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Argentina 看板 #1LVu1PeF ]
作者: zkow (逍遥山水忆秋年) 看板: Argentina
标题: [新闻] 再强的梅西 也受限于阿根廷“体系”
时间: Tue Jun 16 09:48:06 2015
再强的梅西 也受限于阿根廷“体系”
新浪体育讯 2比0领先,却被巴拉圭连进两球追平,梅西称他对这个结果感到愤怒。
“下半时我们睡着了,以这种方式结束比赛令人遗憾和气恼。”
梅西有理由感到气恼,他个人的发挥不错,但阿根廷全队的一些客观因素,却束缚住
了梅西的手脚。换句话说,阿根廷这个木桶能盛多少水,“长木板”说了不算,最终结果
是由“短板”决定的。
作为全队最长的一块板,梅西个人表现值得称道。打进1个点球、参与了另外1球、7
次打门、赢得了62%的一对一、个人传球成功率高达85%……但这些都没用,在下半时,阿
根廷的“短板”开始凸现出来了。
巴拉圭大举反扑时,首先黯淡下来的是阿根廷的中场。巴内加上半时表现卓越,拦截
很成功,但下半时压力增大后,他有些疲于应对。最后阶段,阿根廷用比格利亚换下巴内
加,后者已经撑不住了。
更要命的也许是主教练的临场指挥。梅西赛后称,球队下半时打的太简单直接,不再
控球,而大多直接一脚打给前锋线。在整体队形没有跟进的情况下, 梅西等人的单打独
斗能力再强,也要受限于出球线路减少的不利局面。从上半时耐心的传控倒脚,到下半时
盲目直塞试图“偷袭”,这是否是马蒂诺的战术部署?如 果是,这个安排显然是失败的
。
另一种可能是,阿根廷也想像上半时那样继续倒脚,但对手的逼抢压力一大,他们控
不住了。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就不得不提一提马蒂诺的换人。换下帕斯托雷,赛后被认
为是明显的败笔,帕斯托雷上半时和梅西串联得当,个人也很活跃,在中场的作用接近巴
萨的伊涅斯塔,而马蒂诺用特维斯换下他,让迪马利亚后撤,结果状态不佳的曼联边翼没
能起到串联的作用,进一步导致了中场的失势。
迪马利亚这个点的下滑,是阿根廷的另一块“短板”。世界杯上,“天使”是梅西身
边最重要的助手,作用大过阿圭罗、伊瓜因、拉维奇等人。但在曼联沉寂了大半年后,迪
马利亚似乎信心受挫,再难有惊艳表现。这等于从梅西身边撬走了一位类似苏亚雷斯、内
玛律级别的帮手,前场三叉戟的整体活力也难免受到影响。
对比起来,巴萨提供给梅西的,是一个尽情发挥的舞台,他们的传控体系,能帮助梅西
在前场最喜欢的位置拿球发动进攻,但在与巴拉圭的下半时,阿根廷无法通过短传渗透让
梅西舒服拿球,梅西要想得到球,先要冲刺几米甚至十几米去追逐一脚直传,而接球的位
置也不是最理想的。
出现这种差异,是因为阿根廷队友的个人能力不行吗?显然不是。追究最根本的原因
,恐怕还在于那两个字:体系。巴萨从克鲁伊夫时代维持下来的体 系,经过时间的打磨
,已运转的相当完美,而这种体系的存在,能够最大限度的扬长避短,弥补球员个体的瑕
疵。就好比一个聪明的箍桶匠,寻找出最合理的方式将 长短板拼接在一起,目的不是为
了让长板更长,其实是为了让短板不再那么显眼。巴萨的传控体系,降低了对手的控球时
间与攻击次数,巴萨的中前场逼抢,御敌于 国门之外,都最大程度的解决了球队“善攻
不善守”(这里的守指的是回收与阵地防守)的问题。可以说,体系让巴萨可以平稳运转、
立于不败之地,而赢球,则靠 梅西、苏亚雷斯等超强个体的灵光闪现。而在阿根廷,梅
西等人的个人发挥,仍有可能为球队带来胜利,但因为缺乏成熟的体系,或者说阿根廷的
“体系”眼下仍有 些支离破碎,球队基本依赖个人发挥,整体的波动性就要大得多,出
现时好时坏情况的概率,也要远大于巴萨。
(蒂普戴尔)
http://sports.sina.com.cn/g/2015-06-16/081976354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