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感哀(上)

楼主: skyover (雪夜曼陀罗)   2006-07-14 02:39:20
一、 前言
  企图重新写作对哀的看法,起因于哀曾给予过我的太多感动。
  网络上从来不曾少过哀的相关评论,或抒发对哀的喜爱,或推测她的过往,或预测她
的结局,其中许多佳作精辟的见解笔者亦深感佩服,不过,也许是因为笔者涉猎有限,鲜
少看见专篇讨论哀酱的人格特质(真正令一个角色有别他人的地方),或以“聪明”、“
冷静”、“独立”、“坚强”……等抽象词汇简单带过,然而,或许可说哀酱具备“聪明
”、“冷静”、“独立”、“坚强
”……等特质,但综合这些词语所拼凑出的并不等同灰原哀。单就“聪明”这个词汇,可
以是小聪明,可以是大智慧,可以是专业知识,可以是人情事故,可以是生活技能,它所
囊括的范围着实太过广泛,哀拥有哪一种,或是兼具哪几种,有太大的讨论空间;而“坚
强”也可能是坚毅抑或柔韧,同样是“坚强”,却体现截然不同的两种生命型态。看似“
相似”但实际上存在“不同”,举例来说,凌波零、雪代巴、桔梗数名动漫女角常常被说
与哀相似(个人是从来不觉得她们几个像啦),包括哀在内的上述四名女角仿佛同样“很
少主动追寻自己的幸福”,但是,凌波零是不知何谓追求,雪代巴是不知如何追求(注1
),桔梗是失去了追求的资格,哀是知道自己不能追求,“相同”底下始终存在着“差异
”,而这些细微末节的差异正是笔者试图探讨的。
  何以笔者特别强调人格特质?“灰原哀会那么受欢迎是因为喜欢她的人都在同情她”
,类似的论述在许多论坛都可看见(诡异的是,说出这句话的人多半对哀持负面评价,那
么这样的认知究竟从何而来==),喜欢哀酱的人难道只是因为同情她的际遇?单就笔者
个人来说,小说、漫画与戏剧中诸多喜欢的人物里,笔者对哀酱的确独有一份怜惜,可因
为喜爱而怜惜与因为怜惜而喜爱是两种全然不同的情况,正是因为太过珍视太过喜爱,才
会一点委屈也舍不得她受、一滴眼泪也舍不得她流,才会想要把她搂在怀中放在手心上小
心翼翼地捧著,才会想把她带到断背山上(哀:可我不想啊,怪阿姨(─.─||||)。我不
否认也许有人只是因为同情所以喜欢哀酱(毕竟什么情况都会有吧),但哀酱惊人的高人
气(真的是很惊人又很高喔)难道只是靠悲惨的际遇在维持吗?票选《名侦探柯南》最可
怜的角色时,哀酱往往不是最高票(不过这种票选就算居冠,好像也没有什么值得开心的
,┐(─__─)┌要票选幸福第一名才有意义啊~~)要说“可怜”,20集因憎恨萌发杀机
,杀死妹妹,事后深自追悔却再也无济于事的姐姐是可怜的(不过那三个人处理感情的态
度与方法实在让我一整个囧);古堡事件中一心追逐财富不惜整容为老人,杀人无数,汲
汲营营多年却是一场空也是可怜的(呃,其实我觉得莫名其妙被她宰掉的那些人比较可怜
),可难道会因为他们可怜就更值得读者喜爱更值得读者尊敬?单论际遇之惨烈,与《名
侦探柯南》齐名的金田一中比哀更为坎坷之人实在太多了,却从未有人如哀酱这般高人气
,要说喜欢灰原哀是基于同情根本说不过去。何况,怎样才算“可怜”?因每个人价值判
断不同而有不同看法,根本没有一定的衡量标准。际遇惨烈只能让人同情,不能让人喜爱
,哀的遭际突显出她面对生命的态度、她的坚毅,这才是一个角色真正吸引人之所在。
  既然要讨论哀的特质,那么先来谈谈依据的文本,记得自己过去曾经提及电影版对哀
的性格不只一次扭曲,灰原哀被写浅了也被写俗了。或者这么说吧!一个原本圆形、立体
的角色,因为角色本身特色相当鲜明,改编(比如小说改编成戏剧)抑或读者诠释之时,
往往会将这些“特色”过分放大,分寸没有拿捏好,人物反而变得扁平而且简单化了。举
两位我所喜爱的林妹妹为例:林月如和林黛玉。
  《仙剑奇侠传》不是我最早接触的国产单机游戏(《金庸群侠传》),也不是我最喜
欢的(《幽城幻剑录》),所以还不至于会有“无法接受任何更动
”的心态在,电玩、小说改编成为戏剧之时,加油添醋一番也是理所当然,改编好坏其实
