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 有位文采飞扬 下笔如神 同时理论模型也是第一流的的大神
也是大声著疾呼他的理念 然而愤怒使他的文笔与逻辑比他能走且该走的距离走的更远
而他当时天下无双的 好吧至少欧美无双的文笔也蛊动了许多欧美民众的想法
他的名字是凯因斯 他的言论后果埋下部分二战的起源种子
因为他在<<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该书中替德国提出不少借口
使德国老百姓相信或者说不愿去面对德国该负起战争责任的悲惨现实
当然您的影响力远远没有凯因斯 您的文笔也没有可比性
但是您与他都一样 因为自身某些根深蒂固到您没有察觉到的执念
从而影响了您的判断 凯因斯是基于热爱英国以及对德国友人的同情
我不能很肯定您的执念是什么 或许是当初没有更努力的后悔吧 也许不是
※ 引述《candy88257 (阿泰斯)》之铭言:
: 我不晓得为何会变这样...
: 其实我也忘了15年前读高中时,学测物理化学是考哪几册,只记得我还是全部都有读就是
: 了。
: 但印象中,以前应该是考到第4册吧? 我指的是学测。 而指考就是5册考完。
: (还是记错!?)
: 我是比较纳闷,学测物理化学只考1~2册,真的没问题!?
: 这样不就等于跟学生说:“学测只考1~2册喔! 对物理化学看不懂、没兴趣的可以只读前两
: 册,后面全部放掉没关系喔!”这样!?
不能说您全错 但是本身学问就有很多可以切割的段落 多吸收知识的确有可能有用
但是要吸收到哪 比方说吧 大学里面线性代数大概也是许多高科技产业会用到
所以您是否觉得该已同样逻辑让高中生也去读?
所以显然的 是不是该逼学生一定念完不能用有没有用区分
既然如此 那为什么不能用高二/高三作为一个断点?
请您注意一点 每个人的有其念书与不念书的自由 政府可以鼓励(奖励)学生念书
但是政府如果是要求(规定)学生念书 那个要求也必须有个限度
暂时我们以考试的范围来指称政府规定学生念书的范围
不能因为唸书是有用的 就要求学生一直唸
目前看来就是在高二结束那边切一刀作为一种范围 高三结束又一种
另外事实上 大一普化普物开头本质上在复习高中进度
只是用不同的 或者说更严密的理论阐述
至于后面谈到高三极限的部分 说句真的 你真不如大一好好认真听
: 我相信也很多学生已经这样想而且真的实际这样做了...
: 因为有南一中的学生就跟我说这样...
: 先不管这样想的人多不多,就算只是少数,也是一种灾害不是吗...,物理化学数学是高科
: 技的根本,这样不是在让台湾高科技人才变少吗!?
你这有点犯了正相关与因果关系的过度推论
而且整体上的推论也有点问题
首先 高科技人才数量的确与数理人才数量有正相关 这毫无疑问
但是到底这些人是因为数理好所以想到自己可以去高科技工作
还是因为理解要去高科技工作想挂个四大四中出身所以要念数理
无论学测是否考高三数物化 大学都可以用自己的二阶筛选决定学生数理门槛要求
学测只是提供一个初步筛选 毕竟每所要怎样程度的学生 最清楚的应该是每所大学本身
至于如果因此质问为何不完全让各大学独招 只能说因为成本考量
无论是学生选择上的机会成本 或者是各所大学无力筛选资料/面试/考试数千上万人
所以一个难度不高 但是能做为参考依据的学测是有意义的
: 或许有人会说:“阿就读自己有兴趣的就好啦,照学生兴趣发展不是很好吗!?”
: 但依照我看学生成绩的经验,几乎每次段考,物理化学几乎都是全班只有不到5人及格,这
: 种信心打击下,难道不会增加放弃这门学科的学生人数吗!? 要是增加了,又加上现在只考
: 1~2册,不就雪上加霜...?
你这绝对完全是犯了倒因为果关系
会丧失信心就是因为明星高中段考各种折磨人的偏题 难题 怪题
使的许多或许不排斥 但是没有非常努力or有天赋的学生
认为自己投入的努力完全没有价值 从此放弃了 而不是因为一开始就决定放弃了才考烂
所以只考1~2册跟这点几乎关联性
: 还是我的观念太老旧,需要导正一下!?
: 我教到的学生真的一堆都对物理化学完全放弃了...
他们放弃的理由不主要只考1-2册
而是因为更早之前就被学校击溃自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