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中兴、中山并私立医大都喊卡 主要原因是它
◎新闻来源:UDN
◎新闻日期:10.11
◎新闻内容:
国立大学“求医”难。台中市中兴大学、高雄市中山大学分别寻求与邻近的私校中山医学大
学、高雄医学大学“公私并”多年,两边今证实,合校案都已喊卡,主因是掌握财产的私校
董事会未点头。公私并在国外行之有年,国内却一路卡关,公校主管提议国内立法单位完善
法规,提升私校合作意愿。
国立大学基于国际排名、培育人才等因素积极争取设医学系,今年初交通大学与设有医学院
的阳明大学成功合校,上个月清华大学获准成立学士后医学系。和清大同时申请增设后医系
的兴大、中山则获“可继续筹备”,还可继续努力。
兴大、中山另与私立医学大学讨论合校多年,中山大学校长郑英耀表示,校方想与高医大合
校,但对方有来自董事会的压力,暂不讨论合校。中山大学目前持开放态度,不排除和其他
学校讨论合并或合作的可能性。
中兴大学也曾传出想并中山医大,但中山医大校长黄建宁说,合校是董事会职权,校方目前
没再和兴大讨论合校,但和兴大等多所大专校院保持跨领域合作关系,其余不便多谈。
兴大、中山期盼的公私并非不可行,中正大学教育学研究所教授詹盛如去年发表“大学公私
立整并之分析成果报告”,指出国外大学已有许多并校案例,通常是大校垂直整并小校,而
非阳明、交大所做的水平合并。
兴大和中山进一步举美国常春藤名校康乃尔大学为例,康乃尔虽为私校,内部的农学院、兽
医学院等四个学院由政府支持,可做为国内参考。
不过,教育部高教司长朱俊彰今年初受台湾教育研究院社邀约,发表演讲时提到,国外并校
模式都不适用于我国高教环境。实力强的私校董事会担忧丧失主导权,无意与公校合并;濒
临退场的私校或许有意被合并,甚至直接捐赠、转手给他人,却难吸引公校接管。总言之,
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公私并,在国内都有难度。
郑英耀说,少子化成定局,濒临退场的私校更迫切面临“公私并”议题,呼吁立法单位先由
此着手,拟定退场落日条款,给退场议题一个处理期限,也给公私并更多发展机会。
郑英耀分析,早期私校董座“捐资兴学”,传到下一代、第三代,目前普遍观念是“投资办
学”,学校若关了、财产充公,恐让董事家族感到不光彩。因此,若能开放私校退场后拿回
财产,将提升私校与公校合作意愿,有望更快树立国内“公私并”典范。
詹盛如举例,日本政府近年推出“让渡”机制,开放私校拆分成多个学院,让渡给不同大学
,并开放国立大学法人同时经营多所大学,以此应对少子化下的高教环境。这种运作方向值
得台湾参考,但将增加政府财政负担,且国内大学尚未法人化。
教育部高教司指出,现阶段建议各校“先合作再合并”,鼓励各校透过教学研究、行政治理
两种模式试办公私并。基于国内高教发展趋势及社会期待,公私并适合由公立大学主导,避
免外界质疑公有资产移转至私人单位。
高教司进一步说,教育部鼓励试办的第一种公、私校合作模式是“教研精进模式”,建议合
作学校建立跨校合作机制,如推动跨校双主修、双联学位,破除学校间现有组织分界,促进
教师、学生、职员间的流动。
第二种模式为“治理创新”。教育部指出,此模式开放不同学校建立共同治理与决策机制,
让双方办学品质与标准一致,强化实质合作关系。政府持续鼓励各校提案运作这两种模式,
从中找出适合我国的公私并模式。
教育部提醒并校背后的隐形成本。朱俊彰举例,今年初刚合校的阳明交大,光是研议校名就
引发许多争议,因为这涉及校友对校园的情感,很难寻求共识。合校后,如何整合领域重叠
的系所,以及如何说服外界,让大众相信合并必能带来效益,都是大学主管要面临的考验。
◎原始连结: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5809409?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c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