难有定论,个人的标准在于人物性格的拿捏(当然“像不像”也是很主观的)。笔者相当
喜欢林月如,觉得她是将大家闺秀的含蓄、气度与江湖儿女的至情、率性巧妙融合成一体
的角色,不过电视仙剑并没有把这点表达出来。气质尽失、言谈粗鄙、小家子气更兼搞不
清楚状况,不顾时间地点适当与否就乱耍脾气…… (╯-_-)╯~┴─┴我觉得,电视剧前
期大肆渲染月如的骄纵蛮横,后期则大肆强调她痴情的那一部分(比如不顾尊严地在灵儿
面前跪下去……┴┴ ︵╰(‵□′)╯︵ ┴┴),游戏中,月如的确任性但绝非蛮不讲理
;至于痴情,坦白说,痴不痴情在我个人心中实在谈不上是什么人格上的优缺,任性与至
情至性确实是月如的“一部分”,但非“全部”,除此之外林月如性格中还拥有太多东西
,这部分在电视仙剑中被大幅强调后的“林月如”成为一个“只是”骄纵、痴情的综合体
,实在无法引起我的共鸣。
  提到林黛玉,似乎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多愁善感”四个字,平常形容“多愁善感”
的女孩子也往往说她“像林黛玉”(说到这个,在台湾我没见过,不过在对岸论坛倒是不
难看到觉得哀酱像黛玉的说法(注2),不过除了同样心较比干多一窍以外,个人实在不
觉得她们像说)。但是,绝非“多愁善感”(这四个字也有许多可能)之人就能像黛玉(
一如人格特质是角色本质、社会环境与种种不可违抗的因素交互产生,不是只要有灰原哀
的际遇就能成为灰原哀),黛玉及哀酱的善感来自对环境有敏锐的感受力与自觉,并有深
厚的文化底蕴内涵作为基础(懂得多的人往往想得多),对人情事故、大环境都有强烈的
体察(黛玉虽曰“世外仙姝”,却从不乏入世、交际能力),而非搞不清楚状况,对人情
事故、环境变化一无所知,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顾影自怜、伤春悲秋,如果只以这四个字
解释林黛玉其实是将她简单化了。
  回到灰原哀身上。过去曾经说过,第五部电影版中伪哀酱(请注意这个“伪”字)打
电话想听姐姐的声音这一段让我很难过,但也只是难过而已,除却因为过分煽情以外(不
过电影版情感表达方式多半煽情狗血,不独伪哀酱部分,当然,这也许只是我对电影版的
偏见),冒着危险打电话只为听姐姐留言这个举动着实太不理性、太不谨慎,不符哀酱以
往(漫画)作风,漫画中哀酱总是努力杜绝与组织的接触,在此居然主动为黑衣组织提供
线索(原著里,一直强调哀酱明白组织的神通广大,宫野明美在外头租了房子,组织这么
久都没发现我已经觉得说不过去了,而伪哀酱居然不认为、不担心组织会发现,还打电话
过去……实在很扯)。这部分有原著可供参照,24集哀酱就曾两度(一次是作恶梦的隔天
;另一次则是中弹以后)认为自己应该趁早离开,避免拖累大家,如果要说此时她对博士
、新一、少年侦探团的感情尚未如此深刻,那么42、43集(情谊显然已经非常深了)中哀
酱原先打算接受证人保护措施的这个举动(“对……这才是正确答案……为了自己……也
为了其他人”)就是最好的对照,电影版中伪哀酱为了保持自己与姐姐的联系不惜拖众人
涉险(每天都打,不会是一时情不自禁,如果她没预期可能后果,同样也是莽撞,跟漫画
中谨慎的哀判若两人啊),漫画中却宁可断了自己与大家的联系,独自品尝寂寞,也要换
取大家的安全(茱蒂也说了,接受了就再也不能与朋友、家人见面,甚至不能以电话联络
),编剧为了剧情冲突性(不过当初广告打得这么大,看到这里有种被耍了的感觉ε(┬
┬_┬┬)3)而忽略角色性格合理(41集的确也有哀酱冒着生命危险外出只想知道父母的
事,但是两者情况不尽相同,因为漫画中她已经明确被苦艾酒盯上,外不外出、躲不躲藏
其实早已无关紧要,这跟电影版她主动暴露行踪不同)

  为什么我说这一段太过煽情?因为釜凿痕迹太过,刻划伪哀酱思念姐姐,想得很用力
却远不及原著深刻、自然(个人看法,内容的铺陈、情感的拿捏、人物的刻画,电影版与
