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SKI双板进阶 手稻+留寿都心得

楼主: e2167471 (乔妹)   2025-03-20 00:42:27
※文长警告※
雪龄:
2024 日本8天 (2天一对一)
2024 广州融创3天
2025 日本9天 (3天一对一)
滑雪机累积>15堂
模拟机累积2堂
【2024年 - 初次滑雪】
在SSTC上了几堂课之后出国,手稻4天、Kiroro 4天滑满
最后停留在“脚往后退治百病”的滑行理解
红线搓雪顺下,黑线只能下机压雪道,蘑菇完全不行
回台湾后,初步设下了希望明年能学到蘑菇的展望
文章代码(AID): #1byR3lNZ (SkiSnowboard)
【2024年10月 - 广州融创3天】
刚好有朋友邀约,在国庆假期间出发
其实3天滑下来没什么进步,毕竟半年没滑,又没请教练,雪道也短
更不用说人一多的时候,那排队人潮真的是精采
充其量就是找回感觉而已
这趟本来想顺便买鞋
没想到中国那边单板比例甚至比台湾还夸张的感觉
在融创那边逛了一圈,几乎没什么选择,而且也很贵
最后决定还是去日本买
也发了一篇文请益
文章代码(AID): #1d2-QH9n (SkiSnowboard)
【2024年12月 - 东京买鞋】
很感谢板友们热烈的讨论以及提供资讯
最后预约了板友推荐的店家
买了NORDICA SPEED MACHINE 110,内外热塑+订制鞋垫
【2025年1月/2月 - SSTC】
睽违半年回去上雪机课,顺便适应鞋子
前一两次穿的时候,脚会有点不舒服,之后就完全没问题了
雪机上开始往carving做练习
这两个月间自己又看了很多影片
影片我主要看欧美的为主,觉得欧美教学影片比较直觉
中国的很常把技术拆分太细项,看完无法融会贯通
在这过程逐渐理解了弯形与双脚承重的关系
●换刃时机修正
八字-半平行的滑行
承重50-50的平板位置习惯是发生在弯中,也就是S的最左右边
这种滑行方式是用外侧板一路弯到尽头,然后用搓雪转向
看起来像S,但实际上比较像是Z弯
但如果要抵达完全平行
就要加上early edge,必须在S的正中心恢复50-50平板开始倾倒换刃
看教学影片,在那个位置会有一小段的轨迹消失
我觉得这是从八字学习上来的一个重大关卡
可以说是不同的滑行方式了
半平行再练十年,也不会变成完全平行的
尤其滑雪机台真的太小,其实很难意识到弯形
于是开始跟雪机教练讨论这些细节,也做了很多练习
去年初学时,讨论的东西时常广而发散,现在则是常锁定在很特定的位置
而每个人的身体感受真的都不一样
跟教练讨论这些微妙的差异是很重要的
包括翻刃的脚感、动作启动的感觉、板子的回馈等
经过了几堂课的练习与适应,终于能在雪机上做出early edge
往完全平行迈进了一步
雪机教练说,他期许我这个雪季能够咖起来
【2025年2月 - Craftzy模拟机】
出国前也去Craftzy玩了两次模拟机台
就是前方有一个萤幕,左右横摆的那种
模拟机的练习也很有帮助
包括翻刃的方式与节奏、以及滑行的姿态
由于机台的特性,能够强迫自己感受“纯翻刃不转板”的动作
而为了要更好地快速换刃,身体反弓的强度与精度也都要更高
比起滑雪机,模拟机更像是一种重训器材的感觉
能够很高强度、针对性训练一些动作
而且也很像在打电动,满好玩的XD
【2025年2月 - 买板】
有了自己的鞋之后,想着只差板子,就能直接上缆车了
想着想着,忍不住就开始看
板子有一些参数,也做了相对应的功课,请教了几位不同教练的意见
台北地区的雪具店全逛过了,选择实在太少
于是上日本代购网站找二手,只能说是琳瑯满目,选择又多又便宜
最后买了一张二手板:Head V-Shape V8 (All Mountain 19-20)
板长163cm,腰身7.5cm,感觉非常适合我现在的滑行
https://i.imgur.com/XsDayoY.jpeg
而且也满好看的XD
后续因为一些寄送问题,回不来台湾
临时改成寄到饭店,直接在日本冒险开箱,又是另一个故事
还好品项非常棒XD
【2025年3月 - 手稻一对一】
https://i.imgur.com/rVHkmFc.jpeg
一到札幌,首先就在手稻安排2天一对一
第1天一踩上雪面,就开始尝试做early edge
感觉很好,几乎就跟想像中差不多
只是承重的感觉还在适应,有时会被其中一只板子带跑
于是开始逐步增加翻刃细节
其实也就是在处理50-50平板阶段的各种细微变化
这边我有意识的加入了在模拟机上学到的动作
那种纯粹横向的训练,真的对学习完全平行很有帮助
不过入弯还是会不自觉转板,而且我开始意识到这件事了
原来转板是来自身体本能对early edge的恐惧XD
也加入了外侧雪杖点地,来训练反弓
发现左手雪杖离地面都还有点距离,看来身体比较不信任左脚
第1天上午结束前,去滑了一趟圣火台黑线(跳过前段蘑菇)
我:“去年这条我滑起来很勉强,要抬脚才能转弯。”
教练:“以你现在的程度加上今天的雪况(薄粉),你会发现咦?也不过就这样。”
半信半疑地一试,发现还真的是这样
现在懂得入弯倾倒、外侧雪杖点地之后,竟然对陡度已没什么感觉?!
