,的确失眠了,脑中一直播放著演唱会的画面。
谢谢有苏打绿的存在,
总是在迷惘的人生中又让自己找到一些其实还存在只是逐渐被自己淡忘的珍贵的东西。
期待之后的每一张专辑每一场演出每一次的再遇见,
期待继续一起走过未来的日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