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有点广,分开回。
我的想法不一定代表全部主管,仅供参考。
※ 引述《qmqmqm ()》之铭言:
: 用这机会问问原po, 现代的面试流程已经大不同了
: 有很多的screen, 碰到主管都是最后的事了
: 所以如果对方没, 或是没办法针对JD来问怎么办?
如果这边指的是用人主管没有问专业的事,要靠自己想办法说出来。
上一篇有提到,把要说的事情,塞在答案中讲出去。
对方不做球,自己要想办法做球给自己打。
有一种可能是,用人主管专业不在该领域,问不出所以然,所以干脆不问。
例如专业在财会,但面试主管已经是公司负责人,可能是业务或者研发出身。
: 像现在很多HR受的训练, 就是抓关键字做快速screen
: 但question模板一听就知道, JD和履历可能也没了解深, 连结度其实也不高
: 很像行销电话只是立场不同, 然后也不能确定对方是否有充分了解这份工作
: 可是HR倾向为公司门面展现把关的态度 (当然也有态度亲切的HR)
: 如果训练又不好的, 求职者只会觉得很急而已
: 这种又怎么应对呢?
简单的答案是:回答"对方想听到的",而不是自己想说的。
对方想听的,不一定是好话或者是马屁。只要是合情合理,通常就是好答复。
HR可能只想在表格上填入资讯,或许他也不在意。
隔行如隔山。HR不会懂深度专业的部分,因此只能看JD的关键字去捞履历。
试想,您的专业是财会,今天来充当一日HR,要找设计的人才。
在履历海中,分辨得出来吗? 很难
同理,要HR分辨一个研发、设计、或者财会能力有多强的候选人,分得出来吗?
一样很难。只要回答一些专有名词,HR就不懂了。
HR问专业问题还会被候选人嫌,素质不好还要问,浪费我时间。
因为前诉的理由,HR慢慢变成只做最初步的过滤,专业的部分交由用人主管。
好听的说法是:专业分工。
理想状况是这样:
1. 有符合JD内的关键字、学经历符合当初预定的要求,送给主管参考 (假设100人)
2. 主管勾选有兴趣的候选人,由HR邀请对方来面试。 (剩 40人)
3. 接着看公司流程,有些会考专业科目、英文、智力测验或人格分析(每间公司不同)
4. 考试的结果出来后,在找面试官来谈。 (通过考试可能只剩20人)
5. 面试官、同僚、第二层主管,有些公司一场搞定,有的要到三四场。(录取1 备取4)
6. 正取选了其他公司,赶快连络备取人选。
但实务上问题很多种,就不细谈。例如:
(1) 有些用人主管连JD都写不好,HR只好乱捞
(2) HR没有跟主管确认,就直接邀请人来面试,人请现场后被主管退货。
(主管表示若有先看到履历,根本不会邀请这位来面试)
: 我相信HR的辛苦, 只是现在的hiring流程大量是这种模式, 甚至还会问题重复
: 求职者也是会希望面试官, 是不是可以先沈淀一下, 不要一直screen
: 不然说实在这样的质量, 是没办法做深度讨论或有发挥空间的
: 然而这现象在现在hiring process里似乎也越来越普遍了
: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 原po有什么建议呢?
一直大量洗人的公司,这我无能为力。改变不了对方(市场)时,改变自己比较快。
挑大公司或者外商,可以比较有机会避开这类型的公司。
至于建议:
找工作本质上就是:把自己卖掉(包含时间、专业技能),而且卖个好价钱。
因此对于找工作的人,我都是建议:先拿到录取,再来决定要不要去这间公司。
一来增加自信,二来谈薪水才有筹码。(谁说新鲜人没有谈薪水的筹码?)
第三、最后不去时还可以回说,对不起,别家出的薪水比较高。间接把台湾起薪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