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台湾足球运动的死胡同

楼主: yajenhina (完全莫札特)   2014-08-02 15:29:53
http://tpcmax.pixnet.net/blog/post/32643026
石明谨(左岸沉思)
四年一度的足球热潮又过去,对于台湾这个小岛而言,这股风潮来得快去得更快,有人说
台湾是个足球沙漠,不过奇怪的是,如果真是足球沙漠,为什么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可以
引起全国关注,照理说不爱足球就是不爱足球,就跟不喜欢吃茄子的人,不会每隔一周突
然有一天会喜欢吃茄子一样,台湾人久久一次的足球疯,证明足球运动有他的强大吸引力
,台湾人也无法避免被这股旋风席卷,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在这三年十一个月的期
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台湾的足球运动,如此的萎靡。
说穿了,台湾的问题并不在足球,在于整个社会环境与文化体系对于体育运动的漠视、轻
视甚至歧视、蔑视。台湾的社会风气或许不至于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是很
多人的观念却是“万般皆可以,唯有运动糟”。在许多国家,运动选手是国家的宝贝与门
面,他们总是在选手很小的时候,就挑选聪明有天份的孩子加以培养,但是在台湾,许多
老师都专挑成绩不好的学生、反应迟钝的学生,把他们丢到田径队、篮球队,做为一种管
教的手段,真正喜爱运动又具有天份而进入体育领域的选手,实在不多,这是所有运动项
目普遍性的的问题。
足球运动在台湾发展的问题特别明显,毕竟这是全世界最多人参与的运动,同时也是参加
的国家或地区数量最多的运动,其他的运动项目没有这么多国家参与,所以不会出现像足
球世界排名180名这种难看的数字,虽然经济实力与人口数不代表一切,但是以台湾的国
力,在这么重要的体育项目长期在世界排名吊车尾,绝对反应了这个国家在体育发展与投
资上面的重大缺陷,甚至我们可以说,了解足球的问题与困境,就是了解台湾所有运动的
问题与困境。
(图)
梅西、普约尔、哈维、伊涅斯塔、皮克、法布雷加斯等球员都是巴萨的青训学校“拉玛西
亚”(俱乐部路线)。
撇开“运动风气”这种主观意识的话题不谈,就从整个制度面来看,台湾的整个大环境俨
然就是体育的杀手,目前世界上对于运动选手的培养,有两大体系,在欧洲走的是俱乐部
路线,由地方及企业背景的运动集团,从小在青年训练体系中培养,另一个是美加的校园
体系,他们采取的是各级学校用丰厚的奖学金鼓励运动选手一级一级向上爬升,最后透过
选秀来到职业的殿堂。
这两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欧洲体系的优势在于他们有庞大的集团与在地各种商业与球迷
组织的支持,美国体系则是因为他们有非常强大且富裕的私校体系,在亚洲则多半采取双
轨制,在15-18岁之前由学校体系培养,之后则是由企业吸收培养,在日本与泰国都是采
取这样的方式。
(图)
(本田圭祐,早期求学生涯,一边念书一边在俱乐部的少年队踢球,而后高中加入体育名
门星棱高校,代表学校参赛。)
台湾则是集两种体系缺点之大成,首先是台湾的企业对于体育项目的投资意愿不高,就跟
科技产业许多大厂追求的是毛利率而不是品牌价值一样,台湾的企业对于形象的经营与在
地文化结合等长远投资兴趣缺缺,一支成功的体育团队需要数十年甚至百年的经营,包括
了庞大的商业架构、球迷的培养、在地方生根等等,例如纽约洋基、洛杉矶湖人、皇家马
德里、曼彻斯特联队(曼联),但是台湾的企业习惯的是短期获利了结的经营模式,对于三