去年我站在坡顶怀疑人生,想着这真的是给人滑的吗?
现在我只觉得雪杖要点到地,身体好像要多弯一点XD
去圣火台黑线路上,有一小段约10公尺蘑菇,在那边卡了一下子
教练:“过几天去留寿都,我带你滑黑线蘑菇,到时再来练练。”
我OS:“我是想学蘑菇没错,但一上来就黑线蘑菇吗...”
(去了留寿都才知道蘑菇都是黑线XD)
下午去山顶滑了几趟红线,适应在陡一点的地方做同样的练习
下山时经过女子大回转的后半
刚好遇上大雾,视线极差,也很陡
https://i.imgur.com/Z16EPev.jpeg
但也顺利下来,完全没有停留或卡脚,感觉确实又前进了一步
教练也带我试了一下树林及一点点道外
虽然是简单的树林,但初体验还是满不适应的
因为到处都是松雪,完全无法做大幅度转板来减速
几乎就是得一路接近直板在前进
一旦身体怕了想转板,马上就会被松雪卡住
稍微适应了之后发现,虽然松雪不好转板立刃
但也因为是松雪,就算直板也没什么可怕的
好像比较多是利用板底与地面的角度在做控速?
不过树林不在这次上课的重点,就是转换雪道时,当联络道试一下而已
下课前,在绿线密集练习了鹤弯
我的教练是很推崇鹤弯的人,他说如果想练功,大可就一直练鹤弯
练了一个小时鹤弯,感觉对弯的稳定度大有增进
教练说此时距离完全平行已经很接近了
●第2天
上午直接上山顶,目标是挑战北壁
https://i.imgur.com/2fBLMZm.jpeg
首先试了一趟简单一点的男女大回转
结果在第二个弯就因为重心太靠前,把板子往下喷了几十公尺
都在走路捡板,根本没练到
这季我开始遇到“把脚往后退”的副作用
去年初学时,用“把脚往后退”这招的确让我快速进步
但是因为太依赖这个动作,反而习惯重心前坐了
重心前坐在机压雪道还好,但在乱雪或松雪却容易把板子掉在身后
不放弃,还是去挑战北壁
在北壁掉了三次板,都和重心前坐有点关系
应对乱雪起伏也不稳定
后段在教练帮我把固定值加了一档之后顺利很多,有抓到一点感觉
下午回到绿线专心练鹤弯,逐步加入了很多细节
外侧雪杖点地、从脚踝骨球下方去感受翻刃、胫骨贴著鞋舌不要压、
换脚时以外刃落地、平行换刃后再抬脚等等
其实练功还是要用绿线练
就算是缓坡,也完全能练功,你只要做很困难的事就行了,一点都不浪费时间
双板有无数种增加难度的练习法XD
最后一趟放开来滑完
教练:“你今天圆满了。”
我:“怎么说?”
教练:“你最后有一两个弯咖起来了。”
(影片)
虽然不太懂怎么搞的,但初次解锁carving!
