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对今年(108)国写的感想

楼主: shane000028 (闲贤)   2019-01-27 20:55:37
大家好
我虽然有点年纪了,却还在跟高中的东西打交道
对历年的国文非选,以及107之后的国写,有点研究
可是人生规划的缘故,我对这块的熟悉即将远去,趁着我还记得一些东西
赶紧把一些想法打上来,跟大家讨论
最让我看不惯的是:我看媒体访问国写议题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9-01-26/200280
自己是考生的时候,都很依赖媒体对作文的看法。现在回头看,自己当时真傻。
引大同小康段是有帮助,可是会误导学生,只要说温暖的社会议题都好。
我的看法是,范围没有这么大。真是如此,就回到了107年前的开放式写作
引文两篇肯定有意义,题目才会这样出。
去年考记忆位置跟季节的感思,今年考减糖宣导跟温暖的心。考题似乎成为固定模式。
去年佳作只取了各五篇,比对往年可以拿出15篇佳作,锐减许多。仔细阅读后,
恩师当时猜测,是佳作不够。
所以今年国写题目变亲民一点,虽然看似如此,高分不易拿。
第一题列出观点组合成文,高分致胜在第二题,能不能写出“陶潜跟祖父的不同”
杨牧在学院之树曾说“活在我们所熟知的同情和智慧里。”这里的同情,是仁爱。
我就列下各个题目我怎么想,包括构思的过程,可以一起讨论。
第一题。罗列论点,组合连贯成篇的文章。
第一小题应该不难:
十八岁以下的族群,不论性别,平均每周至少喝一次含糖饮料高达九成左右,
且当中平均最高者为国中男性,一周会喝九次。所以减糖宣传应列国中男生为优先对象。
第二题就写一篇文章,讲解自己的观点。
我枚举所有想到考生可能会写的,百密一疏,也许你有别致想法,欢迎留言
赞成禁令的:
・习惯皆从小养成,喜欢糖的偏好可能终生。
所以应当从小教育,禁止含糖必有缘由,透过老师、课堂宣达。
・小孩自制力较差,喜欢甜味可能不懂节制,造成健康负担。
・有害健康的事若能被禁止,则可以成为学习约束的榜样。
・禁止含糖饮料的惩罚可以透过恫吓达到自制目的,
因为喝含糖饮料已经成为普遍习惯,甚至规范者自己也可能都。
・过度摄取有害健康,所以至少在校期间禁止含糖饮料,
不仅因此才有机会宣达,也有教育意义。
反对:
・发禁、服禁的规范一直很热络,违反服仪成为叛逆指标。
而今自由风气和争取,终于成为旧产物。
我们都需要禁令和违反规矩的经历才学会珍惜享有的自由。
这也应当是不该规范的理由。
・有害健康却喜欢或习惯的过度摄取糖分,应该自然而然在健康宣导下会减少摄取,
除非研究公信力薄弱,或是政府不愿意透过禁令以外的方式宣传健康资讯,
否则禁令只是政府健康署失败的象征。
・在没有明确规定含糖饮料摄取是否超过每日应当摄取量,
以及每个人健康状况不同的前提,这种禁令非但不能有效禁止,
只会引起社会观感的反弹。明显总体亦都有74.7%以上人口习惯周进一杯,
无疑此禁令是跟绝对多数人作对,注定失败的理由。亦会引发饮料商的强烈不满。
・饮料是中小学生花钱买的起,亦是重要的社交饮品。
请饮料、交换、还人情,如果剥夺这个,不仅会另生新的困扰,
也间接损害同年交谊的管道。因而多了例如甜食零嘴的新需求,
或是选择在校外大量使用。
・禁令除非达到教育目的,否则只是徒劳。在民风开放、资讯透明的现在,
只是凸显订立者的保守和不负责。
条件赞成:
・新兴的饮食研究,都应该纳入课本当中,生物或理化或健康教育,
应该有多重管道可以教育青青子衿,另一方面禁止校园有含糖饮料,
如同校园内禁菸。因为抽烟和吃糖在成瘾和危害健康上相似的角色,
亦应当有相应的管道。
・遏止过度糖分摄取,是跟大多数人习惯的生活模式相反。
我们太习惯喝含糖饮料,即便我们知道有害健康。如果在校园的禁令,
能帮助我们至少在学校的时候习惯不喝,经年累月,久而久之,
习惯成自然。我们甚至合理怀疑,7至65岁以上都有五成以上的人周周喝含糖饮料,