电视原创向来不如原著,不过《贝克街的亡灵》是个例外,姑且不谈人物刻划,第六部电
影版不论剧情、可以引发思考的部分均胜过其他几部)。刻划地很用力,想姐姐想得很用
力,终日沉溺在失去姐姐悲伤无法自拔,不顾自己理亏在先,把门用力一摔,对着博士、
新一大吼大叫……这不是灰原哀这不是灰原哀(嘎嘎嘎嘎),漫画中,哀酱从不会对新一
、博士、少年侦探团客气(举例来说,漫画40集,哀酱:“少抱怨两句行吗?都是因为你
们昨晚来这里打电动,把东西弄得乱七八糟,所以那封信才会不见……”,足见哀酱将少
年侦探团视为自己人,一般说来,对待外人,这种话根本不便也不好意思说出口),但也
不曾将他们的付出视作理所当然,更遑论对他们乱发脾气。对照原著,思及明美,多半有
外在因素引起。比如29集将死之际;38集女儿节人偶;41集财津浮彦提及明美;42集兰挺
身保护……等等,对于姐姐,漫画中哀酱不曾刻意去想,也不曾片刻忘怀,重要的是她不
会让痛苦阻止自己人生的继续(跟电影版每天打电话提醒自己伤痛,沉缅哀伤不同)。
  然后,是伪哀酱在第四部说的,想忘了姐姐、忘了自己的过去。哀酱是否有全盘否定
自己过去的心态存在?41集中,“因为我很想知道……不行吗?我想知道我双亲是不是真
的像组织所说的一样……遇到你那位开朗的母亲后,我就更想知道……”。“想知道”与
“想遗忘”其实是个是个有趣的对比,在我的认知中,电影版这句话对哀已经是本质上的
扭曲(哀的痛苦与幸福同样建筑在她知道的比别人多,比旁人多了一份清楚、明白,以及
,在不应该拥有自我的情况下偏偏始终保有自我,这一部分,后文会详加论述)
,过往也许沉重,可同时拥有许多珍贵的回忆,漫画里哀酱给我的感觉,就像动画版《幽
游白书》藏马与时雨那场战斗(虽然是十几年前接触的漫画,现在还是很喜欢,固然设定
上前后有许多矛盾,但是富奸大神对于人物塑造实在太成功,桑原、藏马、飞影、幻海还
有躯都是我非常喜欢的角色),虽然我不很喜欢动画原创的情节,特别《幽游白书》剧场
版把妖狐藏马对部属写得情深意重而且非常善良,不知为何我脑海中立刻浮现黄泉捂著流
血的双眼的画面,我心目中的藏马是如冰似火,将冷酷与温柔,至善与极恶种种矛盾元素
和谐融合的存在啊!(转圈圈洒花瓣)不过藏马对时雨这一集很好看,我觉得它表现出的
“不是抛弃、否定过往,而是选择以现在的自己活下去”,与哀酱非常相似(哀的部分后
文会详细论述)。
  即便同样描写悲伤,电影版的哀直抒胸臆、神情低落,也与漫画中那种略带自嘲的口
吻、哀伤的笑意有所区隔。
  当然也有一些情节,譬如照看博士;大家遭遇危险时哀酱挺身相护(第四部);还有
第九部新一:“灰原,这里就交给你了”(不过,新一怎么知道哀酱会开快艇,哀酱又没
到过夏威夷作恐怖份子特训==)。这些的确都是原著会有的情节(这么说是因为漫画都
有),只是与原著相较仍有高下之别,第五部与第九部同样出现哀酱规范博士饮食的画面
,漫画中不乏哀酱对博士的关心、照顾,譬如21集照顾感冒的博士(以新一口述带过);
29集提醒博士不要熬夜(“哼……自作自受,明明已经跟他说会感冒,他却不听……谁叫
他要在晚上时看滑雪教学录影带,还看到三更半夜……”),虽然不要爆肝这句话从哀酱
口中说出未必有说服力就是了;平素负责博士的饮食(Ptt柯南板也曾有一个讨论串讨论
小哀到底会不会烹饪?25集有两个画面值得注意,一是哀酱削马铃薯皮时动作相当俐落,
二是哀酱要博士帮他一同准备菜肴,画面一转,哀酱调侃博士:“亏你自己做饭到今天,
技术竟然这么烂……”。一般说来,能够嘲笑别人技术烂自己应该不会太糟糕,而且,这
应该是哀酱第一次看到博士切菜,不然要调侃早就调侃了,总不可能从哀酱来到博士家以
后,他们两人天天外出吃饭或叫外送,平日饮食由哀酱负责已是可以肯定);39集哀酱:
“你刚才并不是在‘准备东西’,而是‘打扫’吧?稍微不注意垃圾就堆积如山……”。
看来平常注意清洁、打扫也是哀酱的工作(虽然这样我会开始怀疑哀酱出现以前博士到底
都是怎么过活⊙_⊙;);还有45集“等一下!那你就是让杀人嫌犯跟博士待在一起囉”?
