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的往事了 认真回应 不唬烂
我有住家里单趟通勤两小时(中间一直转换交通工具)一学期
毫无生活品质的经验 给大家参考一下
板上或许也有跟我一样两小时
但我们的上班时间比较早(7:40要到校)所以内容比较特殊一点
而且当时我家住在非常偏僻的地方
4:50 起床 瞬间盥洗 (冬天 天还是黑的)
5:00 背包拎着立刻出门 走去公共汽车站等公共汽车
因为这个公共汽车超级不准时
所以我必须在他开车前 就先在原地等待
5:30的公共汽车 有时候5:20来就开走 那当天我就一定迟到
因为下一班绝对卡不上火车 我都会提早15分钟在公共汽车站等
到了火车站 要等30分钟的火车 我就想办法打发时间
买早餐、吃早餐、看书等等的
现在回想起当时2月的寒冷 在月台等著上车 都历历在目
6:20 转区间车 25分钟车程
调闹钟先睡觉20分 通常都能够睡着
被闹钟吵醒 差不多就到站了
6:45 从火车站走路到学校15分钟
7:00 全校我第二个到校 (第一个是警卫伯伯)
整个过程可以看到从天黑到天亮
很尴尬的是 假使我坐晚一班公共汽车 可以晚起一小时
因为公共汽车到火车站 可以几乎无缝接轨
不用在火车站多等那30分钟的火车
但是会迟到“一点点”
即使我从火车站出来用跑的到学校 都还是会迟到
到了学校7:00 办公室也只有我一个人
这时 已经距离我起床时间 也有两个小时多了...
光是 “走路→公共汽车→等火车→上下火车→走路”的过程
就差不多筋疲力尽
当时一周是20节课 一天2、3节的都还好
我还有上资源班的 所以有时早休7:50 就直接开始上第一堂
6节的那天真的会上到晕 如果还有临时晨会的话
下班就更尴尬了 4:03的火车 理论上是可以搭得到
因为还要带路队 看放学等等之类的 没办法直接搭
家住得偏僻 学校也偏僻
下一班火车是5:11的
那一个小时我就好好运用 来改作业、出题目...
等到5:11 就复制一样上班的情节倒推回去就好
不过不用像早上那样在火车站枯等30分钟的火车就是
到家就是在客厅沙发上倒头就睡...
睡完再吃饭 洗澡 然后9点睡觉
生活品质 = 0
九点前我还要准备好隔天的东西放在一块(手表、背包、钱包)
能够让我一起床盥洗完直接一把抓
那个学期过完 我选择出来租屋
就租在学校旁边啦 骑车不到1分钟 走路3分钟
7:30起床
走路到学校不但不迟到 还是全校最后一个到的老师
生活品质100分
因为睡觉时间也拉晚了
每天又会多出四个小时的时间
又少去了那些辗转的奔波
一开始会觉得 时间跟力气怎么变得这么多啊
久而久之 边际效应出来 也就习惯了
后来辗转换了几次工作
通勤时间成为我的第一考量
工作内容与薪水都是其次
当时的恶梦还是一直影响我对于工作的选择
超过10分钟我就宁可放弃
屈就于薪水比较低但离家近的
除非今天有个工作单趟要只要一小时 但薪水还能看
我会接受 然后选择租屋
个人一点经验与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