五年之内看不到成效的项目,丝毫没有兴趣,台湾唯一的职业运动是棒球,但是经过二十
五年,台湾的职棒依然在草创时期,因为大家的着眼点都在今年投入多少资金,年底可以
有多少的回收,考虑的都是在半年一年内帐目结算不吃亏,难怪永远都在草创、永远都只
是职棒元年。
棒球如此,其他运动更不必说,台湾的企业其实并没有如国外的大企业有养“运动选手”
的习惯,说穿了都还是当做自己公司某一部门的员工而已,领的是一般上班族的薪水,要
兼做上班族的工作,企业对他们的管理方式也是视同劳动人力,事实上,选手是企业的“
资产”,而不是员工,但是台湾人对于运动产业缺乏足够的认识与概念,让职业运动无法
推展,而现在世界的潮流中,没有职业化的运动,是丝毫没有竞争力的。
美国的私校以提供优沃的奖学金做为鼓励,吸引顶尖的选手加盟,他们藉著自己的运动实
力,一层一层的往上爬,赚取更多的奖金,走入更顶级的名校,其实这概念跟企业的经营
理念一样,这些选手都是他们的招牌,选手扬名立万,学校的声望也就水涨船高,但是台
湾采取的是被动式的奖励,走的是错误的升学保送制度,台湾的升学体系狭窄且僵化,造
成学生无所不用其极,目的只是为了的只是想要简单的升学,参与运动不过是他们的手段
之一,这些选手一来对于运动本身缺乏真正的热爱与企图心,二来一旦达成升学目标之后
常常便脱离运动体系,等于浪费了长期的培养。
国家对于运动奖项夺牌的迷思跟精英政策,是足球运动无法发展的另一个主因,台湾人喜
欢追求的是轻易到手的虚荣,政府喜欢投资在一些参与国家数目不多,夺牌机率较高的项
目,或是偶尔出现一两位表现优秀的选手,就突然蔚为风潮成为重点发展项目,朝三而暮
四,乐于沾光而懒于规划,浮滥的投入资源,政府并非没有编列各种运动的补助预算,但
是用的方式、方向不对,永远不会有结果。
台湾曾经出现一则新闻,在某条河川上造了一座桥,却没有连接到对岸的道路,变成死路
一条,你不能说政府没在做事,但做错事不但无效,更是一种浪费。2010年台湾地区奥运
所有项目的收视总和,还不如世界杯的一半,要知道奥运可是有台湾自己的选手出赛,世
界杯足球赛不过是凑凑热闹就有如此效益,孰轻孰重一目了然,这并不是要贬低其他运动
项目,事实上这种见风转舵、反复不定的体育政策,对所有的项目都不公平,也都是伤害

至于精英政策更是最大的逻辑错误,美国知名的足球青训教练Tom Byer曾经说过,要提升
顶尖足球员水准的最好方式,就是提升那些最差的球员的水准,他在90年代到日本之后,
改变了整个日本足球的发展史,80年代日本曾经专案培养一批足球员,打算在奥运一举夺
牌,结果惨遭羞辱,不管是任何一项运动,只有普遍的培养足够的运动人口,才有可能长
期性的出现优秀人才,而且在足够的竞争与环境下,才可能进步,尤其是足球是一项团体
运动,光靠少数精英不可能赢得比赛,更何况你根本就培养不出精英。
台湾面临各级学校及年龄层球队数不足的问题,主要就在于对于体育的升学与补助,都是
只给少数成绩优异的学校与选手,久而久之,会产生两种效应,首先是会有几支名校的实
力跟其他学校开始出现落差,因为他们总是得到最多帮助的球队,于是乎强者益强,接下
来就是没有得奖希望的学校或选手,转去比较容易得牌的项目,至于这个运动有没有兴趣
,重不重要都是其次,重点是竞争对手少,所以最后每个运动项目都只有固定几个学校参
加,看起来是皆大欢喜,反正大家都玩到一项有机会赢的游戏,但最后结果就是没有竞争
、没有效益、没有提升。
过去十年台湾人看足球的习惯其实有很大的改变,对于各种足球赛事的电视转播也日趋完
整,加上偶尔的世界杯热潮,足球的环境其实比起一些在台湾得到庞大资源的冷门运动更
加具有前景,而且也是走向国际舞台最好的捷径,但是如果台湾的社会观念、企业理念还
有政府施政都是现在的模式,永远都只会是在死胡同里打转,世界排名180绝对不是谷底

原文发表于两岸公评网
