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x87p (Skier&Boarder)
2018-01-26 18:12:38滑雪版的“装备”这个分类快变成“买卖”专用了,
还是希望大家可以多分享一些关于滑雪装备的购买与使用心得。
************************
我一直都是 Salomon 这个法国品牌(*)的爱好者。
*:1947年在法国创立,但2005年卖给了芬兰的AMER。
滑雪老舖推出的商品,
性能当然没话说,
最重要的是它的设计很对我的味,
再加上价格设定上我认为也符合它的品质和身价,
所以我全身上下的滑雪装备除了内衣裤和护垫外都是 Salomon。
我四年前决定从戴毛帽改成戴安全帽时,
购入了 Salomon Phantom 08 Custom Air。
我买黑色的,
另外帮我太太买白色的,
都是12-13 年的旧款。
因为是在网络上买的,
没有试戴,
只有看尺寸图挑了 M 号,
结果我实际上戴起来有点太小,
我太太戴起来则刚好。
不过我在里面垫了毛帽之后,
倒也不是不能戴,
就加减用了,
没想到也用了4个雪季了。
在买了这个安全帽之后,
雪镜的部分一开始还是沿用之前的杂牌。
那时候就觉得眼镜和安全帽之间的气密性不好,
会有空隙让冷风灌入,
所以前后换了几次的雪镜,
可是连换成 Salomon 的雪镜之后还是没办法改善这个问题。
上个月本季第一次滑雪时,
把安全帽拿出来整理时发现我的安全帽表面有点剥落了,
(同时间买的我太太的安全帽倒是都还很 OK)
想想这个安全帽也用好几年该换了,
就上网搜寻了 Salomon 的新产品,
最后购入的就是这个最新款的安全帽: DRIVER。
https://www.salomon.com/jp/product/driver.html?article=399194#
看商品图片可以了解,
它最大的特征是就是把安全帽和雪镜合而为一了,
外观看起来有点像机车安全帽。
采用这种设计的商品虽然有在慢慢增加中但还是不多,
没想到 Salomon 这个滑雪老舖竟然也这么快的就跟着推出。
像 DRIVER 这种二合一的安全帽对我来说有两大好处:
1.从此不用担心安全帽和雪镜中间会因气密性不足导致冷空气大量灌入的问题;
2.携带操作方便,不用再担心忘东忘西。
所以当我看到 Salomon 这款新的安全帽上市后,
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
目前的产品线有下列几种(价格是未税价):
MEN:DRIVER+(30,000日圆);DRIVE(28,000日圆);
WOMEN:MIRAGE+(30,000日圆);MIRAGE(28,000日圆);
有没有“+”的差别是在于调整内盔的松紧时,
有“+”的是用可以手动简易灌气泄气的空气垫,
没“+”的则是用旋钮调整束带松紧。
我之前Phantom 是就是用空气垫调整的,
不觉得是很必要的功能,
因此这次购入的是没有“+”的DRIVE。
除“+”功能的差别之外,
另外还有几个简单的配色可以选。
至于3万日币这个价钱我觉得适中。
Salomon的安全帽和雪镜,
当季新品单买的话最低阶的至少都要1、2万,
这次不但是当季新品还是最高阶的却只要3万,
比拆开来买划算多了。
总之没考虑多久我就开始上网找商品准备下订了。
不知道是因为是太抢手还是新商品货源少,
找了好多购物网站才好不容易找到有我需要的样式和尺寸。
一样是没有试戴就买了,
不过有了之前的购买经验这次就直接选 L 了。
商品到货之后,
立即在雪场实际测试了三天,
简单感想整理如下:
商品外观与功能:
