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试着不停笔的写下今天的日记。
从《厨房》开始,我就爱上了她。
但是我却已记不得内容了,实际上,我发觉对这世界的记忆慢慢在消退之中。
我想是若有似无排斥的关系。
我想一定有人对《群鸟》这本书要探讨的感到意兴阑珊,或者太悲观。
目前唯一有感触的,大概是那句“肉体想活下去,可是灵魂却不想吧。”
因为我发觉到很早之前已经开始在测试自身到底对这世界是否有仍有兴趣了。
有试着早餐只喝杯咖啡来减少对食物的依赖,
也有试着回家路上刻意绕远路把不同的风景收在眼里,隔天再试图回想。
当然那些对他人或许小题大作的举动可能不值一提,但却是我对平凡生活眷恋的一环。
然而发觉再也无法有任何憧憬的时候,讶异过了好像什么也没有剩下。
回到书内,我一直对长独白特别有感觉。我是不需要过多叙事的,只要给我简单的环境
,我会自己勾画出我的想像。
妳只要跟我的想法对话就好。也就是这样,无法读俄国文学,被日本文学中的淡淡风景
触摸的我,也才会不只一次被她吸引目光。
其实,在我国中逛的书店中,我第一本拿起的就是她的书。
那时候或许也只是单纯的觉得不厚吧。
非得要等到自己求生意念薄弱的时候,才想起那我还没完成之事。也就是在隔了近十年
开始重拾她的书。
最终,人是一个人来,就是一个人离开。
不知道是谁说过,这世上有一种人,是永远无法获得心灵的富足的。不管他买了多少物
品、拥有多少财产、有着多么深爱的伴侣,内心深处就是无法不与孤独为伍。
当然,也曾被教训过这不过是种衣食无缺的人的自我幻想而已。
但是我相信一定有这种人存在。
他们不明白喜欢的感觉,撇除生理的不由自主,他们对人与人的交集始终感到陌生与不
自在。
而要怎么写出这种感觉尤为甚难。这就是我不得不佩服这些作家了。
唯有认真写作过的人,才知晓这种难处,和把这种感觉以笔呈现出的那种怪异感。
那是唯有同类人才能嗅出的氛围。
当然我并不是指这本书,而是自我联想而已。
将来如果你从书架拣到它时,也请不要因为这篇日记先入为主的去读它,这样我会很难
过的。
回到最初下笔的念头,我只是想,如果决定了死的日期,在那之前的人生会不会试着更
有意义的过。
你想嘛,不用担心结婚了,不用担心养育小孩了,可以真正为了自己而活了(但我也不
是说那样就不是不为自己哦)
也可以不用陪笑了,不用被大部分的事物束缚了,真好。
我衷心期盼,你能知晓我所想的。虽然我一直知道你为了不能了解我的所有想法而苦恼
,但是以我对你的了解,那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不论你在把我的日记与《群鸟》读完后有什么感想,虽然你也无法与我讨论了,但是那
时候你也能真心思索生与死的话,那我依然会在那边感到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