一周高达6次以上。是因为从小习惯口味养成所致,规定既出必然有许多反弹声浪,
但政府也当安抚补助制造商转型,国民健康很难达到,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才行。
(后来都越打越长,一个点点有好多想法,但我懒得切了)
讨论文章以前曾经出现:105我看歪腰邮筒、100学校和学生的关系
佳作里头有完全赞成、完全反对、条件赞成、中立,可见立场不影响得分。
本来一件事就有利有弊,可是一个完整的看法就能窥见笔者的风格。
第二题。
当彭泽令的时候,没带家人一起来住,又因为儿子不太会挣钱,所以差一个人去帮忙。
贞观看到外公维护阿启伯的尊严,但外公认为是阿启伯有需要。
差别在,外公没有以阿启伯为不是。
问题一:
请依据甲、乙二文,分别说明陶潜对于人子、外公对于阿启伯的善意
・一封给自己儿子的家书,希望儿子能够推己及人,是恻隐之心。
・差事无贵贱,仲尼执鞭之士也可以做。而这个人是别人的儿子,
我待你亦如其父待他,父子之情没有二致。
・贞观害怕撞见的时候,阿启伯以为自己的不是而难堪,
但阿启伯的确需要,不是贪心,所以外公不以他为不是。
是仁厚之心的表现,重点在不忍、仁民爱物,民胞物与,主旨天下人。
而外公这种人情分寸的拿捏。跟贞观对人性的观察,出发点不一样。
又这两个故事虽同属善意,陶渊明的推己及人,跟外公的悲天悯人不一样。
(如果外公家贫,会偷瓜吗?差在这里,外公不是推己及人)
问题二:
题干说‘陶潜或者外公对他人的善意’所以要从推己及人、悲天悯人两个观点出发,
才能拿高分。
受人恩惠、愿意付出,是以感恩为主题出发。虽然亦属于温暖的心,却不太一样。
“亦人子也”段,说的是儒家“恕”的精神,设身处地为这个雇佣着想。
陶潜以一个为父的心态对待着个家仆。生命的网络从来就是前后相依、你我共连
这辈子曾经受怎么样的长辈、贵人所帮助提点吗?只是凭借简单的初心,
希望拉拔你、照顾你、提醒你。如果没有长辈,那曾经看过后备备受照护的故事吗?
・红楼梦里头,王夫人看怡红院的袭人很聪明,做事小心,所以提高月例(月薪啦),
还从自己的帐里头拿出来,这是照顾。
・电影霸王别姬里头,老师傅虽然过世了,小豆子还是顶着满水的水盆嚷着,
“角色要自个儿成全自个儿”所以程蝶衣便收了小豆子为徒,这是提点。
数学家拉格郎日年轻就解决世界难题,当时的大师尤拉并不把这个方法据为己有,
而是选择自己下位,让拉格郎日去做那个位子,这是拉拔。
太多太多了,受之于人者太多太多了。这些长辈无不带着温暖的心,“希望他们好”
*“不以阿启伯为不是”段,则凸显了外公的人情世故。人情世故,就是知道对方在想什

推许长处、避开介意的事。宝钗装傻,平儿理妆,红拂女摇手,阮籍推婚大醉,
都是世故、都是人情。这是贞观看到的,关于人性。
但是更深的是,外公更悲悯阿启伯家贫,好像托尔斯泰悲悯农奴,因为了解,所以慈悲。
在他眼里无关利益、无关人性、甚至无关对错,仅仅是体贴对方的需要,
这是悲天悯人、社会关怀。这种善意的例证,要从儒家的贬谪文学下手。
欧阳脩的醉翁亭记,主旨天下人。就是这种善意。
(星号这段是历届题都未曾来到的深度,之后将触及儒家论仁主题,大概超出字数了)
以上。综合了一直以来我的各种资料,我从恩师们所学来的,以及看了许多历年考生们
的作文,所做的一点小小结论。
全都是善意提供,如果要使用,请来信询问并标注来源,点点滴滴所累积超出我自身太多

你若借了这篇的智慧,希望你珍惜使用。
谢谢看到这
作者: RhinoXiNiu (犀牛望月)   2019-01-27 21:42:00
作者: jellyfish64 (果冻鱼)   2019-01-27 21:47:00
作者: Myers2 (big column)   2019-01-27 21:58:00
精辟
作者: qsz20005 (北风孤独客)   2019-01-27 22:00:00
听你这样说,我都开始怕了
作者: mangomuachee (肉棒青年)   2019-01-27 22:15:00
推 我也怕ㄌ 但写的很好!