柯哀虽常斗嘴,可多为戏谑口吻,哀酱态度认真地表现出自己的不悦可说非常罕见,哀酱
对博士的重视关怀在此表露无遗。漫画中表现出哀酱对博士的关心鲜有重复的桥段。
  不只电影版、动画原创,就算是漫画原有的情节,动画也时常加油添醋一番。24集新
一打算要求饭店职员替哀酱开门,哀酱:“笨蛋,我不是告诉过你,跟我有牵扯的人都会
被杀掉,所以那个帮我逃出去的职员也不会有好下场的”。这一段突显出哀酱善良以及不
愿拖累旁人的性格,动画板却加上一句话,变成“笨蛋,我不是告诉过你,跟我有牵扯的
人都会被杀掉,所以那个帮我逃出去的职员也不会有好下场的,这我是无所谓啦”。等一
下等一下,刻意加上“这我是无所谓啦”是什么意思?还有,41集新一意欲扶哀下车,哀
酱:“少这么夸张好不好,我一个人可以下车……”。显示出小哀独立,不愿事事依赖别
人,动画板:“少这么夸张好不好,我一个人可以下车,你可以不要挡在哪里吗”?加上
一句话却显得拒人于千里之外。电影版、TV板对哀酱的诠释一味地往冷酷、孤僻、不近人
情、悲情苦情的路上走,人物反而显得扁平、僵化(虽然我喜欢林原小姐的配音)。
  动画原创、电影版剧本本非青山老师执笔,顶多只能算是官方同人,青山老师也未必
会将它列入创作时的考量(《世纪末的魔术师》在日本上映时漫画单行本莫约出到第23集
,记忆中毛利小五郎跟哀酱似乎已经打过照面,不过漫画25集毛利却问博士这个小女孩是
谁,《世纪末的魔术师》是太久以前看的,印象不深,如有错误烦请指证;37集新一回想
目前为止接触过的黑衣组织人物并不包括电影版第五弹出现的原先生)。不过诚如前文所
言,“像不像”很主观,为了方便起见,也避免个人好恶过分干涉,笔者在讨论灰原哀时
,将仅以原著漫画作为参考,笔者不懂日文,故以台版翻译为准,特别感谢网友阿楠替我
澄清翻译上的疑点。
  本篇笔者将以原著漫画为讨论的文本,试阐述笔者所体悟的哀的特质,讨论柯哀情谊
,以及,我所理解到的,哀的幸福。为避免论述流于虚浮空泛,笔者在探讨角色特质时会
尽可能举(原著)事例印证。本篇自有许多疏漏,见解相当主观粗浅,但盼抛砖引玉。
二、 哀的特质
  我最欣赏哀的其中一点,在于她不会沉缅过往心伤、不会封闭自我进而杜绝一切幸福
的可能,相反的,她更能珍惜当下所拥有。30集哀酱说道:“是吗?我倒还蛮喜欢的说…
…我在美国唸书的时候,都是自己一人孤孤单单地在学校的餐厅里吃自助餐……所以,我
觉得大家这样热闹地吃营养午餐也很有趣啊……”。哀酱不是心心念念过去的孤寂,而是
着眼当下的幸福,和同学一起吃营养午餐,对大部分的人来说都是再普通不过的经验吧!
