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数A的毛病并不完全是太难了吧?

楼主: LiaoRon (只ㄘ薯条的勇者)   2022-03-03 20:29:09
(如果有在Dcard看到类似的论述的话,不用怀疑,那也是我发表的)
身为前一届早已脱离苦海的毕业生,本以为遇到末代旧课纲110数学的我们已经够惨了,结果下一届的学弟妹遇到的111数A又突破极限,不到1%的人15级分、顶标只有10,比我们还惨
但我一直认为这几年数学的毛病并不是难度问题,更何况数学从今年分成A、B了,数A考难一点其实也没什么问题,其实我觉得,很多人搞错方向了,数A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在“应试时间”
回到考试的初衷(虽然可能没什么人在乎,大多数人只是要考高分上想要的校系),不就是要筛出拥有所需能力的学生吗?可是现在的数学考试除了需要有“解题的思维能力”之外,还需要“解题速度快的能力”,学测数学每题只能在五分钟内解完,这个时间对我这种小渣渣其实超极限的,我觉得大多数人其实也这么认为
吧?可是,我们从来就不需要解题速度快的学生吧!我不会认同部分网红所说的垃圾话诸如“出社会又用不到微积分”、“你菜市场买菜会用到三角函数吗?”等等,这些言论之所以荒谬是因为大学很多学问的基础也确实是建立在数学之上,不过,就算高中后还用得到数学,大多数人出社会或做研究如果要使用数学,应该是不会受到这种以“分钟”为尺度的时间压力影响,我也听过甚至大学有些教授考数学还真的不会限制时间、给你open book,这些都可见“解题速度”不是我们“希望学生拥有的能力”,但现实是现在的升大学数学大考的确有在考验学生是否有该项能力
我认为要改进的方向其实不是调整数A的难度,实际上调整稳定的难度是件困难的事,不然教授好几年了怎么都还做不好?我们找不太到有效的方法,我们也不敢建立稳定的题库造成泄题的风险,而每年试考生又总是那群台大医的顶尖怪物
相比之下,延长时间简单多暴力多了,我觉得可以直接延到150分钟甚至200分钟,这样很多问题可以被解决:
(1)并不太会有尾段学生跑上来的情况,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
(2)中段的学生(今年数A爆难,呈现极度右偏的状况,多数中段学生卡在左半部的4~8级分)可以花更多时间在思考这题该怎么解的“灵感”,这一步也是大多数人解题时花最久的时间,听起来蛮像废话的,因为不太可能花较多时间在计算加减乘除。但正因为如此,如果能延长时间,就更能解决普遍大家“
数学就是要靠天赋”的迷思,其实我觉得数学努力练习解题是有用的,可以让自己的解题灵感‘从“无”到“有”’,但对于‘从慢慢想到灵感到快速想到灵感’的帮助挺有限的,这两者有些微的不同。总之,时间延长,这些中段、有努力在数学的同学是可以爬上来的,整体曲线也不会呈现病态的右偏
(3)顶尖学生有更多时间可以检查,毕竟数学有时候就是会有白痴的粗心问题;我不否认有些看似是自己粗心造成的失误,其实跟实力有关,但的确还是有真的纯粹只因粗心而失误的问题
(4)对于少数对数学超慌张、超惊恐然后大失常的同学,延长时间后他们大可花十分钟冷静深呼吸;我想大多数校系并不想只因为他们对考试很容易紧张就把他们筛掉吧?大学端在意的是学生的真实实力如何
(5)就是要花多点时间在你那白痴素养题R,他妈黑白端到底是三小?
总之,我觉得问题不在难度,老实说今年的学测数A有难到丧心病狂、竞赛等级吗?顶多称作设计得挺有巧思,例如多选12,其实我觉得这种难度并不是问题,而是时间给的压力跟临场感实在太可怕了!
