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台湾足球“奇蹟少年”长大了,然后呢?

楼主: ak904 (ak904)   2018-06-13 14:15:09
台湾足球“奇蹟少年”长大了,然后呢?
https://goo.gl/y9F4nj
文/ 吴柏纬 摄影/ 林佑恩
4月底,距离俄罗斯世足赛进入倒数,台湾企业甲级足球联赛开踢。这个国内男子足球最
高赛事,场边观众依然冷清。隶属“南霸天”名门台电队的高俊鸿、严和生、林昌伦、李
健良北上备战,4个场上有风的球员,下了场少有人认出。但时间倒回2006德国世足赛那
年,他们在国内掀起的足球热,曾一度足以与世足热抗衡。
“爸爸有问我过,踢足球有什么好的前途?” “我说,我不知道。” “他说为什么不读
书?” “我也说,我也不知道。” “爸爸就讲啊,你要踢就把一生踢完,就不要放弃!

不要放弃,一生踢球,很难,特别在台湾。
2006年,记录17名花莲美仑国中足球体育班三年级的学生,备战全国中等学校运动会过程
的《奇蹟的夏天》,不只创下票房佳绩,也夺下金马奖最佳纪录片。一时间,这群“奇蹟
少年”的风采在台湾不输给当年世足赛的席丹(Zinedine Zidane)、鲁尼(Wayne
Rooney)、“小罗”罗纳迪诺(Ronaldinho)等众星。
17名“奇蹟男孩”,如今仅剩高俊鸿、严和生、林昌伦、李健良4人还在场上驰骋。奇蹟
终究没有在那年夏天后发生,他们少年时热血沸腾的故事也渐渐冷却,被人淡忘。他们4
人接受《报导者》访问那天,是难得的休兵日,一行人坐在台北市区的一家速食店,聊著
聊著,高俊鸿突然自嘲说:“在这里访问这么久,也没有人认出我们啊。”
比踢球更艰难的现实生活
当年9月纪录片上映时,17名美仑国中三年级的球员主角已从国中升上高中,其中11人升
上国立花莲高农、6人就读国立花莲高中,也都成为当时球队的主力,并为各自的学校拿
下不错的成绩。然后呢?
很多人就没有“然后”了,因为大多数的人在高中毕业后离开了球场。
经济,是第一个考量。运动在台湾一直是弱势少年脱贫手段,美仑国中足球队的成员也多
数来自经济弱势的原住民家庭。
“在国高中踢球,不但学校包吃包住,而且还有公费跟奖学金;但是上大学却完全不是这
样一回事,虽然有部分补助,但是一学期大概就两万块,根本不够,而且还要支应学费与
生活费,很多人的家庭经济状况本来就不好,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大负担。所以也必须
面对现实,找一份稳定的工作,”高俊鸿无奈的说,其他3人也都点头附和。
高中毕业便是第一个难以跨过的坎。高俊鸿、严和生、林昌伦、李健良都表示,继续升学
是个艰难的决定,即便现在成为同侪间少数登上台湾足球金字塔上层的人,但在登顶的过
程中,“放弃”这个念头不时就会出现。
4人中唯一到花莲高中就读的严和生感触最深。“那时选花中就是想要去读书,然后继续
升学,但是刚上高中没多久就受到很强的打击,因为老师教的我都不懂。”
严和生口中的“打击”,是从小一直累积而成的学科程度落差,即便学校老师针对体育班
的课程更重视基础,希望把这些球员遗漏的空缺补上,但是听不懂就是听不懂。而更不用
说,除了念书之外,他们还是要训练。
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一件事情做好本来就不容易,更不用说兼顾两件。“那个时候感觉是有
点一场空,因为书没有念好、球技也没有练好、更不像他们几个在花农有学到一技之长。
唯一比较值得说嘴的,大概就是当我说我念花中,会获得比较不一样的眼神跟关注,但也
就只有这样。”
高三时严和生一度想去从军。“其实有去报考军校,想说没有一技之长,从军也是相对比
较稳定。不过后来台体教练觉得我的球技还行,加上我还是想去大学找找在足球圈发展的
可能性,所以又再回到足球的路上,就到现在了。”
靠着足球技术上了大学的4人,4年大学生活都在半工半读中完成。
高俊鸿曾经同时打3份工,从餐厅的外场到街头发传单,甚至拿起锅铲炒菜,就是为了支
应学费与生活费,让自己能继续踢球。“跟高中以前完全不一样,大学时读书与踢球是必
须同时进行的,如果放弃学业的话,也就等于放弃足球。为了能继续踢球,我什么都愿意
做。”
其他没能继续踢球的“奇蹟少年”,现在有人当教练,还算是半只脚踏在足球的圈子里;
更多人则成了潜水教练、刺青师傅、志愿役军人、保险业务员等等,完全脱离足球圈。“
我们都觉得很可惜,因为很多人球技都比我们好,但就没有继续踢了。”虽然李健良轻描
淡写说出这句话,但可以感受这句话背后深深的无奈。
下一梯的“奇蹟少年”们
当年的“奇蹟少年”们长大了,新一批的少年仍接续在追梦的路上跟进。由于美仑国中的
辉煌战绩,吸引不少想要踢球的孩子慕名前来花莲,离乡背井,也想挑战生命的“奇蹟”

