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台大人,我们为什么要做服务课?

楼主: Fish4016 (林于圣)   2006-08-14 11:15:53
台大人,我们为什么要做服务课?
94.05.20台大学生代表大会决议通过《服务课程改革建议书》
一年后,台大教务会议于95.06.02决议通过全新的《服务学习课程施行办法》
台大服务课程改革终于走向实践的阶段
文\林于圣
  台大服务课程施行至今八年,修习过的同学们或多或少都会有此疑问──“我们
为什么要修服务课?”
  我们期待的当然不是听腻的官方说法:“为养成学生负责、自律、勤劳、服务与
互助合作之美德”,也不是老一辈总挂在嘴边的:“这些年轻人娇生惯养,吃不了苦
,要给他们锻炼的机会”。
  作为一个大学必修的正式课程,与其他所有的课程相同,“服务课程”必须有他
存在的理由。那么,这个理由是什么?是和国文、历史、公民相同,为国家认定的国
民基本素养?还是和英文相同,被核可为必须紧跟的国际潮流?这个不只存在于台大
,在全台湾各大学都极具卖点与普遍性的课程,究竟凭什么要标榜学风开放、选课自
由的台大人低头?
  'Service Learning',是八零年代以来在美国教育界掀起热潮,而且愈演愈烈的
教育理念。滥觞于教育家杜威learning by doing的想法,服务学习强调的是在服务中
体现书本所欠缺的社会价值所在,而且不但期待学生经由服务而学习,更期待学生的
学习能够有所贡献于被服务者。举凡哈佛、柏克莱等名校皆将服务学习纳入重点课程
,非但成立一级教育单位进行关注,每年更投入大量教学、研究经费及师资于其中。
  这些事实,在十年前台湾教育界掀起美国热的时候,成为台大决议“引进”服务
学习的理由,也是国内各大专院校纷纷制定服务课程施行办法的原因所在。遗憾的是
,当年决定起而效尤的台大校方,只见到服务学习在美国教育界的热闹与风光,却忘
了多付出心力考核Service Learning的核心价值,依样画葫芦之余,人力、经费及相
关研究皆未到位。
  于是,台大服务课程施行至今八年,无论师生,骂声都远远盖过掌声。可以说,
服务课程是台大近年来最病态的存在之一,整个学期的课程可以只丢给学生一条抹布
、一根拖把,有着只负责点名的助教以及从未出现过的授课教师。
必修零学分、没有知识承载度、没有教学预算、没有专业教师、没有专责主管单
位以及鄙视、扭曲课程价值的各级教务处室。试问,这样的课程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
?为何风行全美的服务学习到了台大(或者说台湾),居然变成这种样子?
  台大学生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学代会),于九十三学年度正式决议向校方提出
《服务课程改革建议书》,要求开放、多元、自由选课等改革内容,要求校方正视学
生需求,杜绝出席校庆演讲可抵免授课时数等严重侮蔑课程价值及不尊重学生受教权
的不当行为。学代会并强调多元化授课内容的必要,社区服务及校外志工服务等皆为
台大服务性社团服务队的优良传统,不该在授课大纲中缺席。
  服务学习,不能侷限在狭隘的校园环境清扫,服务课程不是丢给学生扫地用具即
可,学生还需要学识的传承,及专业的知能训练。学生不是校园清扫的廉价劳工,正
如同不会因为修习烹饪课而担负全校伙食重任,校园环境清扫也只是课程内容的一部
分,学生不该沦为总务处年年削减清洁工的替代物。
  一套优良的服务学习课程,必须包含学生的自主参与及积极奉献。学生在课程中
不只是单纯的被教育者,而是课程规划的参与者。最基本的,学生不会侷限单一服务
项目,可以自由选择、自主参与授课内容,如捐血志工、社区老人健检、脚踏车维护
等;学生可以拥有充足的服务学习数据库,如专案规划、志工伦理守则等知能训练及
咨询师资。
尤有甚者,当学生能够因为“对操场夜间照明设备不满”而提出研究计画,能够
申请成为服务课程成绩依据;当“山区小学课后辅导”成为学生自主规划的暑期服务
内容,才能算是台大服务课程改革的成功。
台大人,不会随波逐流,不会逆来顺受。如同大家期末在选课新制上所激发的活
力,服务学习课程应该成为我们发声的途径。假若诸如《行政官僚问题之我见》及
《选课新制建议书》都能够成为服务课程的成绩选项,我们可以期待学生的活力获得
更大程度的成长。
  虽然,服务课程新制仍旧存在极大的侷限性,虽然大一新生仍旧无从选择,仍旧
只能从事校园清扫,台大也依旧没有服务课程的专责主管机关。但改变就有希望,相
信服务课程改革的结果会趋向美好。
  然而,倘若校方的改革只是嘴上说说而流于形式。那么,一个没有教学价值的课
程当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台大人,各位同学们,服务课程改革需要我们一同来关心,请让我们一同关注服
务学习理念的落实,请让我们一同来关注台大进步的决心与力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