【2025年3月 - 手稻后2天】
https://i.imgur.com/1DUwG8w.jpeg
一个人上红线狂练,缓坡做鹤弯,陡坡正常滑
这过程中,明确掌握到carving的脚感了
当把钢边踩到一个程度,板子好像突然静止不动了,也没有沙沙声
钢边上好像有轮子一样,自己在跑的感觉
原来这就是carving
我以为carving要由别人来看才能知道,原来自己就能知道
我以为carving要有速度才能做,原来缓的地方更好做
原来我学的所有东西都没有白费
一路上的挣扎,都逐步带着我打开了carving的大门
https://i.imgur.com/XMuNfEk.jpeg
【2025年3月 - 留寿都一对一】
https://i.imgur.com/VbqcfU4.jpeg
第1天抵达留寿都只来得及滑一个下午,就在西山玩一下
第2天安排了同位教练的一对一,直接冲去Isola
目标是把前几天学的东西练熟,然后学一点蘑菇
外侧板已经明确在carving了,中间再加入了一点高低胯的动作
能让反弓更稳、立刃更灵活、内侧更轻
做出这个高低胯时,我发觉我吊带裤的内侧吊带会有被拉伸的感觉
雪服竟然意外能帮助滑行啊,超有趣的XD
(影片)
最后加入内侧板的意识,不去做内侧板承重,但要做出它的钢边
下午时已经能滑出两条线了
虽然还不太习惯,加上滑一整天脚累了,所以有点搓XD
(影片)
●黑线蘑菇
练习点杖换刃的时机、应对起伏的技巧,以及随时维持反弓
现在觉得,蘑菇跟一般滑行其实没什么不同
只是蘑菇是节奏非常紧凑的弯
不像一般机压雪道,每个弯都能拉到十几公尺以上,能够慢慢感受不同阶段
蘑菇一个包只有二到五公尺,需要在一瞬间经历所有阶段
所以身体要能做出非常迅速细腻的反应
(影片)
慢慢适应之后,尝试用半平行的方式去滑,发现意外顺利
重心比较灵活了,比较能够维持居中,不前坐也不后坐
能够2-3个包一弯,偶尔也能做一小段连续弯
(影片)
虽然还不熟练,但至少已经是下双黑蘑菇不会摔的程度了
去年设下的目标,今年顺利达成,找对教练本当良
这天把Isola所有雪道全部都滑过了一遍
教练:“你现在也可以算是all mountain了。”
【2025年3月 - 留寿都后3天】
旅途的最后几天,一直在练习鹤弯、carving、蘑菇
当然也有跟朋友们一起玩,就不是全在练功了
轻松滑的时候,就自学一点平板360旋转、倒滑、横滑
故意重心前坐后坐的滑,练习各种状态的滑行
鹤弯已经可以做到整个C都是单脚,两边雪杖全程触地
现在面对任何雪道,都只是想办法把外侧雪杖往地板画而已
去年我想的是“脚往后退”,今年我想的是“外侧雪杖”
两个雪季的最后,我都得出了一个吾道一以贯之的滑行方式
看看下个雪季是否又会有不同的体悟XD
期间也一边和雪机上的教练讨论了很多
现在虽然已经掌握carving的脚感
但看影片发现,我会在50-50平板的时候偷转一点板
虽然没有搓出雪,但实际上就是在转,果然身体还是会怕early edge啊
导致S的中间有一个弯形不连续的断点
后续尝试多点耐心,感受板子的加减压,确实回到平板、再慢慢立刃
如此就能感受弯形衔接、大圆进弯
旅途比较遗憾的是,5天都没能看到羊蹄山全貌
揹了相机上山,还是只能拍到山腰
去年大家会决定来留寿都,就是因为我说我想看羊蹄山XD
https://i.imgur.com/Ih74fth.jpeg
https://i.imgur.com/186BZPb.jpeg
【留寿都雪道心得】
山很大,特别是Isola雪道很宽,滑起来很爽
Isola无法纯观光,需要能滑红线才能来,因此人相对少
以练功角度,Isola真的是没话说
缺点就是交通略不便
从西山出发,走最短路径直冲Isola山顶,大概也要花上一小时
●East No.2 Pair
自己在留寿都很喜欢的缆车路线
这个缆车几乎只能从黑线蘑菇滑下来抵达,所以人超少
从东山顶走红线EAST TIGNES,转黑线ACROSS-A,反复刷
EAST TIGNES比较窄,偶尔人不少,陡度适中,可以练习控制弯形
ACROSS-A就是练蘑菇,长度陡度都适中,不会过度烧腿
●西山
西山虽然小了点,但其实很好玩
陡绿线、缓绿线、均匀红线、黑线蘑菇、黑线乱雪应有尽有
而且夜滑全都能滑,以夜滑来说简直是神山
白天的话上面也有树林能玩
很多人说留寿都就是要玩树林
但可惜这次重点没有放在树林,只学了一点
看看之后还有没有机会
【24-25雪季结束心得】
因为待了九天,也算滑过不少雪面
松雪不好练功,板子随时在撞雪,很难感受立刃
阴天无雪、带点小冰块则是滑起来最爽的
速度很快,立刃清晰,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出太阳的湿黏雪会有种随便都在立刃的感觉
但实际上也不是这样,就是好像板子笨笨的不太灵活
冰面是直接侧滑,完全咖不进去,但很刺激
不同雪面也就是不同挑战,也希望自己在所有雪面都能滑出心得
目前比较苦手的算是松雪吧,希望自己用7.5公分宽的板子也能在松雪来去自如
明年如果树林再更熟练一点,或许就能在粉雪日多练一点树林
教练虽然都会称赞我学得快
我却宁愿自己是学得很慢,但已经滑了十几二十年
去过BC、能上跳台、什么雪况都遇过、什么技术都有的人
双板学无止境,解锁全山、打开carving的大门,也只不过是刚开始而已
一年就滑个十来天
要滑几年,才能时速80+、屁股贴地、甚至是飞起来呢?