就在他们的学长在台北备战企业甲级足球联赛同时,这群孩子也在育成学长们的同一个操
场上挥汗苦练。
记者前往采访那天,原本天气晴朗的花莲市区突然下起了大雨,在美仑国中操场上体育课
的学生连忙收拾散落的体育用具,纷纷跑回教室。操场另一侧的足球场,20多个身穿黑色
与红色球衣的足球体育班学生却不畏大雨,反而踢得更起劲,在场边的教练也不断大喊,
叮咛著战术与注意事项,因为隔天一早他们将启程前往上海,进行为期一周的交流活动。
二年级的徐国峻也是这次代表队的成员之一。
“我第一次来美仑是小学五年级的暑假,那时候直接就和现在国三的学长一起训练。我整
个被吓到,因为体能跟技术完全跟不上。”
到美仑踢球之前,徐国峻是新竹的足球俱乐部成员。原本只是因为朋友邀请才开始参加足
球俱乐部,没想到踢著踢著,就一路从新竹踢过大半个台湾来到花莲。他说,“就是喜欢
足球啊!”
“很辛苦耶!因为国小的基础完全不一样,就只能每天练、每天练。大概来了一年左右,
我才觉得有跟上,但是技术还是有差。”徐国峻轻松的一句话,背后藏着太多外人看不见
的汗水与付出。
近年来随着资讯普及、足球在国内的能见度提升,加上越来越多家长愿意花钱让小孩接触
足球运动,即便只是当成休闲或才艺,因此除了过往学校体育班或代表队,在地的足球俱
乐部、社区足球队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以足球俱乐部蓬勃发展的新竹县为例,在新竹俱乐部执教多年的彭圣玮观察,目前县内国
小以下参与足球俱乐部或社区型球队的小朋友,超过2,000人,年纪最小的甚至只有3岁。
而且人数还在持续增加。
尽管台湾家长对于足球的支持度,比起过往有逐步提升,足球人口也在成长,但是把足球
“当成兴趣”与“当成职涯”,终究是不同的两件事。不少送小朋友到俱乐部踢球的家长
在谈到这件事时,态度还是趋于保守。
不过徐国峻的妈妈选择支持。
当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决定要走上足球这条路时,国峻妈妈便开始到处向学校与俱乐部的教
练打听,哪所国中踢球的条件与环境比较好、比较适合自己的孩子。她几乎是无条件支持
孩子踢球,只有一件事,就是不能荒废课业。
“我觉得英文能力要好,才能跟别人交流、才能跟裁判沟通,而如果要当教练的话,该有
的文凭还是要拿到。所以我告诉他,你要踢球,但是课业也不能放弃,不然即便你有再好
的球技都没用。”
两年过去了,徐国峻在这点上做得还算不错,守着和妈妈的约定,不过他也坦承,有时候
还是会想偷懒。这个时候,妈妈的电话就会来了。
在送孩子到美仑国中前,妈妈不是没有疑虑,“我当时也曾想过,让他去美仑接受严格的
训练,可能会觉得太辛苦了而放弃。但没想到,在美仑踢球反而让他更坚定要走足球这条
路。那我就是全力支持他。”
徐国峻在暑假过后即将升上国三,妈妈已经开始帮他打听,高中应该去哪间学校踢球了。
职业足球联赛是梦想的终点?
然而,只构筑基层足球运动是不够的。许多人把台湾足球真正的奇蹟,寄托在职业联赛上

“基层当然重要,但如果在足球运动的最顶端没有一个让人看得见的未来、没办法以此为
生,你要怎么说服家长,在台湾踢球是有出路的?”高俊鸿指的是,台湾应该要有一个属
于自己的职业足球联赛。
台湾不是没有足球联赛——从早期的企业足球联赛、全国城市足球联赛,到2017年改制的
台湾企业甲级足球联赛。以今年台甲联赛为例,共有北市大同、高市台电、台体光磊、航
源FC、国家储训、皇家蔚蓝、台南市与台程狮共8队参赛的规模,比赛地点遍及全台,不
少国脚都参与其中,但仍只是半职业足球联赛。
“台湾只要有一个职业联盟,成立几支职业球队,就可以带动台湾足球的发展——不只是
人才培育,还有就业机会与带动足球产业发展,”在美仑国中执教超过20年的教练陈春智
认为,虽然成立职业联盟也不代表所有踢足球的人都能登上这个最高殿堂,但是这对台湾
发展足球运动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他说,就像是美国打篮球的人那么多,每年能挤进NBA窄门的人却很少,但是由于篮球产
业健全,很多无法成为球员的人仍能在这个产业中贡献经验,可以投入自己喜欢的工作。
这是职业联盟的价值。
新竹俱乐部教练彭圣玮观察,近年家长支持小朋友踢球的比例有上升,但是他不讳言,这
样的成长是有极限的。当整个足球环境没有随着家长的热情变好,有一天当热情碰到了天
花板,家长就会体悟“这就是在台湾踢球的极限”。
作者: Page122 (趴机邀两两)   2018-06-13 16:10:00
看来上大学是死亡交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