只道是寻常,但哀酱却能从过往缺憾体会到平凡无奇下的可贵;更具代表性的是42集哀酱
听着艾蕾娜留下的录音带时露出的纯净笑容(不管是坐在车上听还是地下室中趴在桌上听
的哀酱都很可爱,哀的笑容足以照亮黑夜啊~~≧◇≦)
,当初看到这一段时我在想,哀酱其实可以有两种心态,觉得很悲伤或很幸福。感到悲哀
,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恐怕也是大多数的人会有的心态,根据漫画18集哀的自叙,在她
出生后不久父母即死于意外(是否真是死于意外姑且不论),这应该是哀酱首度听到妈妈
的声音吧!她完全有理由、有资格感到难受,因为是在妈妈死后、在经过这么多年以后才
能听到妈妈的声音;然而她也可以感到幸福,因为,在妈妈逝世、经历那么多年之后她还
能听到妈妈的声音,虽然迟了这么多年,但她总算感受到母亲的关怀母亲的眷恋,哀酱选
择以第二种心态面对,拥有以后往往企盼更多可谓人之常情,然而哀酱却是那样轻易满足

  《吸血姬美夕》ova第一话让我印象深刻,内容描述一个与父母出游的女孩出车祸,
与女孩同样血型的血当下医院严重不足,重伤的父母自觉不治,放弃被救治的机会,用他
们的血换取女儿生存的机会,得救的女儿终日活在自责的情绪里,认为自己是依靠吸食父
母鲜血苟活下来的怪物。发生类似情况之时,旁人常常会说出类似“对方因你而死,你更
‘应该’好好地活下去,连同对方的那一份”。这些话都没错,但是“应该”不等同“能
办到”。背负著另一条人命(况且对方还是自己相当重视的人)存活下来,很难没有责备
自己甚至憎恨自己的心态。明美因为哀酱牺牲,哀酱不可能没有怨恨(怨恨琴酒怨恨组织
)与自责(如果不是为了自己,也许姐姐平安依旧)之类的情绪。然而,哀酱并未被此束
缚住在憎恨与自责中无法自拔,不会因此不允许自己得到幸福,(此亦非明美所愿,毕竟
,明美当初参与组织事务,最后甚至失去性命,心心念念的也许都是妹妹的幸福),而是
更能珍惜得来不易的阳光。
  当然,“不沉缅过往,不封闭自我,珍惜当下”,这也只是我个人对哀的诠释。每一
位读者自然都有不同见解。诸多评论中哀酱往往被赋予“封闭自我,以冷酷的态度面对世
界,对于万事万物漠不关心,故作神秘,实则努力放大自身不幸以博取旁人同情”这样与
笔者的理解几乎全然相左的一个形象。
   APTX4869
   或许是我至今没有看明白,灰原研究这种"死亡毒药"的原因。仅仅
   是接手了父母的工作?我承认也钦佩她的才智,却对她的行为不敢恭
   维。她明明知道组织里的黑暗与邪恶,却宁可出卖才智去研发旷世的
   药品?难道这也叫珍爱生命?是自己的生命吧。除了工藤以外其他服
   毒的人都已经确认了死亡,那么她自己与杀手又有什么区别?以他人
   的生命来换取自己成果与所需要资料的科学家难道追求的是真的科
   学?至少,她从未表示过不情愿而停止研究(亲情事件除外)。她的
   确是在逃避,以缩小的身体逃避自己的罪行。
   自私
   "你剪断那条线是对的,为了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去送死不值得。"我
   清楚的记得她这句自私的话语,以及之后柯南那令人信服的回答。是
   的,灰原的确与兰不同,他们对这个世界就不一样。工藤曾经说过兰
   是"可以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大哭特哭的滥好人。"而灰原不
   同,完全不同。且不说她的泪水为谁而流,她却丝毫不爱这个世界,
   不爱他人的生命。(也许除了柯南他们以外)
   无私
   她似乎对人的生命没有什么感觉,却对无法言语的动物露出令人看了
   心痛的微笑。不论是兔子,小狗还是小熊。那些时候我心中也对她有
   些许的怜悯。可是当我体会到她的无奈,看到她一次又一次企图结束
   自己生命的时候,我只能为她而叹息。一次又一次的被关爱她的人救
   回,却体会不到别人心灵上的劝慰和肉体上的伤痛,几句无关痛痒的
   话语就带过。似乎生命作为赌注不过是为了一场追击的游戏。可她正
   因为柯南而一次又一次的学会面对,我为她高兴。也希望她早日睁开
   自己的明亮的双目,正视自己的生命,撕下自己的面具,坦诚的对待
   生活。对自己的生命,要"自私"一点。(注3)
   而不是把自己所有的特点都表露在外
作者: sunsquare (5/15白马纵横纪念日)   2006-08-15 23:15:00
好深入....
作者: TheDarkRoom (雪狼湖-爱是永恒)   2006-08-21 19:49:00
我感觉像在看博士论文Orz!! 不过好厉害~~够深入!!
作者: shcd   2006-08-22 15:08:00
推这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