http://www.kpwan.com/news/viewNewsPost.do?id=968
延伸阅读:
体育班制度 是危害台湾教育的元凶 (林德嘉 师大教授,前体委会副主委、足协祕书长)
http://www.epsport.idv.tw/blog/blog/show.asp?repno=2626&nickname=epsport
...台湾体育班的学生,不一定真得是运动天才或体育菁英,只因他们不爱唸书,在这条路上
竞争较少,才有机会升学;不过根据我常年来的教学经验观察,许多体育班学生保送甄试
上大学后,反而与大学文化格格不入,变得孤僻与自悲。
也许有人会不相信,许多已读到台湾体育相关研究所的学生,因程度太差,连很基本的英
文单子都看不懂,甚至还欠缺自修的能力,如果他们能在运动成绩上不断缔造佳续,还可
以受到外界的认可,但因体育班制度下为追求成绩而遭到恶操留下的伤势后遗症,可能在
进入大学后发作....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足球说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Footballtellstory/photos/a.565003246916385.1073741831.458491330900911/573539246062785/?type=1&permPage=1
这类故事,不只香港、不只足球,台湾也不断发生。
Tom Byer 青年足球专栏:培训精英 从最差那位做起!
http://goo.gl/f6QOq3
作者: Ricrollp (J.M.M.)   2014-08-03 00:38:00
太中肯了
作者: starchiang (有你們真好)   2014-08-03 01:20:00
中肯,而且四年之后再贴一次,还是中肯 XD没有酸的意思,纯粹觉得台湾体育界的很多问题一直在重复,所以十年前反省的文章,十年后在看一次依旧中肯无比,因为这十年来,进步有限、改变不大
作者: apa9394 (委员长老虎)   2014-08-03 12:53:00
我也都花很多时间检讨别人
作者: playboy543 (Ricardo.N)   2014-08-03 17:24:00
不妨想想自己在这个环境里能做到什么
作者: nstw (伤寒玛丽)   2014-08-03 19:01:00
男娶洋女嫁洋 混血儿组的国家队最棒惹
作者: ladyous (一辈子的学生)   2014-08-04 13:06:00
不用谦虚 台湾真的是万般皆下品 棒球是国球 敢让小孩打棒棒球的家长有几个 这还是有职业联赛的运动 更别提别的
作者: nstw (伤寒玛丽)   2014-08-04 16:52:00
还有更恐怖der就是敢结婚敢生小孩的有几个
作者: jt020102 (蜻蜓)   2014-08-04 18:29:00
中肯…
作者: fuxin999 (高雄盐埕旭)   2014-08-05 00:29:00
请体育台多请些前国脚当嘉宾讲评,帮球员创造点出路呗!
作者: charogne (热带夜)   2014-08-05 11:08:00
吕桂花教练最近要在爱尔达讲女子U20世界杯呀其他人能不能讲 这个要看口条、有没有料...
作者: fuxin999 (高雄盐埕旭)   2014-08-05 13:21:00
凡事都要训练,嘉宾开始,球评中也可以分享当球员的趣闻其实也让浅球迷在电视看球时增加投入感&亲切感
作者: garfieldxx (加菲猫)   2014-08-06 23:34:00
推!其实在台湾要发展体育真的很难,重点就在于家长们不会放手让小孩去寻梦,一直认为运动当兴趣就好,但这也不能怪家长,因为台湾真的没有给运动员完善的照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