期许明年能更精进carving、蘑菇、树林,并接触一点简单的trick
文写得很长,除了为自己做纪录
也希望能给处在相近阶段的雪友一点参考,互相分享
作者: zx87p (Skier&Boarder)   2025-03-20 00:57:00
感谢分享。请问身高?为何选163cm的板子?
作者: dQoQb (猫把鼻)   2025-03-20 02:57:00
感谢详细的分享 恭喜进步很快!
作者: cccmn   2025-03-20 07:07:00
同为双板族 推
作者: tcw026 (sugardaddy)   2025-03-20 08:25:00
第二年能滑到这样,真的很强!
作者: qize1428 (倫)   2025-03-20 08:55:00
双板有那么热心分享的板友入坑真好捏
作者: s9300519 (wang)   2025-03-20 10:31:00
很棒的纪录分享,各人浅见,蘑菇可以不用这么早接触因为前期还有很多基本动作要先练
作者: babycarlos (卡洛斯)   2025-03-20 10:44:00
推详细分享,满喜欢这种个人进步心路历程的,真的每个阶段会有自己的“一招治百病”XDD教练感觉也满会教,还会用调整装备让你体会不同感受
作者: notimenofree (逼逼逼逼逼)   2025-03-20 14:28:00
太长没看完但认真给推
作者: achen0928 (Allen Chen)   2025-03-21 12:22:00
我后来也是发现“脚往后退”很好用,可是几年来左脚还是不稳定。大叔我从年轻时就平衡感不好,现只求可以红线顺下。
作者: kgblbarbar (老米)   2025-03-21 14:42:00
感谢分享~ 练功神人~ 我今年认真滑ski超挫折 哈哈哈但摔得次数比SB少多了 两个都好玩 但SKI有种在练功打怪的感觉 一关一关练 一直解锁成长也很赞但有时太难也是心很累~ 体力差啊 哈哈然后想要进步我也喜欢一对一教练 可以针对问题解决一对多比较适合新手
作者: K801 (k801>///<)   2025-03-21 15:58:00
黑线入弯倾倒真的很像跳悬崖XDD
作者: countD (§爱思)   2025-03-21 16:45:00
弱弱问脚后退是怎样的概念 by只上过一次教练课的人XD
作者: Eileenso (当时 朱 颜 明 艳)   2025-03-21 17:35:00
缩脚踝的意思
作者: sportagent (乱看一通)   2025-03-21 21:48:00
难得看到台湾skier的分享,加油
作者: angrycat (angrycat)   2025-03-22 01:03:00
虽然我是玩sb的但乐于见到这种ski优文
作者: Jerryamd (Let's go cubbies)   2025-03-22 02:07:00
感谢分享,台湾真的太少 skier 分享好文
作者: kgblbarbar (老米)   2025-03-22 15:17:00
Ski就是 我独自升级~明年考虑去妙高或志贺 白马 反正新手也逛不了全山八幡平 玩玩 通车去安比 感觉也不赖Ski的心得~ 就是 从半制动转平行时 跟SB一样出弯 重心移到新的山下脚之后 一起把双脚ski抹到另一刃 就可以平行了 这边卡很久 哈哈还有要纯用整个脚掌 转板头也好难 会突然加速喷出去我看你的Carving心得 好像是不转脚的方向 而是直接换刃 然后用ski的sidecut走?
作者: HKfood (来杯香滑奶茶吧)   2025-03-22 18:48:00
推分享讨论 左图是不是后坐了?最近华人雪圈好像很流行说“收紧脚踝” 、 脚往后拉
作者: hsnupool (abc)   2025-03-22 22:30:00
同学推
作者: kgblbarbar (老米)   2025-03-24 00:00:00
好难啊~ 希望下个雪季可以咖起来
作者: SLAC (滑雪教练Phil)   2025-03-27 09:30:00
教练是哪一位呢?
作者: endless0121 (囚鸟不要开招 开招时机?2)   2025-05-17 23:16:00
75粉雪太勉强 找个90板腰的比较兼顾道内跟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