可能有些人听完会觉得解题速度(也就是想出灵感的速度)跟数学天赋很有关,这样改会找不到真的有数学天赋的人,但是学测又不是拿来筛顶尖学生,而且老实说又有哪个科系很需要数学天赋?大部分科系只须会应用数学即可,诸如台大数学系等等校系真的要选有天赋的学生的话大可二阶笔试再筛即可,更何况,这一切都只是高中数学,跟大学数学差很多,学测数学是很难看出一个人的数学天赋好不好的
最后,抱怨一下大考中心:说真的,我怀疑大考中心是不敢大刀阔斧吗?还是就真的想不到问题所在?说什么“只有20题,错一题就差一级分,所以很难预测难度”,靠,我这个理由去年就听你们说过了,而且学测数学20题存在多久了?如果20题很困扰的话,你们大可考25题甚至30题然后就像我说的延长时间考200~250分钟,或者是考四十题然后一天考20题分两天考也可以呀,我完全不懂大考中心为什么执著于每科都要时间差不多,数学考的时间本该就比较长呀,其实时间压力的问题学测跟指考的自然科也有,只是可能没数学这么严重(至于国英,我能理解限时的重要性,
实际用到语言能力确实是要快速理解),同我上述所说的论点,我觉得自然也确实可以延长一些时间
总之,以上是我的想法,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
楼主: LiaoRon (只ㄘ薯条的勇者)   2022-03-03 20:30:00
排版超丑请见谅orz 第一次发文
作者: suendy   2022-03-03 20:40:00
比数甲简单
作者: venusmoon (猪头老婆)   2022-03-03 20:42:00
认同你的看法 很久以前的印象 印度数学考试的时间很长
作者: milktea168   2022-03-03 21:02:00
推你 认同+1
作者: greenishch (greenishch)   2022-03-03 21:08:00
作者: takeyourtime (钟点战)   2022-03-03 21:13:00
考试太久要尿尿
作者: omfg5487 (suPeRthICc)   2022-03-03 21:29:00
题目文字资讯量大 难找解题方向
作者: ching22   2022-03-03 21:32:00
题目语意不清且不断拐弯考观念在考试压力下太难考高分了
作者: petitnoir   2022-03-03 21:37:00
可加时间不过多10-20分钟就够了
作者: playchicken (playchicken)   2022-03-03 21:40:00
数资班路过 认同需要加时间考难时间长才是真正在测实力
作者: sam1527 (小确幸)   2022-03-03 21:44:00
确实
作者: shawyj (shaw)   2022-03-03 21:53:00
实务上不是很认可时间要加长很多, 顶多再加个一二十分钟吧学测的目的不是在测出绝对的单科实力要考试时间长,上大学后多的是机会即使是应届医牙的高分群,真的对数学感兴趣者也不太多数A主要问题就是鉴别度差及对顶尖数学考生/男生太有利
作者: Kaibee   2022-03-03 22:10:00
题目语意不清啊 尤其那个扫描棒
作者: dreamer001 (梦想家)   2022-03-03 22:11:00
楼上那请问你目的是什么 考能承受时间压力的能力吗
作者: BenZobrist (工具人)   2022-03-03 22:18:00
时间没问题,问题是语意不清,若语意有改善中段学生应该可以13-12
作者: a895442006 (a8954420062006)   2022-03-03 22:26:00
真的希望时间可以长一点,我总是在出场后才惊觉到错误或是解题灵感才跑出来QQ
作者: ep1023 ( )   2022-03-03 22:57:00
加减乘除受害者在此,曾经写出各种会被小学生笑死的四则运算而痛失分数时间能够延长真的会是福音QAQ
作者: shawyj (shaw)   2022-03-03 23:19:00
回板主. 时间加长中后段的学生不见得可以爬上来另外我老婆曾经入闱过.大考中心三年内两次大出包真是废y要出一个在鉴别度内的考题没那么困难.大家的标准没那么严还有那个哭笑不得的最后一题"文字表达素养"
作者: lovehan (寻找初衷...)   2022-03-03 23:28:00
其实和往年依样啊....没有极度右偏从83年到现在 数学学测顶标10~11 才是常态
作者: iuh123776   2022-03-03 23:32:00
入考场裸考数A 95路过 真正解是开放计算机 改成全手写才能测验出真程度 现在题目甚至还算简单 可以看对岸考试开放计算机难度会上升多少在大学入学考测验计算能力 落后别人20年
作者: Jiaheng (B6)   2022-03-03 23:50:00
以前110分钟是刚刚好的,但这两年难度上升题干叙述又变复杂,却要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作答,在设计上确实有点不合理@@
楼主: LiaoRon (只ㄘ薯条的勇者)   2022-03-04 00:30:00
我不否认我的论述可能还是有些瑕疵,但我认为我的内文第三段比较难以有反驳的说法,论考试的初衷及正当性,大考确实不必特别考验学生要有解题快速的能力。我觉得目前的理科限制时间不但只是单纯的简化举办考试复杂度,也考验著学生的解题速度。当然为了实际举行方便,我也不可能支持每科都考个五小时之类的,只是整体时间我觉得的确有延长的额度,而且这延长的额度我觉得其实并不小
作者: iuh123776   2022-03-04 00:40:00