1.头顶有七个通气口,
有个大的滑动开关可以控制通气口打开或关上。
2. 镜片(雪镜)是跟机车安全帽一样,
手动控制上收还是下放。
3.镜片部份附了蓝色和橘色两片,
可以快拆。
可以依当时的状况选用适合的镜片
或是整个拆下来变成一般的安全帽再搭配其他雪镜,
推测镜片将来如有需要应该也可以单独购入。
4.安全帽和备用镜片都有附收纳袋,
让携带和使用上便利许多。
我之前买的 Phantom 就没有附。
使用感想:
1.我最关心的安全帽和镜片的气密部分,
严格来说,
还是有冷空气会从镜片的上半部和安全帽的空隙中灌入。
不过量比起我之前用的两件式的少很多,
而且从构造上来看应该是为了通风故意这样设计的。
2.镜片的下半和脸部之间贴合的程度,
老实说没有两件式的好。
它下半部采用了较厚较宽松的泡棉,
但还是很难完全贴紧脸部,
这部分要靠脖围来调整才能减少脸部暴露在冷空气中的面积。
3.镜片还是会起雾,
因此还是要做好防雾措施。
4.我本身有戴眼镜,
对配戴 DRIVER 完全没有影响。
DRIVER 这种二合一式的安全帽比两件式的对眼镜的容忍度高很多。
5.镜片的开合还算顺手。
不过因为刚使用且有戴眼镜,
单手开镜片会卡卡的,
目前是一手压头一手开镜片比较顺。
不过我想抓到诀窍后单手开镜片应该没问题。
6.尺寸上这次选了 L 号,
非常的适合我的头形。
不用再另外垫毛巾戴起来就很舒适,
稍微调整松紧就能安稳的戴着。
和传统两件式的比较与缺点部分:
1.不知道确实的原因在哪,
但是 DRIVE 比我之前买的 Phantom 重了不少。
也许跟 size 从 M 变成 L 有关,
但我想即使同 size 应该也是 DRIVE 较重。
我用体重计大概量了一下,
我的 Phantom M size 重约 500g,
DRIVE L size 不含镜片重约 800g,
含镜片约 1,000g。
不像两件式的安全帽和眼镜对头部的施力点是分开的,
二合一式的重量都是集中压在头顶,
所以对安全帽重量的敏感度会比两件式的更高。
二合一式的做得比较重这一点需要改进,
Salomon 应该在维持安全与舒适的前提之下努力轻量化才对。
2.气密性方面,
虽然符合我的需要所以我个人很满意,
但是说实在的如果挑对适合的安全帽和雪镜,
在气密性上两件式会比二合一的好很多。
毕竟构造上雪镜才有办法紧贴脸部,
二合一式的镜片则是和脸部之间保持宽松的距离。
因此二合一式的镜片上方透气部分无法调整只能接受,
镜片下方则要靠脖围来补强。
镜片没办法紧贴脸部,
对带眼镜的人来说是一大好处,
但如果不戴眼镜又习惯滑快的人,
那会觉得气密性太差带起来会觉得太松或太冷。
总之 DRIVER 这种二合一的安全帽对我来说最大的优点就是非常方便。
滑雪时用手一拨就可以控制镜片戴上还是放下,
休息时脱安全帽就是一起脱雪镜也很方便,
从此不用再害怕小东西太多忘东忘西。
气密性方面虽然没有我想像中的密不通风,
但这应该是设计上就是要通风的,
而且已经比我之前用的和安全帽不合的两件式好上太多。
实际上使用三天下来的感觉,
我认为这款二合一式的安全帽很吃使用者经验,
必须要自己真正的戴着上雪场才知道合不合自己的使用习惯。
我想这一类的二合一式的安全帽较适合以下族群:
1.配戴眼镜;
2.想省事不想带太多配件;
3.对镜片要求不高(因为专用镜片选择不多);
4.不滑很快,对气密性要求不会太严苛。
以上是简单的购买和使用心得报告。
总之相隔4年再次购入 Salomon 的安全帽,
而且是当季最新款的,
无论在价格还是使用上我都非常满意,
值得推荐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