作者: asl330 (罐头)   2019-01-27 22:21:00
推 我写的有沾到边
作者: feud (feud)   2019-01-27 22:50:00
衿衿学子是啥
楼主: shane000028 (闲贤)   2019-01-27 23:00:00
谢谢指正
作者: lee457088   2019-01-27 23:03:00
作者: iamseanx (亲爱的sana男友)   2019-01-27 23:19:00
写出陶潜跟阿公善意的不同是必备的吗 我完了...
作者: transisomer (反式异构物)   2019-01-27 23:24:00
请问作文的审题可以怎么练习呢q_q 觉得好像都看不够深 文章写出来写不到出题老师想看的部分
作者: junningLI (那颗橘子)   2019-01-27 23:25:00
看完不知道国文能不能14了(つд⊂)
作者: applejuicy (苹果鸟~♥)   2019-01-27 23:25:00
U文
作者: littleb (小B)   2019-01-27 23:30:00
没有写善意不同是不是杯具了QAQ
作者: applejuicy (苹果鸟~♥)   2019-01-27 23:38:00
就分述来看呀 总不会把两个故事做同一个结语吧
作者: jacky199703 (阿杰jj)   2019-01-27 23:40:00
作者: JasonFD (复*国中)   2019-01-27 23:48:00
个人觉得两个其实差不多硬是要讲不一样有点牵强
作者: jnl8854 (jnl8854)   2019-01-28 00:10:00
我也觉得不用特别写两者不同 独立分述两者的善意分别为何应该就足够了
作者: JackLiu21 (杰克刘)   2019-01-28 00:17:00
我以为观点各异并无不可,只要能清晰明白的成理皆是好论述。
作者: Ipadmylove (Ipadmylove)   2019-01-28 00:20:00
学得许多 感谢
作者: JackLiu21 (杰克刘)   2019-01-28 00:20:00
我认为两者的善意皆是为人设想的同理心,要分别两者间的差异论述我也可接受这说法。
作者: gary1224 (不要吵啦)   2019-01-28 00:47:00
推 我一直觉得是外公害怕阿启伯的刀XD
作者: yangsun1203 (珍珠控肉饭)   2019-01-28 01:04:00
作者: kkkk483 (悠悠熊)   2019-01-28 04:06:00
这样写真的猛 但考试时间真的很难想这么多论点 我也是都收在同理心 感觉也还算合理吧 都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想
作者: chiahsun (chiahsun)   2019-01-28 07:36:00
第一大题第二题我是举了国外饮料税的课征,对比到台湾课征饮料税的困难,建议改以限制校园内的饮料贩售,这样可行吗
作者: pei1127 (PEI)   2019-01-28 07:39:00
我也是以同理心做归纳欸 其实考试当下很难会想到要分辨比较小的差别
作者: abc95205 (0n8c9k4umed)   2019-01-28 10:06:00
第一题点出恻隐之心和同理心是重点温暖的心则可以考虑建立在出自同理和恻隐之心的善意
作者: fukdog073 (狗干)   2019-01-28 10:56:00
考试时间匆促真的要思考到那么缜密真的是需要受过训练的 不过这篇真的提供很多观点 优文一篇
作者: Dennis0525 (dennisliu)   2019-01-28 12:50:00
所以是仆人还是儿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