你知道为什么这几年大家为什考这么差吗?因为新题目出法比例增加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代表着一般学生读数学方法错误,我看过的读数学错误方式上百种,该自己推导理解的部分不推导,写考卷时不会第一步翻详解,第二步抄详解,完全没去想题目出题用意,而只是在记题目导致题目有新招就挂。本人数甲模考中北全模平均93以上,在写数学时我从不记特殊解法只记基本观念及通例。拿一个考试数据但绝大多数考生错误方法读法就说这份题目过难是不是也很武断? 而最公平的方式就是全面手写,在手写中阐述自己的观念流程依作答程度给分才能避免中后半段选择题运气成分造成分数不公的情况
作者: bertrend (凡事反求诸己)   2022-03-04 00:47:00
认同 与其说题目难 其实是作答时间问题 加上那精美的素养阅读理解 光是看懂题目就花上不少时间了
作者: How2move (动不了)   2022-03-04 00:58:00
时间限制的原因是成本考量,考试这件事给财团法人来主导,成本考量就会变成很重要的考量。此外,我觉得考得难从来不是台湾考试需要检讨的点,反而是考太简单像是今年的自然,前年的数学,才是应该要检讨的部分。一个合理的考试应该是每科都有鉴别度,以区分哪位学生准备得较好,而不是因为其他科没鉴别度,所以去压抑有鉴别度的科目。
作者: playchicken (playchicken)   2022-03-04 01:43:00
同意楼上我认为学测的设定就是给所有学生考的理想分布应该相近于英文和数B才可以鉴别多数学生要考难的部分应该放在分科比较恰当今年自然虽然偏易,状况仍比数A那惨不忍睹的成绩好
作者: iuh123776   2022-03-04 02:13:00
您好 回复您认为时间不够的问题,我有提及开放计算机使用,而我认为目前大考中心所有考卷不会有超过两题需超过5分钟的观念题所以不需再延长考试时间。如果开放计算机,考的就是数学的观念活用而非计算,观念题也可以测试学生的数学素养。且新课纲也有将计算机纳入课纲。再来是你所说的读书方式问题,我只能说我认识能在高中数学考试能长期拿高分都有和我相似的读书经历。至于我不认同R88的数据,如果依台湾高中类比,99是第一志愿,88是前段社区高中,我不认为在考高中大多数第一志愿会认为自己和88高中的读书历程是相同的。最后,的确目前体制下,真正会教学生数学的老师不多或者说懒得,且平常段考许多补习班大量题库刷洗习惯造成不良习惯也是其中可能原因之一加上过去学测长期玩不出新梗死板的题目也是潜移默化造成陋习的原因。而现在大考中心出这些比较活跃的题目也是一种改变的动力不是吗?
作者: ciapa1015 (索尔)   2022-03-04 02:21:00
虽然一题平均五分钟 但是如果简单的题目用时短一点,难题也会有更多时间处理吧
作者: LawLombie (卢芹达)   2022-03-04 06:27:00
我认同我考试时都觉得时间太少
作者: goshfju (Cola)   2022-03-04 07:18:00
基本上真的延长到两百分钟,就不会是现在这份考卷了
作者: AtDe (把后悔留在过去!)   2022-03-04 07:39:00
今年的最大问题是题意不清+绕太多弯,如果要加考混合题,题数应减少或对应时间增加大约一个混合题多五分钟是正常配时吧
作者: Rissu (小罗)   2022-03-04 09:33:00
时间不够才是最大的问题
作者: kamisanma (异议あり!)   2022-03-04 09:41:00
结果(分数分布) 就摆在眼前
楼主: LiaoRon (只ㄘ薯条的勇者)   2022-03-04 10:12:00
回73楼:昨天回得太混乱了,这里做精简的回答跟补充。简而言之,我觉得您的论述比较像“没必要”延长时间,但即使如此延长时间还是可是试试看吧,我认为还是会对中段、前段、顶尖还是有一些帮助。至于你的说法感觉是“平均不会大于两题花超过五分钟”,是你用对方式得到的结果,纵使假设这个因果推论是完美无瑕的,但我仍觉得那些用着不这么好的方式读书,导致有好几题要花5分钟以上的同学,我认为他们仍可拿到分数才对,这点比较价值观冲撞,可能讨论下去没有结果,所以我就先不讨论了。但无论如何,今天这个成绩分布就不是大考中心想要的结果(也有可能他们迫于舆论啦),那我觉得最简单暴力的解方其实就是延长时间,我相信今年数A延长个20~30分结果一定会大不相同;不过,我也不否认你说的可能前1%的同学也用错的方式读数学;至于你说的手写我也认同,但感觉实务上几乎不可能达成,即使撇除掉人力和时间问题,光是大考中心复查就只会再加一次分数这点就让人觉得全手写是不可能的愿景
作者: seanfang2738 (北极熊)   2022-03-04 22:50:00
以前顶标也是10级分阿 怎么就没有讨论
作者: mike5554 (疾风)   2022-03-05 12:43:00
计算机+1,很久的陋习
作者: drsung48 (宛宛)   2022-03-05 18:54:00
难不难无所谓 缺乏稳定性才引起民怨就算零计算 照样能重挫学生你说台大医试考生看不出来就算了 高中老师也?对比一堆人分析就是基本题拿光 恶心到最底层学生可能大考中心觉得不管大学怎么采计以前学测均标以下的人都别给我来考数A吧ㄏ
作者: hsnu547 (小丑的眼泪)   2022-03-06 00:46:00
问题在算级分的方式吧,用T分数或按累计人数的%数去切,也不会如现在的乱象
作者: renna038766 (草甜圈)   2022-03-06 02:07:00
计算机有够吵
作者: kue999 (小谢)   2022-03-06 08:38:00
现在的问题是为了素养而素养,好像题目不出得又臭又长,就不够素养
作者: NomeL (暱称是什么owo)   2022-03-07 13:14:00
数A才第一届,有什么稳定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